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退役談北京奧運:自我膨脹埋下傷病隱患
【談退役】
2008年就有過退役想法
昨天,劉翔接受了央視《體壇風云會》節目的專訪。劉翔表示,自己今年年初就有退役的想法:“覺得自己是應該和田徑場告別了,因為我很難再去穿著釘鞋在賽場上奔跑。迄今為止我大約有四五個月沒穿過釘鞋了,期間偶爾穿一下,強度稍微大一點,跟腱就會感到酸疼。”
劉翔甚至表示,自己在2008年就有過退役的想法:“(現在退役)肯定還是舍不得,畢竟深愛這項運動。我自己也一直在很努力的康復,很努力地訓練,不然也不用(在倫敦奧運會之后)等兩年再宣布退役。其實最早一次有這個想法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傷退之后,當時心里已經完全懵了,就在想以后到底怎么辦,心里有些怨恨自己。”
【談雅典奧運】
當時奔著前八去 沒壓力
劉翔回憶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決賽時的諸多細節和感受,坦言當時的任務就是進決賽,金牌根本不敢想。
回憶起那場決賽,劉翔仍然記憶猶新。劉翔坦言,當時自己只有21歲,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當時就是奔著前八名去的,所以沒什么壓力,覺得自己能夠進決賽,就是突破歷史了。
雖然劉翔拿到了最后的金牌震驚世界,但劉翔坦言,“當時根本沒想過獎牌,更不用說金牌了,進決賽我就完成任務了,贏一個名次就往上提一個,這就可以了。”
對于決賽的細節,劉翔清晰地記得,到第四個欄時,自己已經甩開了其他人。“當時我用余光掃了一下旁邊,人到哪去了?人怎么沒了?”劉翔調侃道,雖然當時處于領先,但自己根本不敢想,生怕這個念頭影響了比賽節奏,直到到達終點的那一剎那,才意識到自己是第一了。
【談北京奧運】
一度自我膨脹埋下傷病隱患
談到北京奧運會的因傷退賽,劉翔無奈地表示,自己很想在第一時間告訴大家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面對外界如潮的質疑和批評,他被保護了起來。“當時我記得沒有一個人敢跟我說話,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樣和我交流,或者說安慰我的話。我記得一個志愿者把我帶到休息室,對方當時就哭了,這是我不太愿意去回憶的一段往事。”
對于當時為何不公開自己傷情,劉翔稱,一直沒有找到開口的機會,“當時很難開口說,因為大家過于保護我,不讓我自己發出聲音,都會為我去說話。”
劉翔承認,自己在北京奧運會之前一度有過自我膨脹,這也是他后來埋下傷病隱患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個時候,劉翔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戰無不勝,“我不可能受傷”。
北京奧運會后,面對網絡上難聽的指責聲,劉翔坦言自己很在意,也因此一度變得有些自閉:“因為之前都是一片贊美之聲,08年之后聽到負面的很多,那時候就覺得怎么會這樣?我就覺得自己沒做錯什么事情,你們怎么會這樣?我都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談倫敦奧運】
盡了最大努力 問心無愧
2012年倫敦奧運會是劉翔最不愿意提及的回憶,因為他賽前就感到,自己因為傷病的原因很難完成比賽,但此時的他已無法回頭。
比賽當天,劉翔表示自己當時只想要努力完成預賽,但是在第一個欄摔倒后,他就感覺到自己的跟腱完全斷了。但是自己當時已經感不到任何疼痛,只是感到傷處發麻。
隨后,他在全場觀眾的注視下堅持單腿跳過了終點線,兌現了自己賽前“摔也要摔在場上”的承諾。劉翔表示,自己為完成目標,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已經感到問心無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