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濕是如何產生的
咸濕是如何產生的
“咸濕”這個俚語,年青一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羊城晚報》的《晚會》版曾刊有識者的考證文章,謂“咸濕”源于英語hamshop(滬人譯為“咸肉莊”,指妓院)的譯音。“咸濕”還有另外一個典故。話說清民年間,廣州的下層市民———苦力、工人、學徒等工余找樂子,也要解決生理需要,彼輩全不理會天氣炎熱,常常渾身臭汗地鉆進妓院里,炮寨(下等妓院)的姐兒事后少不了拿他們開涮,笑話這些又咸又濕的漢子“擒擒青”(魯莽急色),由是“咸濕”融入淫穢下流的語境從妓院流出坊間。 “咸濕”后來簡化為“咸”構成“咸片”、“咸豬手”等俚語,它不但是粵人形容淫穢的獨特說法,還是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象。眾所周知,漢語無所謂性、數、格,自然也沒有詞性陰陽之分,但在語境中還是有區別的。例如“咸濕”僅指向男性,相對而言形容女性時,輕者叫“姣”,意思是妖媚,如“又怕生仔又發姣”,重者叫“淫蕩”。因此在粵方言中沒有“姣佬”或“咸濕婆”的說法,倒不是現實中沒有這類角色,而是粵人不興這樣說。 關于咸濕,還有一些說法,不過認同者不廣,大概羅列如下 1.古代有個時候,海邊是妓女們的集中地,她們在那兒“招攬客人”。因為海水又咸又濕,所以那些賤嫖客就被人稱作“咸濕”的人 2.由于激素升高所產生的分泌物是帶有咸味的液體,固又叫咸濕。
產生背景
話說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上海開埠,英、美、法諸國陸續在上海設立租界,西方色情業接踵涌入。五花八門的“架步”之中,有一類專以大腿舞作招徠的酒吧,舞女暗地賣淫,租界里的洋人戲稱這類酒吧為hamshop。按,ham 是英語里的火腿,shop是商店,上海俚語便直通通地把hamshop意譯為“火腿店”。但當時旅滬的廣州人卻蠱惑鬼精,對這個邪氣兮兮的英語合成詞作音譯,譯為令人一頭霧水的“咸濕”。從發音方式看,把ham音譯為咸,跟現時香港人把足球巨星Beckham(貝克漢姆)譯為碧咸,相承一脈。
然則,19世紀中后葉旅滬的廣州人大體上是些什么人?是專營對外貿易的商人、通事和買辦,蓋因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中國對外貿易的領軍城市已由廣州變為上海,以前蹲在廣州的彼輩紛紛撲向上海揾食———其時,全國駐滬同行中,粵人竟占三分之二!
穗滬間的商船,個把月往返一趟,“咸濕”這個誕生于上海的廣州方言詞,便隨著諸色貨品被運回它的故鄉,并演繹出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