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
最近有一個詞很火,“內卷”、這個詞是在2020年被納入年度十大流行語的,但是有很多人不明白,內卷是什么意思?內卷的最通俗解釋是什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內卷是什么意思
內卷,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當社會資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時,人們通過競爭來獲取更多資源。
“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現在很多高等學校學生用其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愿”競爭。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內卷的最通俗解釋
內卷本意指的是:
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個確定的形式,發展力停滯不前,無法轉化成更高級的模式,于是為了瓜分現有的利益,開始過度競爭,進入內耗狀態。
比如好的教育資源有限,家長為了競爭督促孩子學很多有的沒的,沒日沒夜投入學習。
比如勞動力過剩,而高收入職位有限,即便996不合法,不妨礙一波又一波的人趨之若鶩。
內卷網絡用語的意思
內卷用簡單的例子來講大致就是:所有人都在電影院看電影,但是有人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一個人先站了起來,后面的人因為前面的人擋到了自己,于是后面的人都站了起來,只有第一排的人在坐著。孩子們上學,班里面有一個學生報了補習班,逼得大家都去報了,但是結果就是大家成績和名次都沒有什么改變,而補習班卻賺了錢。
這大致就是說,電影院的第一排的人是受益者,補習班的是受益者,而其中的人都是在惡性競爭。第一排的觀眾會告訴你,并不是運氣好買了第一排,而是因為我努力,而你不如我努力,所以你就要站起來。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忘記了一個道理,如果第一排的不站起來,不打破原來的規則,那么,看電影的位置其實就是在中間,而中間的位置才是大家努力換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