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圈換玩法網站雄起:得網民者得天下?
電視圈換玩法網站雄起:得網民者得天下?
“‘一劇兩星’了,我等著編劇、導演、演員降價呢,結果根本沒降,年初還剛簽了個1000萬元的編劇合同”,在昨天舉行的“2015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央視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副總裁芶鵬坦言,目前為止1月開始實行的“一劇兩星”新政并沒有給虛高的片酬澆水降溫。事實上,名編、名導、名演員片酬高居不下、優質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遭到哄搶,這些都和互聯網買家有很大關系。
網站雄起,廣告額超電視臺
根據央視索福瑞副總經理鄭維東發布的數據,去年全年審批通過429部、15983集電視劇,部數與前年持平,但集數增長到平均一部劇37.26集,出現了“注水”現象,而事實上中國電視劇市場長期供大于求,約一半的劇不能在電視臺播出。與此相比,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舉出了一組網劇的數字:“今年僅一、二月,已有62部共654集網絡劇上線,整年將有約600部、共超過7000集的網絡劇問世,預計這個數字將超過全國衛視黃金檔電視劇的新劇首播總量,而且去年互聯網廣告的總規模以1540億元人民幣超越了電視媒體的1212.4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年這個數額還將大幅增加”。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表示,網劇是兩三年前才出現的新現象,“現階段網劇數量多,是因為我們把籌碼押在不同的團隊上,畢竟成功的概率比較低。以后網劇的數目會減少,但投資不會降低反而增加,尤其是那些能做到兩三季的”。
靠雄厚資本的視頻網站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播出平臺,去年其采購價格還相當于一家衛視,今年頂級劇已經出現了首輪價格與衛視持平,最高突破了單集600萬元的天花板,視頻網站還投巨資在自制劇上,《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投資分別達到了2億元和8000萬元,這意味著雖然從“一劇四星”縮減到“一劇兩星”,但市場總體的采購力度、尤其是頂級劇的采購力度并沒有太大變化。導演李少紅[微博]就說,今年最關注的就是網劇,還戲稱自己將要給互聯網打工,“新媒體的進入對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能會改變原有的游戲規則。我接觸到的新媒體基本都在用虛高的價格采購熱門IP,網劇制作水準也越來越高,未來很有可能網絡會成為第一播出平臺,隨后才會和電視臺分享”。
自制劇集,優質IP遭遇哄搶
以往電視圈中說“得大媽者得天下”,意思是以中老年婦女為受眾的電視劇一定是高收視劇,然而,現在這句話已經不那么靈驗了。
唐人電影總裁蔡藝儂說,如今觀眾群正在發生改變,“以前電視臺和制作方更看重上了年紀的女性,但現在大家都在爭取年輕觀眾,這就是互聯網造成的,因為電視劇已經不僅僅依賴于傳統電視媒體的發行,制作時也會同時考慮是否能高價賣給視頻網站,所以會首選制作那些有著互聯網基礎的作品”。這是造成如今IP熱潮的深層原因,“其實10年前IP就已經存在,那時候大家去購買金庸小說的版權,去文學作品里找有一定群眾基礎的題材如張恨水,去改編經典名著,而我們現在所謂的IP基本上就是指熱門網絡小說,因為龐大的網絡用戶會是潛在觀眾。2009年我們買了《步步驚心》,但現在再去買優質IP就太艱難了,有的公司甚至直接把排行榜前10位的作品都買了再慢慢看,一窩蜂地搶,價格太高了”。
除了與電視臺同播,視頻網站大力投入自制,《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視頻網站高價自制的網劇都來自知名IP,不過目前為止,視頻網站自制的網劇還沒有一部能“返銷”給電視臺,優酷土豆首席內容官朱向陽說,做自制劇、運營IP 不是為了減少成本,而是要在迎合互聯網觀眾的同時找到一種全新的播出模式,以謀求更大的市場空間,“要糾正一種‘網劇就是無節操、無底線’的認知,我們要讓這批特定觀眾認可立得住的IP”。對于這個觀點,馬東表示認可,“無節操、無底線在任何市場都是要付出商業代價的”。
電商介入,試水新商業模式
一邊是“土豪”般砸錢買版權做自制劇,另一邊,這些視頻網站其實還沒有實現整體盈利。馬東說,這是行業集中度不高決定的,“幾家網站都是資金充足,誰也不肯退出。商業模式是全行業殫精竭慮的事情,這一輪傳播方式的變化將比當初廣播劇發展到電視劇的變化要大,但新的生產模式帶來什么改變?《來自星星的你》 是韓國影視制作公司以低價賣給韓國電視臺播出,獲得很高的收視,但該劇的盈利核心在于邊拍邊播、賣各種相關產品。目前我們的電視劇生產還做不到這一點,網劇有沒有可能實現突破?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
也就是在這種邏輯的推動下,今年一種全新的模式“電商劇”誕生了——首度試水的《何以笙簫默》在播出的同時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即時邊看邊買。阿里影業CEO 張強曾在北京電視臺工作多年,“我親眼見證了電視劇演員從一集幾萬元的片酬漲到100萬元左右,現在拍片有各種風險,不容易賣出去、收不到尾款,演員還出這個那個事連坐投資方,傳統劇拼明星賣高價賺錢,但電商給電視劇產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何以笙簫默》的嘗試并不算成功,對此張強表示那是因為電商介入太晚,“目前懂電商的不懂電視劇,懂電視劇的不懂電商,兩者不結合。這部劇是拍完后才介入電商的,但真正要做好,得從劇本策劃的前期就開始深度合作。我們想試一試,成功了就是新的商業模式——2014年網絡零售規模已達3萬億,10年后預計達到10萬億,能分一杯羹都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