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和美團網宣布合并且落實
大眾點評和美團網宣布合并且落實
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今天聯合發布聲明,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本交易得到阿里巴巴、騰訊、紅杉等雙方股東的大力支持,華興資本擔任本次交易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外媒報道稱,此次交易將組建成立一家估值達到150億美元,業務涵蓋餐廳點評、電影片訂購等本地服務。
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重大決策將在聯席CEO和董事會層面完成。
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包括高頻到店業務,同時將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推動行業升級。
大眾點評CEO張濤表示:“過去這些年兩家公司有競爭也有差異化,幫助1000萬商家服務好10億消費者,是兩個團隊共同的追求,合作是大勢所趨,是兩個團隊的共同選擇。O2O行業前景無比巨大,合作后大家將會發揮各自優勢,加快產品創新、深化服務和行業拓展的步伐,給消費者和商家創造更多價值,促進O2O生態圈的建設,促進行業發展。”
美團CEO王興表示:“非常高興能跟大眾點評合作,這讓我們能在O2O領域有更多的精力給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有更多精力開辟新業務和進行產品創新。合作符合雙方團隊以及投資人的期望,合作后將產生化學反應,我對共同開創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美團:連續創業者的最后一搏
1995年,王興已經開始接觸互聯網,此時的中國互聯網仍處于混沌狀態。
2001年清華大學畢業后,王興進入美國特拉華大學繼續學習,僅僅兩年后王興中斷學業,回國創業。“多多友”、“游子圖”等幾個小產品的失敗并沒有讓王興放棄創業的夢想,但校內網、飯否、海內也并不算成功,這讓他被業界戲稱為“最倒霉的連續創業者”。隨后這位連續創業者轉戰電子商務,在王興看來:“創業最有趣的地方,是總要去做些過去沒做過的事,更重要的是創業要做有用戶需求的東西。”
2010年3月4號,美團正式上線。隨后國內團購網站紛紛涌現:3月14日,窩窩團上線;3月15日,F團上線;3月16日,拉手團購網上線……甚至團購導航網站也很快出現。
這引發了一場資本狂歡,拉手、糯米、F團等都相繼完成了百萬美元以上的A輪融資,這意味著,競爭者可以更快地進行市場推廣和地面擴張。2010年9月,美團獲得紅杉資本投資2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美團的第二輪融資也在2011年啟動,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B輪融資,總計5000萬美元。
在美團第二輪融資結束后,團購行業迎來拐點,大量團購網站開始裁員、關門。2012年一年,美團沒有開拓一個新的城市,但卻在2012年11月實現首次月度盈利,同時占據團購行業40%以上的市場份額,穩穩地坐在團購行業頭把交椅上。
美團與大眾點評業務模式不同競爭激烈
在O2O這個戰場上,美團與大眾點評是兩個重要的對手。
雙方盡量在走差異化路線:美團專注在酒店、電影票、外賣等領域,點評則專注在餐飲為核心的領域,并在一些低頻服務上有所發力,近期在發力閃惠業務去團購化。
美團重交易,收入來自扣點;美團是踏著團購波浪起家的,交易屬性是天生的基因。
大眾點評傾導流,以廣告模式為主。對用戶而言,大眾點評要提供內容決策、支付優惠和排號等服務。
相比美團的行業橫向擴張,大眾點評是一加 N模式,高頻的餐飲帶動麗人、婚慶等中低頻領域。
雖然模式不同,但是對手林立。在一線城市美團、大眾點評都面臨新口碑、百度糯米的競爭,而在三四線城市,美團曾經的大本營,百度糯米、大眾點評都已經進入。
首先是定位差異:平臺與自營。
從商戶點評平臺到團購交易平臺,大眾點評在幾次轉型之后越來越接近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近日在大眾點評宣布成立麗人事業部的發布會上,張濤給出明晰的發展戰略,即“生態做大、平臺做強、總部做小”的策略。也就是說,大眾點評在未來會繼續保持平臺的開放性,公司總部會變小,主要管控平臺級的基礎能力部分,再以一個個垂直行業的事業部切入具體業務。張濤還表示,在成立麗人事業部之后,未來大眾點評還會把更多的業務按照這種方式來發展。
按照張濤的說法,在這種開放策略下,大眾點評未來會從一家公司成為一個生態,有的垂直業務可以是獨立子公司,有的可以是合資,有的可以是多方合作。
相比之下,雖然美團也在垂直領域不斷深耕,但全部采取自營模式,像酒店、電影、外賣抖推出了各自獨立運作的產品:酒店業務推出美團酒店,電影業務推出貓眼電影,外賣業務又推出了美團外賣——所有涉足本地生活服務都選擇自己運作。
在布局方面,雙方更是存在較大差異。
去年開始,大眾點評已先后發力酒店、電影、結婚等垂直行業,分別成立事業部。其背后的邏輯始終圍繞兩個原則,一是要求信息決策需求強烈,并與品質生活相關的垂直行業;二是從高頻到中低頻,平臺導流效果要好。
進一步解釋,一方面是說大眾點評涉足與品質相關的行業,這些行業往往提供非標業務,這種屬性決定其一定是重信息決策的行業,比如麗人、結婚業務,用戶需要大量高質量的信息和服務來支持消費決策。另外,線上平臺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導流或利用折扣拉動交易,而是要深入到信息、交易和服務全流程,這讓大眾點評將信息決策作為門檻的同時,實現交易閉環。
另一方面是說,高頻與低頻業務并重,通過餐飲這樣的高頻業務向麗人這樣的中低頻業務導流,大眾點評作為平臺具有天然的屬性和優勢。
因為其最大優勢在于,平臺用十多年積累換來的大量商戶的點評數據,這已成為目前生活消費最大的決策入口。
與大眾點評的邏輯不同,美團是以交易作為驅動,離商業也更近一些。美團的主要業務是以團購為主,后來加入本地生活服務,逐漸孵化出更多垂直細分的O2O項目。業內人士認為,美團的首要著力點都是促成“交易”,其后要做的是如何讓交易變得更加順暢自然。
更要引起這家所謂的中國互聯網新“巨頭”注意的是,即便背后有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影子,但百度的“200億糯米”仍將在O2O行業扮演重要角色。
大眾點評歷次融資,共F輪:
2006年紅杉資本的首輪100萬美元投資;
2007年Google投資400萬美元;
2011年4月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和光速創投聯合1億美元的投資;
2012年第四輪融資6000萬美元;
2014年騰訊4億美元戰略投資大眾點評,獲得20%股份;
2015年獲得包括騰訊、淡馬錫控股、萬達集團和復星集團的8.5億美元融資。
美團歷次融資,共D輪:
2010年3月,獲得天使投資人王江的種子投資;
2010年8月,獲得了紅杉資本1200萬美元A輪投資;
2011 年7月,拿到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4年5月,美團宣布獲得3億美元C輪融資,領投機構為泛大西洋資本,紅杉資本和阿里巴巴跟投,估值達40億美元;
2015年1月,美團網完成D輪總額7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