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教育
saomang jiaoyu
掃盲教育
education for illiteracy
?? 對不識字和識字少的人進行識字教育,使其具有初步的讀、寫、算能力。不識字或識字很少,不能運用文字交流思想或進行必要活動的人,通常被稱為文盲。
?? 在中國,關于掃盲對象和任務,1957年3月8日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掃除文盲工作的通知》提出:著重掃除40歲以下工農群眾中的青、壯年文盲。一般要求掃除工人文盲中的85%左右;掃除農民、市民、手工業合作社社員文盲的80%左右;干部中的文盲,除少數特殊情況而外,都應列入掃盲對象。1958年 1月14日教育部又發出《關于基本完成掃盲任務和掃盲年齡計算年限兩問題的解釋》的文件,對基本掃盲的比例和年齡計算問題作了解釋:凡廠礦職工年齡在14~40歲的青、壯年中,經過掃盲工作非文盲達到其總人數的85%,在農民、城市居民和手工業合作社社員青、壯年中,經過掃盲工作非文盲達到其總人數的80%時,就是基本掃除了文盲1978 年國務院《關于掃除文盲的指示》規定,要求把12~45歲的少、青、壯年中的文盲基本掃除(即其非文盲人數達到85%以上)。
?? 中國的掃盲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任務仍很艱巨。在掃盲的同時,防止新文盲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國務院在1978年發布的《關于掃除文盲的指示》中指出,不僅要掃除現有的少、青、壯年中的文盲,同時要抓好普及小學教育,以防止新文盲的產生,并采取各種形式組織已經脫盲的學員繼續學習,使他們進一步鞏固提高。198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農村小學把沒有讀過或沒有讀完小學的15歲以下少年兒童吸收到學校中來,采取多種形式,讓他們較快地學完小學主要課程,防止新文盲產生,以便于最終完成掃除文盲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