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聽》回應首期吐槽 變更賽制
《中國正在聽》回應首期吐槽 變更賽制
《中國正在聽》第一期節目無論在城市網還是全國網收視都未破1,不僅如此,其主持人、選手、聽審三方表現均遭來不少吐槽聲。11月6日,“正在聽”節目組邀請媒體前來交流,由總制片人張航和制片人黃瑾一起出面回應吐槽與質疑,并公布最新內容和賽制的調整策略。據了解,從第二期節目開始,現場觀眾聽審與明星聽審將在挑戰者演唱時同時進行投票,支持率超過70%高墻升起,選手即可通關。
對于《中國正在聽》第一期節目表現,節目總制片人張航和制片人黃瑾直言,“收視率遠低于預期!”原以為能有1.5,誰知無論在城市網還是全國網收視都未破1,“非常不滿意”;在當今“以收視率論英雄”的內地電視綜藝圈,這個開頭不算漂亮。另外,節目第一期未帶來較大反響,觀眾和媒體的觀后感也是槽點滿滿,更讓兩位制片人有話要說。
槽點一:主持人功力不行 制片人:對節目理解有偏差
看完第一期節目,不少觀眾吐槽主持人太違和,不僅語速慢,與節目風格也差很大,甚至有網友戲謔要“捐錢換人”。對此,制片人黃瑾堅稱:“李佳明絕對不可能換!”她回應,這并非是主持人功力不行,而是雙方對節目理解有偏差,而且前一日已經與主持人經過一輪推心置腹的溝通,相信第二期節目開始會更好。至于語速慢的問題,總制片張航補充,國內能做直播的主持人屈指可數,第一期難免需要適應,“他面對全國那么大觀眾的平臺、手里攥著好幾放客戶權益,承擔了非常多的功能和責任,語速慢可以理解。”
槽點二:選手表現一般 制片人:直播好比棄用美顏相機
談到選手被吐槽演唱水準普通,制片人黃瑾一個沒忍住,先吐槽了隔壁家的節目:“你又不是沒看過《好聲音》總決賽!前三名都那樣了 ,我們這還是海選。”他們繼而表示,由于節目是準直播,完全無法后期修音,因此選手的表現都是百分百現場感,以此為標準,他們的唱功并不算差。就好比平時你用慣了美顏相機,但也要清楚,那不是真的你。
選歌方面,兩位制片稱,節目組謹慎考慮后,最終放棄妥協于平臺,只唱平臺受眾多數耳熟能詳的熱歌、俗歌;而是先由選手選出自己最能唱的五首歌,再從中挑選觀眾比較熟悉的歌來演繹,“還是以選手和聽審真的嗨為主”
槽點三:明星聽審不太嗨 制片人:總需要磨合的過程
《正在聽》明星聽審陣容包括庾澄慶、李宇春、蔡依林、李健,是一個足夠吸引眼球的組合。但不少觀眾感覺首期節目看下來,聽審們一直不太嗨。對此女制片人回應,四位聽審各有定位,需要暖場時間,之后肯定會凸顯出自己的作用,甚至還會有黑馬出現:“現場直播,第一期已經很好了。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幾個聽審中,只有李宇春是真的經歷過直播,所以她是最自然的。哈林還是比較習慣于《好聲音》那套,加上有些慢熱,但他勝在經驗豐富,;蔡依林就負責美(開玩笑);李健老師絕對是聽審中的一匹黑馬,大家可以期待下他之后的表現!”
另外他們也認為,如果一味唯收視率,節目組可以根據央視播出平臺特色,結合固定收視群體,調整嘉賓人選、選曲,比如請阿寶、蔡國慶等,或許能對收視提升有很大幫助。但他們更加希望保留“正在聽”的特色,注重節目精神的傳達,吸引年輕觀眾。
改賽制:明星和觀眾聽審共同投票 70%支持率升“墻”
隨后,兩位制片人對節目新版賽制進行了重新說明。在新版賽制中,現場觀眾聽審與明星聽審將在挑戰者演唱時同時做出是否支持挑戰者的決定。而挑戰者成功與否,將完全取決于巨墻能否升起。相較第一期賽制,調整后的場內賽制更接近于原版賽制模式。
具體賽制更改為:現場500位觀眾聽審和4位明星聽審同步即時投票,選擇是否支持他。只要該名挑戰者得到70%及以上的總支持率,則挑戰成功;若歌曲演唱完畢,該名挑戰者的總支持率未達到70%,則挑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