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愛》解讀愛情 章子怡彭于晏錯過愛
《奔愛》解讀愛情 章子怡彭于晏錯過愛
匯聚了章子怡、彭于晏、佟麗婭、周冬雨、陳妍希、張譯、梁靜、王千源、吳莫愁九大明星的2016年情人節最頂配愛情電影《奔愛》,即將于2月14日情人節全國上映。影片由華語影壇五位最具實力的導演張一白、管虎、張猛、滕華濤、高群書首度聯手執導,跨越世界五大國家,選取最具特色的五大愛情圣地,講述五段關于愛的領悟。很多人都在期待,影片的五個故事之間究竟會有怎樣的聯系,事實上除了都與愛有關以外,這還是一個有關“愛的距離”的故事,因為這里的城市,除了風光旖旎之外,不見得是真實的城市,而是被解構的符號化的城市,一群人生活在他們的感情世界里,伴隨著城市,而又浮于城市之上,奔向他們的愛情,也默默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張一白鏡頭下的章子怡彭于晏:愛是擦肩錯過的距離
“人們都說距離會打敗愛情,我和我的前任不相信,我們彼此信任,我們有信心去打敗這個惡魔”這是章子怡在《奔愛》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距離”被其稱之為“惡魔”,愛與距離的主題也一覽無遺。影片中,章子怡與彭于晏邂逅日本小樽,在彭于晏的陪伴下,章子怡踏上旅程去尋找前任的足跡。如同“前任”這個稱號一樣,這是一段擦肩錯過的愛情,所以即使感覺再近,兩人的距離也終會天涯無邊。
這段故事由張一白擔綱導演,影片沿用他一直以來的純美風格,展現了一段最最純粹的浪漫愛情。而小樽這個城市,也在空間和時間上,拼貼出都市人物的情感危機。值得玩味的是,彭于晏飾演的壽司店學徒小健,在壽司店學了四年之后,卻仍舊不會單獨做壽司,拋開學壽司六年不能出師的嚴苛規矩外,這其實也代表了一類生活在都市中的邊緣人,他們游走在城市中,闡釋著小人物大城市的孤獨境遇,而正是這樣的人,才更有故事,最終交織出一場愛的錯位。
管虎鏡頭下的張譯梁靜:愛是拉鋸追尋的距離
都說“婚姻是一場拉鋸戰”,但管虎的野心,又豈止在婚姻這個主題,某種程度上,他只是從婚姻這個切入口,探尋著人與人之間,哪怕是陌生人之間的最本真的溝通和距離。影片中,張譯和梁靜飾演一對夫妻,他們是無處不在的平凡人物,但他們深深陷入一種焦慮和抗拒的狀態之中而不自知,女兒的走失恰恰成為了一個導火索,促使他們行走在追尋和失落中,但他們同時也在逃避和拒絕。影片所呈現出來的距離感,與其說是婚姻拉鋸,不如說是現代都市人因焦慮而產生的隔閡和疏離,當他們不再懂得人與人之間最本真的溝通,再近的距離也只是咫尺天涯。
管虎作為導演,在這段故事中為觀眾呈現了成人和孩子兩個世界,前者是懷疑的、抗拒的,然后會權衡、會琢磨,后者卻是天然的、透明的,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善意,當這兩個世界并存在城市當中,向前前進,最終合成一個世界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主題將會在觀眾面前一覽無余。而故事的發生地土耳其歐亞大橋,則是一個充滿包容力的城市,這里不僅是人種、文化、語言混雜的地方,更在地理上連接著歐洲和亞洲,所以當現代都市人迷失在這里無處可逃的時候,只能向自身尋找出路。
張猛鏡頭下的王千源吳莫愁:愛是生與死的距離
常聽到一句最爛俗的情話“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相信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沒經歷過生死,因為在生死面前,任何的小情小調都變得如此渺小,卻也如此奢侈。王千源吳莫愁在影片中組成“大叔蘿莉配”,演繹了一段“死了都要愛”的狂歡之旅,兩人從疏遠到親密,從沒有愛到開始感受到愛,極盡浪漫之能事,自由馳騁在美國66號公路上,但卻怎么也追不上生與死的距離。影片中,當兩人穿越芝加哥需要將手表往前播幾個小時以調換時差時,王千源感嘆“你的生命多出了幾個小時”,而這短短的用距離追趕出來的幾個小時,在此刻也顯得彌足珍貴。
這段故事由張猛導演執導,一向頗具現實主義嘗試和探索精神的他,這一次完全脫離東北工業電影體系,開始融進一些浪漫元素,踏上了一段瘋狂刺激的美國公路尋愛之旅。而故事發生地66號公路,是美國人的精神之路,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沿著它,似乎可以找尋到最初的精神家園,張猛借助這樣一個文化符號,通過人與人之間對愛情的渴望和隔閡,將這段生與死的愛情距離演繹到極致。
滕華濤鏡頭下的陳妍希:愛是一縷陽光的距離
愛情,應該是最有溫度的,但陳妍希飾演的角色:親眼目睹前男友劈腿,內心的傷痛徹底凍結了她的溫情,即使她跑到世界盡頭療愈情傷,即使她轉換愛的方式成為養老院的護士,也依然是處于無根的漂泊和逃離狀態,她不再為愛情停下腳步。即使邂逅異國帥哥,她依然緊閉心門,稱自己的故事“不適合在這個冬天講”,但直到,那一縷特殊的陽光,經過艱難險阻折射到城市的廣場,也折射進她的內心,愛情才豁然開朗。
不得不說,這段故事的導演滕華濤,是一個有情懷的人,這一縷陽光,其實也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情懷。如同陳妍希凍結的內心一樣,這個故事的發生地也是一個冰冷的國度:挪威的尤坎小鎮,由于地處深山峽谷,這里每年長達3個月都照射不到陽光,當地人用巨型鏡子運用鏡面反射原理將陽光反射到小鎮的廣場上,而影片的故事,正是再現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不過在這樣的主題依托下,滕華濤作品中最直接表達對象,其實還是后現代語境下都市女性的情感危機。
高群書鏡頭下的佟麗婭周冬雨:愛是心與心的距離
愛,到底和心有什么關系,這是一個很虛幻的主題。劍走偏鋒的高群書,這一次選擇直面這個主題,他用另類的視角,抽象的鏡頭和語言,展現了那個美如夢幻的世界中的傷痛和情仇,使得電影也富于無限可能性和象征意味。影片中,佟麗婭飾演的女明星處于半失憶狀態,一直游走在恍惚虛幻的時空記憶里,周冬雨飾演的茄子則似乎知道些什么,兩人上演了為愛不顧一切的“百合戀”。而這其中,愛與心的距離究竟如何丈量,只待觀眾自己去解讀。
在高群書的電影里,情愛是表象的,卻也是重要的,不過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相愛相知,似乎根本不可能,即使在他們最接近的時候。而在這種絕望之中,影片其實也透出對現代都市人的一股悲哀。影片的故事發生地,是塞班的馬里亞納海溝,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不過導演一句戲謔臺詞“比人心還深嗎”,也讓這個故事的主題可窺一二。周冬雨曾經透露,剛拿到這個故事的劇本時,稱“高群書導演用一種很意識流的語言來寫劇本,寫得有點像詩”,足見這個故事的深奧難懂,也更加讓人期待。
電影《奔愛》即將于2016年2月14日情人節全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