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表演》首映 導演影評人犀利對話
《最美表演》首映 導演影評人犀利對話
2015年是中國電影異軍突起的一年。這股向上的力量不僅體現在擴增的票房數字上,更體現在電影類型的逐漸完備、電影創作的人才輩出上。《狼圖騰》《捉妖記》《戰狼》《大圣歸來》等電影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新類型片實現突破,成功的商業導演再也無法以代際或族群來貼標簽,每名新導演都有憑借好作品出人頭地的機會。新的IP被源源不斷地孵化出來,小鮮肉們集體進軍影視圈,努力擺脫偶像光環,力圖證明他們在演員領域的實力。
在這些現象背后,還有一個隱秘群體在推波助瀾,那便是以往常年在上游環節沒有話語權的影評人們。在傳統媒體式微、自媒體興盛的時代,發表影評的人越來越普遍,他們的聲音不但沒有被埋沒,反而更有可能決定作品成敗。譬如今年的小成本佳作《心迷宮》,在好口碑的助力下成功走進院線,并取得了可觀的票房成績;《夏洛特煩惱》因口碑發酵成為票房黑馬,殺入十億元俱樂部,卻又因一篇指責抄襲的網絡文章陷入輿論漩渦。在今年的電影大事件里,影評人群體意外地有了充分的存在感。
“最美表演”是新浪娛樂自去年發起的年終特別企劃項目,邀請數位最具潛力的新人導演和十位當年最值得推薦的好演員,共同拍攝十支展現表演之美的藝術短片。演員馮小剛、陳坤、胡歌、楊冪、姚晨、陳瑾、王千源、大鵬、楊子姍、馬思純,導演李?,B、楊慶、李霄峰、韓延共同創作出今年的短片集,于此次12月9日舉辦的新浪潮論壇上舉行首次正式放映。導演們分享了短片構思和創作過程中的許多幕后故事,如胡歌為了這支僅一分鐘的短片,瘋狂脫水健身一個月,展現出一名好演員的職業精神。
活動現場還邀請到奇愛博士、桃桃林林、頓河、徐元、梅雪風五位知名影評人,現場犀利點評此次“最美表演”的作品,并與導演們就創作與評論的關系等話題展開激烈交鋒。
《最美表演》現場首映 十位明星演繹“遇見另一個我”
論壇開始,主持人周黎明首先開場道,中國電影近年來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每個月都有新的紀錄產生,今年票房已經突破400億,票房冠軍是國產片《捉妖記》?!蹲窖洝返睦习褰緩娤壬涨疤岢龃竽戭A測,在未來5到8年,中國電影票房規模將達到3000億。周黎明風趣總結今年電影圈現象是,“老板都在追逐大IP,明星都在追逐嫩模”。
新浪娛樂事業部總經理陳弋弋介紹了“最美表演”活動的緣起:2014年末,新浪娛樂想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做年終總結,同時也希望從單純的電影媒介變為參與者和制作者。于是新浪娛樂決定找到中國影壇最受好評、最值得推薦的演員,以及有才華、需要更多施展平臺的導演,把兩者結合起來,做出“最美表演”這個有意義的項目。這一項目得到了著名制片人方勵等人的大力支持。藝術和商業本沒有分歧,好的藝術作品應該獲得商業認可。“最美表演”既是一種媒體態度,也是理想主義和現實的和解。
制片人方勵連續兩年擔任“最美表演”項目的監制,自謙是“最大的義工”。他表示,演員的魅力不僅在于“賺”了很多次生命,他們還是電影呈現的核心。“人生很短,如果我們每一年都有機會看到這些優秀的演員們、年輕的導演們歡聚一堂,做這樣一個規模不大但很精彩的作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接下來,2015年《最美表演》短片集正式進行了現場首映。馮小剛、陳坤、胡歌、楊冪、姚晨、陳瑾、王千源、大鵬、楊子姍、馬思純共計十位今年在銀幕上有精彩作品的演員各自演繹了一支1-2分鐘的短片,這些短片由李睿珺、楊慶、李霄峰、韓延四位導演執導,構思巧妙,手法各異,共同傳達出今年“遇見另一個我”的主題?;顒蝇F場數百位先睹為快的觀眾對作品報以熱烈掌聲,而出席論壇的幾位影評人更要在隨后現場進行犀利點評。
