線差法和位次法哪個更準 線差法和位次法怎么填志愿
在往年的高考中,大家都會使用線差法和位次法去選擇填報志愿的學校和專業,那么在今年部分省份新高考的模式下,線差法和位次法哪個更準?線差法和位次法怎么填志愿?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為大家參考。
線差法和位次法哪個更準
現在有兩種主流的轉換方式,按照考生排名和考生人數等比例的原則,另一個觀點是,按照考生排名和頭等線上人數等比例的原則,不管是哪種換算方法,都只能說是一個粗略的估算,很難做到精準。
因為新高考的物理組和歷史組雖然分開招生,但是物理組不能完全等同于老高考的理科力十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老高考的文科,比如福建省歷史組招生的名額,比以往文科要多了好幾倍,所以說前面提到的兩個換算方法的參考意義并不是很大,還有一點更應該讓家長朋友重視,就是新高考的所有本科都放在一起招生,不分一本二本,這會導致考生的報考心理有重大的變化,以前,很多考生可以在一本沖一沖,在二本,選擇一個就業質量不錯的學校去兜底,這是老高考很多人采用的報考方法。
但是新高考本科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本科滑檔直接進入專科批次,這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所以理論上來說,很多質量不錯的二本大學錄取分數可能會上漲,而一些比較差的一本錄取分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預測具體情況,任何人也不敢說百分百,畢竟新高考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我提出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方法,希望對各位考生和家長有一定的幫助,新高考當中雖然沒有一本線和二本線的概念,但是有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和高郵件大概等同于以往的一本線本科錄取的最低分數線,等同于以往的二本線,報考的時候,把你的位次換算成往年的位次,然后同時使用線差法和位次法,確保兩個指標都超過了你報考的目標大學再決定是否報考,而且盡量不要對應大學的最低投檔線,而要對應大型的平均錄取分數線,這樣的話你錄取的概率會大大的增加,而且更容易錄取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很多省份實行新高考,但是錄取模式是有區別的,分為專業組加院校和專業家院校兩種錄取方式,簡單地說,專業組錄取模式下仍然存在著調劑,只是調劑范圍,比老高考小了很多,只是在專業組內部進行調劑,專業組就是把以前每個大學所有招生的專業按照選科的要求分成若干個組,每個專業組單獨投檔,獨立招生,互不影響,為了讓考生能提前適應新高考的模式,所以組織了八省聯考,有的省份成績已經公布,但是各個批次的投檔線還沒有公布,因為要進行模擬志愿,所以很多家長最近也是非常關注這個話題。
八省聯考主要是適應性訓練,考試單次考試成績對高考報考參照意義并不大,因為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分值的分布和高考,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本學校最后組織的針對本省的幾次模擬考試取平均值,然后參照本學校公布的投檔線,這個準確度是非常高的。
所以家長們對于八省聯考的成績不要太過于糾結,無論你考得好壞,都要爭取在最后幾個月,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這才是你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希望本次對新高考的考生和家長有一點幫助。
線差法和位次法怎么填志愿
用“位次法”和“線差法”來填報志愿
1??位次法: 位次就是高考分數在所在省份或直轄市的高考成績排名。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來舉個例子。
例如去年山東某考生的高考分是612分。
網上搜索山東省2020年一分一段表,找到612分在省內的位次是19,423,
接下來再查位次是19,423的山東考生可以報考的學校,很輕松就可以找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錄取位次是在19,423,那么該校與該考生的分數就門當戶對了,這種“按圖索驥”的方法是非常實用的一種填報高考志愿的方法。流程看圖一吧
2??線差法:“線差”就是考生當年的高考成績與一本線的差距,怎么運用,還是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例如廣西一考生,2018年考了590分,
當年的一本線是547分,線差就是43分,
然后去查一下2017年的一本線是535分,那么2018年的成績放在2017年就是535+43=578分,
最后查一下2017年在廣西招生錄取的分數是578的學校。
不管是“線差法”還是“位次法”,都不可能做到一分也不浪費,所以家長最好是深入研究,找到“位次法”和“線差法”的最大公約數,力求讓孩子精準的考上心儀的大學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于線差法和位次法哪個更準 線差法和位次法怎么填志愿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多相關的高考內容,歡迎關注本網站。
【線差法和位次法哪個更準 線差法和位次法怎么填志愿】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