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有顏就任性!歷史是神馬?
《武媚娘》有顏就任性!歷史是神馬?
由范冰冰主演的古裝巨制《武媚娘傳奇》在歲末年初之際,交出了漂亮的收視成績單。根據csm50城的收視數據,12月21日《武媚娘傳奇》在湖南衛視首播后一舉破2,創下近年來電視劇首播的收視率新高。而元旦之后回歸的“武大頭”也并未因“封胸”受到影響,收視率繼續勢如破竹一路看漲,在劇集播出的中后段一度破3,而1.5輪跟播的浙江衛視也同樣表現不俗,穩居收視排行旁的前三名,一度和湖南衛視分列一二位。
與漂亮的收視成績形成反差的,是《武媚娘傳奇》的口碑,在新浪的影視打分系統中,《武媚娘傳奇》僅以4.2分的成績排在第十位,不過劇集播出后形成的話題熱度或許可以為超高的收視率做出注解。該劇首播后,網友們紛紛舔屏盛贊范爺美呆了,滿屏盡帶黃金甲的溝溝壑壑也促使很多觀眾流著口水甘當“球迷”,不過總局“咔嚓”一剪子下去,“武大頭”橫空出世,激情退去理性回歸,網友們開始認真觀劇,不過另一個主題的吐槽狂歡接棒引爆。劇中,一代女皇武則天宛如一朵盛放在大唐的白蓮花,侮辱智商的低能宮斗讓觀眾不能更愛《甄嬛傳》,紛紛捶胸頓足高呼,一個安陵容已經可以分分鐘干掉蠢笨的武媚娘們。新浪娛樂認為,豪擲3億元打造的《武媚娘傳奇》,在服化道方面確實彰顯了“有錢就任性”的質感和美學品格,眾多帥哥靚女組成的演員陣容也是相當養眼,但有顏也不能恣意任性,違背基本史實、犧牲歷史人物清譽,為武媚娘的洗白之路做墊腳石實在太過胡鬧,編劇苦心打造的宮斗戲碼也流于表面的膚淺,當做一部普通的古裝偶像劇隨便看看還可以,但千萬別跟歷史聯系到一塊。
人物設置:氣死歷史老師!為武媚娘洗白,歷史人物清譽做墊腳石
縱然前人寫史的立場各不相同,關于武則天其人一些生平故事的記載也存在爭議,但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登上皇位的女人,除了其個人的堅韌和韜略,人性暗黑的一面是必然存在的。她機關算盡,她心狠手辣,才更能在相對保守的古代,沖破男性話語權的桎梏,登上權力的巔峰。而在《武媚娘傳奇》中,武則天卻被塑造成盛世白蓮花,洗白成圣母瑪麗蘇,真是叔可忍,嬸不能忍。
這些年來,或許是范冰冰爺當得太辛苦,于是忙不迭穿越到唐朝,化身言情偶像劇的女主過過傻白甜的癮,一次蘇個夠,只可惜找錯了對象,這等矯情造作的品格,拼接到那個鐵腕專權的武周女皇帝身上,實在違和?!段涿哪飩髌妗防铮涿哪镆贿M宮就開始拿愚蠢當呆萌,見皇輦不下跪,尚且自身難保還幫楊妃出頭,擅闖承慶殿順走先皇后的面具……各種冒失的舉動簡直夠杖斃一百次。
劇中,武媚娘作為善良美好的化身,自是被各路蛇蝎心腸的女配們輪番陷害。韋貴妃一出場就把武媚娘視為眼中釘,處處設計加害,看上去溫婉賢淑的楊淑妃和陰德妃,也不時伸出幕后黑手,最狠的是被武媚娘視作至親姐妹的徐惠也悄然黑化……可每逢觀眾正要為武媚娘的腹背受敵捏一把汗時,武媚娘卻總好似開了外掛,能穿越重重險境,如有神助般逃過一劫又一劫,還依然能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善良和美好。