這部短片集將于5天后進行網絡首映。
三位導演闡述創作構思 胡歌為一分鐘短片瘋狂健身一個月
放映之后,三位出席導演各自闡述了短片構思與攝制過程。
李睿珺導演執導了楊子姍和大鵬的兩部短片,都是一人分飾兩角,比較有實驗精神。楊子姍的短片名為《第三只眼睛》,講述一個女孩殺了人以后,一直想逃離但最終無處逃離的故事。大鵬則演了一個無法逗笑另一個自己的人。“都是在講人的另外一個可能性,或者說他跟這個環境的另外一個可能性發生了關系。”
第二年參與《最美表演》的李霄峰今年執導了四部短片,主演分別是姚晨、馬思純、陳瑾和馮小剛。姚晨的比較抽象,在一個有枯樹和土地的環境里,用航拍鏡頭一口氣完成,姚晨一到現場就調動起表演的興奮感。馬思純的表演內容是沖破兩個空間的障礙,在導演要求的基礎上還有自己的臨場發揮。陳瑾演一個自言自語的人,而馮小剛更像是在詮釋內心獨白。
楊慶表示剛剛跟陳坤合作過《火鍋英雄》,實在不知道應該怎么再次突破,突然想到陳坤說過想演喜劇,于是就決定模仿喜劇宗師卓別林,過程既愉快又辛苦。但是沒想到合作的另一位演員胡歌更辛苦,他聽說要飾演拳擊手后,在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里瘋狂練肌肉,每天只喝20%的水以達到脫水狀態,到片場的那一天一脫衣服把導演嚇了一跳。此次這支短片胡歌拍了13遍,真的像拳擊手一樣拼到筋疲力盡。楊慶導演透露,今年剛好是《憤怒的公?!飞嫌?5周年,胡歌這條可以說是一次致敬。
影評人現場犀利點評:關注表演本身 而非明星形象
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影評人奇愛博士(沙丹)稱,中國電影一直比較缺少對內心的表現,早期電影中看到對內心的表現都是非常震撼的,像發現寶貝一樣。在很短的時間內,要表現出最美的狀態,就要使攝影機進入演員的靈魂深處,通常用大量近景和特寫。他表示,胡歌的表演令他非常感動。
自媒體人、影評人桃桃林林表示,一分鐘的短片沒有辦法更多敘事,所以更多關注的是演員表演本身。胡歌和馮小剛的短片給他印象深刻,其中胡歌的短片里,拳擊手中場休息時間很短,符合短片的時間設定。其他的短片舞臺感會強一些,力求用最短的時間表現出最好的狀態。
制片人、影評人頓河稱,“最美表演”肯定是很考驗演員的,可以看的出來每個演員都挺拼,必須通過一分鐘的極致展現才能不輸陣。一分鐘沒有辦法把故事填完,要讓觀眾能夠期待上下文發生了什么,陳坤的短片令他印象深刻,而胡歌更證明了自己的演技。
影評人徐元則犀利指出,如果導演之間創意不重疊會更好,另外“另外的我”思路還可以更開闊一些,比如遇到年長的我、年少的我。“馮小剛、大鵬、陳坤、楊冪、楊子姍的短片其實都有點喜劇的憂傷的意思。個人比較喜歡陳瑾、胡歌、楊子姍的,感覺比較電影化。”
影評人梅雪風稱,“第一次這么大規模地密集地看到中國的演員這么認真地表演,有時候我們看劇情片,你可能覺得表演不是那么重要,可能就只是???。這一系列作品的立意起碼是試圖窺探到這個人,而不是明星的形象。通過他的表情,看到他內心,也很少能見到攝影機這么愛演員。”楊子姍、大鵬、胡歌的短片是他的最愛,因為能看到人內心的選擇。
導演VS影評人關系探討:方向不同 應互不干涉
今年很多大的電影事件都因影評人而起,如小成本電影《心迷宮》因口碑優異而走進院線并獲得可觀票房成績,《夏洛特煩惱》向指責其抄襲的影評人索賠221萬天價名譽損失費等等。今日論壇難得將導演和影評人面對面集合到了一起,因此在本次活動的第二部分里,三位導演和五位影評人共同探討了創作者和評論者應保持怎樣關系的話題。
