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太平輪》為何船沉大海?
《太平輪》船沉大海是何原因
吳宇森說,拍攝電影《太平輪》是他的人生夢想,然而觀眾似乎并沒有為他的“人生夢想”買賬。投資破3億的《太平輪彼岸》7月30日上映,首日票房僅收600萬,首周末票房3000多萬,目前市場排片占比僅8.01%,恐無法扭轉票房滑鐵盧的局面。這部前后耗時6年,總投資達6億,集結了章子怡[微博],金城武,宋慧喬,黃曉明[微博],佟大為[微博],長澤雅美等亞洲豪華一線明星陣容的電影,為何口碑不佳,遭遇票房滑鐵盧?
《太平輪(上)》口碑不佳:觀眾對影片失去信心
吳宇森執導的《太平輪》電影,出于對市場和票房的考慮分上下兩集上映。《太平輪(上)》于2014年12月2日上映,雖然影院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現實情況是票房慘淡,負評太多。《太平輪(上)》上映首日排片率高達 34.61%,但平均上座人數只有場均 16 人,實在不受市場歡迎,于是影片上映17天下線,累計票房僅有1.95億。對于一部投資3億元的大制作電影來說,這樣的失敗是災難性的。
《太平輪(上)》票房潰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當時眾多觀影者對影片不滿:“一部叫《太平輪》的電影,船去哪兒了?”,上集觀影嚴重影響了觀眾對《太平輪彼岸》的期待。新浪娛樂近日也在北京某影院采訪了看過《太平輪(上)》的觀眾,他們坦言,“看了上集就沒有再看下集的欲望了,上了一次當,不能上第二次了”。
暑期檔偏愛喜劇片 《太平輪彼岸》劇情沉重遇尷尬
《太平輪彼岸》經歷改檔,從原計劃的五一檔期,改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上映,但在劇情上卻太過沉重,在暑期檔缺乏競爭力。縱觀霸占暑期檔大熒幕的《捉妖記》、《煎餅俠》等影片,走的都是或輕松或喜劇的路線,相較之下,《太平輪彼岸》的劇情就顯得過于冗長,嚴肅,沉重,年輕觀眾難以接受。
新浪娛樂在某UME影城隨機采訪了前來觀影的觀眾,他們表示,“現在生活壓力這么大,看電影本身就是為了放松,圖個開懷大笑或者一場大哭,但是《太平輪》這種題材的電影,太壓抑了,看完心情只會變的更沉重,不想花錢給自己添堵”。
該影院經理告訴新浪娛樂,《太平輪彼岸》的觀眾群年齡層偏大, “現在觀眾群的主力軍是年輕人,他們喜歡看的電影是時尚的、簡單的、直接的、有情感沖擊力的,顯然《太平輪》并不符合他們的口味,這種沉重的歷史題材的電影,除非是拍的特別好,否則根本不是他們的菜。”
院線暗訪:上映五天觀影人次不足400
新浪娛樂為了解《太平輪》真實觀影感受,特地走訪某影院,并查到其后臺監控數據,數據顯示《太平輪彼岸》上映五天,在該影院的總排片場次20場,平均上座率9.21%,觀影總人數不到400人。而《捉妖記》在前五天的排片場次是68場,上座率達到42.79%,總觀影人數達5000多人。這樣的強烈對比,直接影響到了該影院后期的排片。該影院經理表示,”如果后期沒有好片,《太平輪彼岸》的排片率會保持正常,如果后期一旦出現好片,就會直接替換掉《太平輪彼岸》。”
博納影業總裁于冬于《太平輪彼岸》上映之時,在朋友圈中發文先稱贊了影片的特效制作精良,又贊美了章子怡精湛的表演,但對樂視的發行非常憤慨:“為這樣一部大片沒有做好發行而難過,你們發《小時代》那股勁哪去了?” 據悉,于冬在《太平輪(上)》遭市場冷遇之后,曾想接手《太平輪》接下來的制作和發行。
據新浪娛樂走訪的影院經理介紹,在《太平輪彼岸》上映之前,電影院作為觀影終端,根本看不到任何宣傳物料,該電影也沒有像其他商業片一樣,鋪開大規模的全國城市路演,點映場次也沒有做起來。影院經理也說,現在市場上70%-80%的電影票是通過網絡發售出去的,而《太平輪彼岸》并沒有利用好這個途徑,讓“制作大片”變成了“票房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