為了襯托武媚娘的瑪麗蘇光芒,幫武媚娘的“黑化”找理由,編劇不惜犧牲各路女配的歷史形象也是蠻拼的。歷史上的韋貴妃雖然深得太宗寵愛,卻并未恃寵而驕,反而進退有度、恭謙有加,而劇中她卻處處加害武媚娘,只不過low到爆的使壞手段只能反襯武媚娘的睿智和果敢;歷史上的“一代才女”徐惠更是被塑造得性情大變徹底黑化,屢次在武媚娘和陛下之間制造誤會;最難過的應該是高陽公主,她成了幫助武媚娘洗脫惡名、排除野心、維護白蓮花形象的頭號替罪羊。歷史上的武媚娘入感業寺為尼后,曾千方百計想要重回宮中,而劇中的武媚娘卻鐵了心了斷塵緣,要帶著孩子到宮外做一個普通的單親媽媽,是高陽公主為了她的復仇計劃(史料并未有高陽公主替和尚辯機復仇的記載),苦心孤詣把武媚娘弄回宮。回宮后武媚娘更無心久留,想生產后就帶著孩子遠離這是非之地,又是高陽公主害其小產嫁禍于王皇后,致使武媚娘決心留在宮中為孩子報仇,但這里的潛臺詞是:我本善良,無意害人,但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做出任何喪心病狂的事,都是出于母愛,都是被逼迫的。接下來,《新唐書》、《資治通鑒》中都有記載的武則天掐死襁褓中的女兒嫁禍王皇后的行為,再一次將臟水潑給了高陽公主。而劇中武媚娘一步一步權傾朝野,也并非出于對權力的野心和欲望,挑燈批奏折?垂簾聽政?那是為了夫君分憂解勞。而高陽公主被武媚娘暗中勒死的時候(歷史上高陽公主因謀反被李治賜死),卻表露了對于皇位的覬覦之心,而這樣的話反而遭到武媚娘的厲聲訓斥:女人是不可以當皇帝的!看,多么進退有度,恪守婦道的武媚娘啊。
總之,《武媚娘傳奇》的人物邏輯是,武媚娘本是一個癡情、善良、睿智、賢惠……既擁有所有女性的美德,又有男兒的果敢和堅毅的一個女人。武媚娘開始“黑化”,那是拜外界環境所賜的無奈之舉;武媚娘對于皇位并無非分之想,最后走向權力巔峰,是一步一步被推到那個位置上的。
劇情安排:宮斗虐戀賺足眼球,槽點多多,難成經典
《武媚娘傳奇》在劇情鋪排方面,處處體現著商業上的企圖心,集各類熱播元素于一身,女性成長勵志傳奇、血雨腥風的朝堂博弈、爾虞我詐的宮斗戲、還有武媚娘和李氏父子及李牧的三段虐戀,尤其是后兩者,任何一個做到極致,都有鑄就經典的可能,無奈瑕疵頻現槽點多多,終歸只能淪為一部平庸之作。
《甄嬛傳》可謂是集宮斗戲之大成的經典之作,《武媚娘傳奇》開篇就毫不掩飾趕超《甄嬛傳》的野心,無論從人物設定、還是宮斗招數、甚至演員導演的陣容,都隨處可見《甄嬛傳》的影子??墒聦嵤?,就算《武媚娘傳奇》請來了“端妃”、“曹貴人”、“甄遠道”、“江福海”等人穿越到大唐來幫襯,但一個個既不新穎、也不高明的宮斗手法,也只能流于表面的膚淺,有觀眾調侃,如果《武媚娘》和《甄嬛》來一次PK大戰,不用甄嬛出手,一個安陵容就能分分鐘把韋貴妃們弄成不孕加滑胎,武媚娘早就被華妃賜了一丈紅。另外,有些場景不難看出編劇設局心切,但或許是臺詞功夫不到家,抑或是線索鋪排有些雜亂,邏輯脈絡不夠清晰,總是給人一種故作高深之感,觀眾看著費解,更別提什么追劇欲望了。而有的時候,編劇老師又為觀眾的智商操碎了心,那些嬪妃們剛剛苦心布下的陷阱,編劇就忙不迭地讓她們說出自己的險惡用心,懸念揭曉有時采用直給的方式,往往一個宮斗橋段撐不了一兩集就草草收場。
在這出大唐宮廷的童話故事中,武媚娘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以及李牧之間的感情也是貫穿始終,三段虐戀賺足眼球。歷史上,14歲的武媚娘入宮即為才人,但并未得到太宗的盛寵,入宮12年不曾晉封,依舊是個小才人,而為了給瑪麗蘇武媚娘“造夢”,編劇愣是讓唐太宗和武媚娘來了一場曠世虐戀,上演明明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戲碼,思念成疾的媚娘只能化作“望夫石”恁憑淚眼婆娑,而太宗也只能在夢中與心愛的媚娘相見,好一出兩情繾綣的古裝偶像劇。