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作家自愿結合的群眾團體。簡稱“作協”。它的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組織和領導全國各民族作家,繁榮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的文學事業。
中國作家協會原名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于1949年7月。1953年9月,1956年作協第二次理事會議(擴大)上,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后改稱現名,會址設在北京。丁玲、王蒙、馮至、馮牧、艾青、劉賓雁、沙汀、陸文夫、張光年、陳荒煤、鐵依甫江·艾里耶夫為副主席,
中國作家協會成立以來,鼓勵和幫助作家深入生活,提高思想和藝術水平;組織推動文學創作、理論批評和研究活動;扶植培養各民族文學創作的新生力量,發展壯大社會主義文學隊伍;積極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創作題材多樣化和各種藝術風格、流派的自由競賽;加強同臺灣作家、港澳作家和海外華僑作家的聯系和團結;積極開展中外文學交流,擴大同外國作家的聯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1979年中國作協第三次代表大會,按照協會章程規定,須發表和出版過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學作品或理論批評、研究著作者,從事外國文學翻譯或研究工作者,以及在文學編輯、文學組織工作上卓有成績者,主席團設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由本人申請經正式會員兩人介紹或由地方分會推薦,領導協會工作。經作協主席團批準,方為作協會員。理事會閉會期間,
中國作家協會創辦并直接領導的刊物有《文藝報》、《人民文學》、《詩刊》、《新觀察》、《小說選刊》、《民族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