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月魚
斑點月魚
體側扁,呈卵圓形;口小,眼大;鱗片細小。體色從粉紅、藍到紫色皆有,散布白色斑點,各鰭均為橘紅色。背鰭前方鰭條延長呈鐮刀狀,與腹鰭略對稱;尾鰭月形。背鰭軟條48至55枚、臀鰭軟條33至41枚、脊椎骨43枚。體長可達2米。
斑點月魚 - 特征
體側扁而呈卵圓形。頭中大。口小,前位。鼻孔接近且細小。眼較大。幼魚上下頜具細齒,成魚則缺如。第一鰓弓鰓耙數2 + 14。體被小圓鱗;側線前部呈弓形。背鰭延長,達尾柄處,具48-55軟條,前部鰭條高出,呈鐮刀狀;臀鰭與背鰭相對,具33-42軟條,鰭條短而低平;胸鰭長,是游泳的重要器官;腹鰭略長,亞胸位;尾鰭新月形。體色粉紅,體側具白色斑點散布全身。各鰭橘紅。
斑點月魚 - 分布
世界分布:西大西洋、西印度洋溫帶及太平洋溫帶、亞熱帶。
斑點月魚 - 習性
棲息在大洋的中層水域,靠著上下揮動大型胸鰭的方式來游泳,有如劃槳。肉食性,以頭足類為主。繁殖期在春季。
斑點月魚 - 相關消息
2014年8月初美國加利福尼亞有三名幸運的漁夫,他們在同一天內連續捕到了三條極其稀有的斑點月魚。興奮的他們立刻和魚合影并上傳到網上。這三條魚每條的重量都在124至180磅之間。
報道稱,對于一般人而言,一輩子能捕到一條普通的斑點月魚就已經非常走運了。而美國的這三位漁夫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斑點月魚是一種單獨行動的魚,喜歡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的暖流中。從來不成群結隊,再加上數量本來就很稀少,所以對于一般的捕魚者而言,能捕到這種魚的概率非常低,一輩子能抓到一條都是走了大運了。同時近年來隨著當地漁民捕魚普遍使用拖網漁船,斑點月魚的數量越來越稀少,幾乎要達到滅絕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