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我了,先救孩子
生的抉擇
周宇航和爸爸媽媽坐在醫院的病房里,一家三口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笑容。2014年底,3歲的他和奶奶分別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和宮頸癌晚期,全家人拿不出這么多錢給兩個人治病,奶奶決定自己放棄治療,先救孫子。
武漢兒童醫院病房,正在接受白血病治療的周宇航坐在媽媽懷里。周宇航的父親周剛和母親李艷菊都是湖北隨州市淅河鎮費屯村人。孩子2012年3月出生時,電視里播放著“神州9號”發射升空的新聞,父親便給他起名“宇航”,希望他能像遨游太空的宇航員一樣擁有強健的身體。
因為找不到血管,周宇航只能通過PICC管(一種埋在靜脈里的醫用導管)輸液。2014年的夏天,原本好動的周宇航變得不愛活動,連走路都走不動,10月的一天,2歲的他從村口的石桌上跌了下來,家人把他送到醫院后,才知道他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父親的本子上詳細的記錄了周宇航的治療情況,為了給他治病,家里已經欠下10多萬元的外債。周宇航要接受11個化療療程,目前正在做第五個。后面的治療根據病情和治療效果來看,還需要大概幾十萬元。
周宇航在醫院做心電圖檢查。父親原來在隨州市一家修理廠做電焊工,一個月工資2000元左右。在家里兩口人都被確診后,他向老板請了長假照顧老人和孩子。
在做B超檢查時,周宇航大哭起來,父母兩人只好一邊安慰他,一邊幫助醫生完成檢查。
周宇航看著手機里奶奶的照片,每天都和奶奶打電話的他并不知道,在老家的奶奶為了給自己湊錢治病,已經放棄治療癌癥。
奶奶劉天芳今年60歲,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她有肺氣腫的老毛病。2014年8月,她因身體不適去醫院體檢,才知道自己患了宮頸癌晚期,可嚴重的肺氣腫讓她無法接受手術,只能住院進行化療。
得知孫子的病情,原本在醫院治病的劉天芳執意停止化療回家,僅靠吃每月1000元的廉價藥物延緩病情。“孫子還小,必須把錢都留給孫子治病。”
爺爺周千新為了籌錢給家里人治病,有時會騎車去附近的村子,給蓋新房的同鄉幫忙,干一天活可以拿到100元工錢。他把掙到的錢攢下來給了周宇航的奶奶,她又把錢全部拿給孫子治病。
2015年1月,在兩個療程的間隙,周宇航和父母回了一趟老家。第一個月的化療做完之后,原來連站都站不穩的他可以在父親的攙扶下慢慢走路了。
周宇航和奶奶坐在自家的田地里,身后一列火車呼嘯而過。如果不是因為兩人患病,家里這5畝地的小麥,每年可以賣出2000余元,加上父親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雖不富裕,卻也不致負債累累。
短暫的團聚之后,周宇航就跟著父母回到武漢治病。夜幕降臨,父親去朋友的出租屋給兒子做飯。為了能照顧兒子和母親,他頻繁往返于武漢和隨州之間,卻舍不得坐46元的動車,而是每次都坐24元的普通列車,“省下車票錢,能給兒子買個葷菜增加營養。”
父親在朋友的出租屋內為兒子做晚飯,他來武漢之后,在醫院里搭個簡易的躺椅住下,晝夜陪著兒子。他與妻子每天自己吃從家里帶來的素菜,把省下的錢給孩子補充營養。
父母給周宇航做了一份排骨,媽媽抱著他,夾起一大塊肉喂到他的嘴里。周剛看著兒子吃著飯,他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讓母親和孩子都好起來,但因為巨大的經濟壓力,他只能聽老人的話,先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