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畢業生或成"不買房一代"
90后畢業生或成"不買房一代"
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根據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后,約3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愿做房奴。報告顯示,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3成90后畢業一年后 居住面積仍不足20平方米
這份調查報告共訪問全國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學生,其中在校90后大學生2730人,已畢業或走入職場的90后大學生1380人。
該調查顯示,工作一年后,只有2成左右的90后大學畢業生,仍寄居在父母或親朋家中。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認為,這說明大部分90后大學畢業生需要自己解決住房問題。
實際上,只有不足5%的90后畢業生,在工作一年后,居住在自己或配偶的自有房子中。超7成的90后畢業生,居住在工作單位提供的宿舍,或由自己租住房屋。
約3成90后畢業生在畢業一年之后的居住面積,仍在20平方米以下。
過半受訪者稱 有首付的錢寧愿拿來創業
對90后畢業生而言,雖然擁有自己住房仍是剛需,但只有1/3強的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為了買房,我愿意降低生活質量”,超55%的90后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我寧愿不買房”,另外11%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楚。
超過50%的90后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給他們一筆相當于住房首付的錢,有超一半的人會選擇創業,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買房。
田豐認為,一方面他們認同傳統國人將住房視為成家、結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選擇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們有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相關新聞 25—35歲人群買房意愿最強烈
今年4月,人民網強國論壇調查專欄《態度》針對“中國城市居民住房”展開調查。調查顯示,受訪者中超九成認為目前房價過高,而近一年打算購房的人群中,意愿較強烈者集中在25歲至35歲這一年齡段,約占三成。專家表示,與國外相比,中國人喜歡買房勝于租房,而購房人群的低齡化、年輕化特點尤其明顯。
被問及最近一年是否有在常住城市購房的計劃時,回答“有”和“無”的網友分別占24%和75%。購房意愿較強烈的人群集中在25歲至35歲這一年齡段(29%),其次為36歲至49歲和50歲至59歲的人群,分別為26%和25%。18-24歲和60歲以上者此項比例較低,合計占17%。
“購房意愿最高的年齡層是25歲至35歲,這是個很重要的數據。與美國以及很多歐洲國家相比,我國購房低齡化、年輕化特點明顯。曾經有報道稱日本買房最集中的年齡層在35歲至40歲之間,而有一項調查顯示北京首次買房的平均年齡是27歲。”陳國強認為,此項調查結果是反映國人住房消費觀以及購房意愿的一項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