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風投,孫儷身價超2億
搞風投,孫儷身價超2億
明星跨界進軍資本市場,大手筆弄潮資本運作。互聯網巨頭進軍娛樂,泛娛樂布局如火如荼。對其他行業來說,娛樂產業成了一塊唐僧肉,而對娛樂行業來說,把娛樂注意力、粉絲、知名度變現成了越來越多的投資選擇。
這界跨得有點大 明星資本市場抖精神
在娛樂圈以會投資聞名的任泉,今年7月聯手好友黃曉明、李冰冰發起了“Star VC 計劃”,準備以足夠的誠意與資金,來尋找中國最有創新力的公司。消息發出不到三日,該團隊已收到上千份投資邀請函。
VC(風險投資)并不稀罕,但明星合伙做VC卻是新鮮事兒,這一計劃的主發起人任泉從投資餐飲開始,已做了15年投資人。這次拉上李冰冰、黃曉明兩位好友,整合各自資源和資金,還聘請投資領域的專業團隊實際操作。三位明星通過電話會議、親自參與等多種方式負責公司運營。有業內人士分析,對于藝人而言,除了名氣和資金實力外,更重要的是圈子優勢,他們熟知影視娛樂行業的生存法則,但是此次,三人表示不投影視圈,可能對于三位藝人來說需要全新的學習,前景需謹慎看待。
歌手胡海泉也在資本市場翻轉騰挪,創投圈內的資深人士李開復還曾指點過他。作為天使投資人的胡海泉投資的是自己熟悉的文娛領域,投資了游戲、智能穿戴等領域的企業。他與拍檔陳羽凡投資手游,月流水千萬。盡管每筆投資均在百萬元左右,但也已經有了10多個項目。另外,胡海泉同時也致力于摸索音樂產業在移動互聯時代的商業模式,創立了巨匠文化公司,并開發手機應用,建設明星與粉絲的互動分享社區,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音樂消費娛樂體驗。
鄧超也和知名編劇俞白眉,加盟兩位業界大佬周鴻祎以及徐小平的“創業計劃”。鄧超將以創業導師的身份,推薦項目給更多的風投。
其實,明星做風投在國外也屢見不鮮,比如好萊塢明星阿什頓·庫徹就投資了互聯網公司Twitter。庫徹并不是簡單地把錢砸給創業者,而是發揮自己對產品和品牌營銷的思維優勢,推動創業公司的發展。
左手娛樂右手投資 財氣、星光同耀眼
在投資界,不少明星上袖善舞,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甚至為其娛樂明星的身份增光不少。
比如黃曉明,一向被稱贊有投資頭腦。他早在2008年,就以每股3元的價格購入了180萬股華誼兄弟股份。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后,黃曉明所持有的股份暴增,使其跨入億萬富翁行列。章子怡投資萬達商業地產,持股900萬股,據稱身價超過16億元。另一位超級偶像趙薇位列資本造富明星榜的前列,據媒體透露她所持有的股票市值超過3億元。而孫儷曾以202萬元價格獲得海潤影視2.6%股份,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后,孫儷由此身價超過2億元。
盲目投資會傷及明星聲譽
面對明星進軍投資市場的風潮,有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謹慎表示,投資畢竟比較專業,盲目投資導致失敗會影響明星聲譽,而聲譽正是明星最大的財富,投資失敗對聲譽的損害甚至會影響明星的演藝主業。
平衡演藝事業和投資事業對明星來說是一大挑戰。如果投資只是玩票,專業度不足,除了很有可能損失真金白銀,也會貽笑大方。如果專注投資忽略主業,那則可能面臨粉絲流失、名氣衰退的威脅。
另外,明星本身名氣大,樹大招風,進軍隔行如隔山的投資業難免招惹一些江湖騙子來忽悠,怎么分辨靠譜的項目和靠譜的人,提防上當受騙,也是明星的必修課。
不是誰都能吃這碗飯
到資本市場去,到錢堆里施展拳腳,似乎成了娛樂圈最近幾年一句響亮的口號。不差錢的明星紛紛投身資本市場,不在其中掀起點波瀾似乎都不足以稱明星。
娛樂——資本跨界人的名單可以列得很長,任泉、黃曉明、馮小剛、孫儷、章子怡……每個人的身價都以千萬級別起,保守的購買股票,頭腦靈活地跟互聯網公司合作,自己創立風頭公司。明星這么做確實有優勢,明星本身在其各自領域算專業人士,對行業內的投資機會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同時他們比普通人坐擁更多資源,更容易資源整合變現。同時他們擁有大量粉絲,在粉絲經濟日益被重視的今天,明星帶來的粉絲效應可以有效地解決創業者起步階段的關注度、品牌形象等問題。
而明星的品牌也是巨大的無形資產,與鄧超合作的互聯網業界大佬周鴻祎就曾說,“娛樂圈和科技圈應該跨界和融合,俞白眉、鄧超都是娛樂界的專家,他們能帶來一些娛樂的精神,讓公司的產品、宣傳推廣娛樂化。”周鴻祎甚至坦言,至少鄧超的一張臉就可以讓他拿到更多的商業計劃書。
不過無論如何,術業有專攻,把擅長的人放在擅長的行業,是社會整體資源優化配置的理想狀態。明星如果僅僅是利用其名氣和資源,在資本市場投機撈一票,則很可能面臨翻船的風險。
能不能吃這碗飯,還得看是不是這樣的人。我們常說“入市需謹慎”,仍然具有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