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
紅豆杉是第四紀冰川后遺留下來的物種,被稱為植物王國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瀕危植物,我國將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果實成熟時紅果滿枝,艷麗多姿,因酷似南方的“相思豆”而得名。它不僅是重要的用材樹種、觀賞樹種,更是珍貴的藥用植物。1989年,美國率先從紅豆杉內含物質中檢測出紫杉醇。實驗證明,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腫瘤機制和顯著的抑制腫瘤作用,被認為當今最有開發前途的抗癌藥物。隨著臨床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又發現了紫杉醇的多種藥用價值。
由于市場對紫杉醇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和對紫杉醇項目開發的不斷升溫,使我國的野生紅豆杉資源遭到了毀滅性破壞。隨著全球對野生紅豆杉資源保護措施的不斷加強以及我國對盜伐紅豆杉不法行為的嚴厲打擊,利用野生資源生產紫杉醇已無可能,資源成為了制約紫杉醇生產加工企業發展的瓶頸。為了追趕紅豆杉研究開發的世界潮流,我國許多科研院校和工廠,相繼開展了紅豆杉人工栽培試驗和紫杉醇臨床試驗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我國的福建、湖南、四川、云南、黑龍江等地,人工種植紅豆杉已有規模較大的基地,種植株數約為500萬株,年生產70%含量的紫杉醇200公斤左右。預計未來三年,我國人工種植的紅豆杉面積將達到2萬畝,種植數量2000萬株以上。
湖南省湘東南地區有紅豆杉自然分布,多為南方紅豆杉,但經過近幾年的浩劫,資源已近枯竭。為拯救、開發這一珍稀瀕危樹種,該省新寧縣林科所科技人員于1990年開始,對紅豆杉進行了生物學特性和營林技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科技人員采用室外潤沙變溫貯藏種子的方法打破種子休眠期,采用林下育苗、苔蘚護苗培育紅豆杉,引起了國內外有關專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