之前做過多年影評人,如今已經拍攝過長片處女作《少女哪吒》的李霄峰首先表示,盡管很多人做導演以后都不再評價同行作品,但他遇到真正喜歡的作品還是會發聲的。因為無論是導演還是媒體工作者,都同時是電影觀眾。
對于網友們常對影評人說的“你行你拍一個試試”的言論,奇愛博士犀利答道,影評人擅長電影化的思維方法,現在很多作家等人轉行拍電影,每個鏡頭都很漂亮,像明信片一樣,但沒有什么內涵,影評人拍片不見得會比他們差。
經常在微博上言辭激烈地抨擊爛片的桃桃林林提出另一個新鮮觀點:電影創作和電影評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向,影評人沒必要跟導演對話。電影評論面對的是普通觀眾,導演面對自己的作品就好。如果導演過多聽從觀眾意見,反而會影響創作本身。他還幽默聲稱,“我看了很多非常有創造力的爛片,總以為已經遇到最爛的了,沒過多久就會有更爛的電影刷新你的電影觀世界觀。我們沒能力見到那么多經典,卻能見到那么多反經典,其實也是一種幸運,會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欲和興奮感。”
頓河曾做過姜文的宣傳總監,他表示,觀眾的看法不會影響到姜文對自己創作的堅定,這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不同尋常的原因之一。有雙重身份的李霄峰則表示,無論做影評人還是轉行做導演,都要能享受到樂趣,有樂趣才能為之奮斗。
暖心&傷心:導演會被什么樣的影評擊中?
今年《夏洛特煩惱》將一篇網絡熱文的作者、影評人文白告上了法庭,認為其指責電影抄襲的文章損害了主創名譽,索賠221萬。從這一事件中能看出,在自媒體時代,影評人的聲音更容易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么從導演角度來說,什么樣的影評會說進他們的心坎,又是什么樣的影評會讓他們感到很受傷?
李?,B導演稱,以前他也經常抨擊看片,拍過電影之后變得寬容了,因為電影是群體性工作,每個導演都想做好,但是會有很多條件限制發揮。但是電影就是一個結果,沒有機會去解釋。有時候觀眾的評論會給自己一些啟發,比如“如果另一個角度去拍會怎么樣?”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個導演無法容忍別人評論自己的作品,就干脆不要拿出來放了。導演的無奈在于,有時候確實會創意撞車,比如他拍大鵬那條短片本來想叫《喜劇的憂傷》,結果發現另一位導演竟然已經取過一模一樣的名字。
李霄峰則稱,他不會引導觀眾對影片的理解,觀眾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有的時候,我會忽然被喜歡的言論所打動,恰恰是因為那一刻我們的感受是相通的。”
楊慶導演則講了個影評令他傷心的例子:09年他的電影《夜店》上映,有篇文章指責《夜店》90%都是抄襲了韓國的《火燒加油站》,楊慶看到后氣炸了。他約好三個同鄉,打算以約飯為由揍作者一頓,中途因朋友忘帶手機又返回家里,然后就冷靜下來了。
論壇最后,主持人周黎明總結:新導演終究是要靠作品說話,作為導演,要分得清什么是由衷的贊美,什么是“紅包影評”;而作為影評人,看過十部還是一百部同類型的作品,評論電影的底氣肯定是不同的。希望未來得到高票房的中國電影多半是優秀的作品。
上一篇: 《奔愛》改檔2.14五大“cp"組合曝光,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下一篇: 《長安三怪探》大刮懸疑風 花癡少女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