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接觸
非正式接觸
2014年8月9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進行了非正式接觸。屬近兩年來的首次。
外交部前副部長、前駐日大使徐敦信介紹,非正式接觸是指雙方未事先約定、沒有提前商定、沒有特定接觸的議題,在某個國際場合中剛好遇到一個機會可以接觸,這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駐足”。
“非正式接觸多屬于寒暄式、短時間的接觸。”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泰平認為,在多邊場合時采取非正式接觸,外交場合上這種情況會有,但一般不特地強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李微也表示,非正式接觸顯然比正式接觸低一個檔次。
非正式接 - 介紹
2014年8月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應約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進行了非正式接觸。雙方就如何改善中日關系交換了意見。據了解,王毅嚴肅闡明了中方原則立場,要求日方為克服兩國關系中存在的政治障礙作出切實努力。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是自2012年12月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兩國外長首次舉行會談。日媒還強調,兩名外長沒有采取“短暫交談”形式,而是入座會談。
岸田則告訴媒體記者,他與王毅“談了很長時間……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國關系的改善”。
而王毅則在此前表示,會面只不過是一個形式,最重要的是日方是否有改善兩國關系的誠意、能否拿出實際行動。
就在岸田與王毅見面前不久,日本防衛省還發表了2014版《防衛白皮書》,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10日表示,日方一方面宣稱要與中方開展對話,另一方面又堅持錯誤立場,通過各種途徑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我們不得不懷疑日方所謂對話的誠意和用意。我們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史為鑒,謹言慎行,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恪守“專守防衛”政策,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表示,“日方有關做法也再次反映了日本現政權十分消極的對華認知和政策取向,與日方宣稱要改善兩國關系的表態自相矛盾。”
非正式接 - 觸背景
由于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以及后來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系從2012年9月至今一直陷入僵局。在上臺之后,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尚未舉行過正式會談。
“如果日方有強烈要求,那也可以安排見面,聽聽他們想說什么,但是要有先決條件,至少要有改善關系的愿望,在行動上有所收斂,但目前為止,這些條件日方都不符合。”李微說。
王泰平表示,此次中日外長非正式接觸的背景主要是日本多次提出要求,希望能在不同層面進行正式接觸,包括首腦會談和外長會晤。
王泰平說,中日關系如今面臨嚴重困難,這些困難不在中方,要想改善關系,日方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克服存在的困難,使兩國關系恢復正常,“王毅此次簡短的講話已經把中日問題講清楚了,如何克服,關鍵在日本”。
李微表示,由于日本對相關歷史認知問題沒有任何變化,再加上近期日本軍機數次進入我防空識別區,在安全防務方面發表《防衛白皮書》,渲染“中國威脅”,動作言行都加劇兩國緊張態勢,其動作和言行也沒有任何收斂。
“盡管日方一直有強烈愿望想與中國進行正式會晤,但這種前提下中方是不會答應進行正式會晤的。”李微說。
中日雙方何時有望正式接觸?王泰平稱,由于中方認為現在正式接觸的條件并不成熟,這種背景下,在東盟會議場合雙方外長都出席的情況下利用短時間接觸,王毅外長借此機會,嚴肅地闡明中方在中日關系方面的立場,強調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克服兩國關系上的困難,要求日本拿出誠意,“這是自2012年12月安倍再次上臺以來,中日外長首次展開對話。上一次兩國外長會談則回溯于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