只此還不夠,光是虐戀,沒有狗血三角戀怎么行,因此編劇還虛構出李牧這個人物來增添戲劇性,雖說媚娘對青梅竹馬的李牧并無愛意,但李牧的一往情深令人動容,他最后更為愛放棄仇恨,為了救情敵李世民戰死沙場,相當的悲壯。從感業寺回來,武媚娘又和李治繼續開虐,來了一場姐姐處處罩著孱弱弟弟,而弟弟卻發誓要強大,拼了命也要保護姐姐的矯情戲碼。只是,編劇讓武媚娘和唐太宗愛得太過忘情,用了近三分之二的時間你儂我儂,以至于最后武媚娘要在剩下的三分之一時間內繼續和李治相戀,迅速斗死王皇后和蕭淑妃,火速生下四子兩女,還要稱霸后宮爬上龍椅……前期的敘事拖沓,造成了后期劇情趕場子似的向前推進。劇中,就吳王李恪是否有謀反之心,李治、武媚娘、長孫大人各有心思,圍繞著這個懷疑編劇也用了很多篇幅去鋪排,可就在最后感業寺見分曉的一戰中,吳王卻連個畫面也沒給,只用字幕說明吳王試圖謀反被殺,這唐突的文字交待看得觀眾有些措手不及,諸如此類節奏把控失敗的例子,難免給人以頭重腳輕、虎頭蛇尾之感。
商業考量:有錢就任性!顏值爆表,服化道美輪美奐
無論從劇情安排、人物設置,還是演員陣容、服化道細節,《武媚娘傳奇》都算是一部定位精準,并取得了一定商業成功的電視劇。拍攝之初,作為總制片人的范冰冰,就對該劇有著頗為清晰的定位:目標收視群體是80、90后,演員不帥的不要、不美的不要,服裝要華美,場景要美輪美奐,而范爺在商業方面的用心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這確實是一部顏值爆表的戲,除了有張豐毅、王繪春這樣的老戲骨,還有李晨、李治廷這樣的新老“鮮肉”,女演員方面從武媚娘到嬪妃再到宮女各個美艷,范冰冰、張庭、張鈞甯、張馨予、張定涵、周海媚、米露、施詩等組成的后宮梯隊,光看臉已經足夠吸引一票觀眾舔屏,再加上前期的“波濤洶涌”,堪稱滿屏春色關不住,宅男們紛紛成了武媚娘的“球迷”。雖然后來慘遭“封胸”變成“武大頭傳”,但武媚娘的“胸”引起的話題討論,貫穿了整個電視劇播出的始終,所以不管剪不剪胸,在話題熱度和電視劇的傳播影響力上,范爺也都贏了。
服化道方面,《武媚娘傳奇》也呈現出了“有錢就任性”的質感,3億銀子確實不是白花的。據悉,光范冰冰一人的服裝就多達260多套,才人時期的薄紗裝、戰場上的鎧甲、皇后時期的錦衣華服,大多都是手工繡制,頗具質感,而大小嬪妃們頭上的發簪,以及武媚娘的頭飾,也無處不透露著劇組的土豪氣。很多場景的呈現上,也相當的大氣磅礴、如夢似幻。這就是為什么觀眾對《武媚娘傳奇》的吐槽聲不絕于耳,而收視率卻居高不下,一方面是觀眾“越看越罵、越罵越看”的“自虐”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這養眼的畫面也是很多觀眾不舍得棄劇的原因。
結語:雖然此劇名為《武媚娘傳奇》,但“傳奇”不等于“戲說”,不等于為了故事結構的完整性,以及人物塑造的目的性,可以明目張膽地篡改歷史。既然選擇了歷史題材進行創作,創作者就要拿出對歷史的敬畏之心,拿出對創作的審慎態度,而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如果是這樣,大可以虛構一個全新的故事和人物關系盡情施展,而不是打著歷史劇的幌子上演言情狗血劇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