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豆會不會變胖 要去皮嗎
論土豆之營養
從營養角度來看,土豆含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4倍左右,B族維生素含量也幾乎是蘋果的4倍。
土豆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淀粉僅為9~20%,而一般大米含淀粉75%左右。100克(2兩)的土豆所含熱量是76大卡,而同等重量的米飯的熱量值為116大卡。更難能可貴的是:研究表明,土豆中的淀粉是一種抗性淀粉,具有縮小脂肪細胞的作用。土豆脂肪含量僅有0.1~1.1%,就是說,脂肪含量微乎其微,如果你每餐主食改成吃同份量的土豆,那不僅會減少能量攝入,而且脂肪攝入量也相當有限,所以土豆可以代糧充饑。
土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胃腸蠕動,疏通腸道,促進排便。與食用大米相比較,食用土豆后,更具有飽腹感,能減少食物攝入,幫助減肥;同時還能幫助帶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土豆也是非常好的高鉀低鈉食品,很適合水腫型肥胖者食用。
土豆的營養價值之高,甚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每餐只要吃全脂奶和土豆,便可得到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土豆不僅具有減肥作用,而且不會造成營養不良問題。
吃土豆時要不要去皮
不少朋友在吃土豆時,會糾結要不要吃土豆皮的問題。不說口感,主要是擔心中毒的問題。這主要涉及土豆的一種有毒成分——龍葵素,它其實是土豆自我保護的一種武器,集中在皮和靠近皮的地方,正常情況下,它的含量很低,就算不去皮,只要吃得不多,一般也不會中毒。
但是,土豆如果發芽、變綠或是腐爛時,龍葵素含量就會大幅上升,這時要是不去皮,中毒的危險性就增加了。
一旦不小心吃太多含有龍葵素的土豆,就會產生惡心、腹瀉、腹痛等胃腸障礙,還可能產生耳鳴、眩暈、輕度神經中毒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抽搐、昏迷及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因為龍葵素主要含α-茄堿和α-卡茄堿,前者的含量與儲藏條件有關。研究表明,土豆皮中的α-茄堿會隨著儲藏溫度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在有光照時,它的含量還會顯著升高。
慶幸的是,在相同儲藏條件下,土豆肉中的龍葵素含量比皮中的含量低得多。當然,和皮一樣,儲藏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肉中的毒素越多,光照同樣會明顯提高它的含量。
因此,買回來的土豆可以放在冰箱里,或者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能放在溫度高、被太陽光照射到的地方,以免土豆發芽,導致毒素的積累。買回來的土豆還要盡快吃完,最好是不要一次性買太多。
總而言之,正常情況下,吃土豆可以不去皮,只要不吃太多,一般不會引起中毒問題。為了預防吃土豆發生中毒問題,關鍵是不吃那些發芽、沒成熟或是腐爛的土豆。
對于只是很小面積發芽、發青的土豆,一定要挖掉芽眼和它附近的皮肉,并將青紫的皮削掉,烹調的時候最好放點醋,而且一定要燒熟煮透再吃。如果面積太大,建議直接扔掉,以免增加中毒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