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政變
軍事政變
軍事政變是指國家軍隊集團少數人通過密謀,用軍事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徑實現權力轉移的行為。軍事政變不改變原有制度或根本政策,一般國民也不參與。
軍事政變 - 概述
軍事政變的性質:政變一般發生在尚未建立民主政體,或民主政體不夠完備,缺乏正常的政府更替機制的國家。
軍事政變 - 原因:
1、有的純粹是統治集團內的爭權奪利;
2、有的是革新派與保守派的斗爭,或反動勢力的復辟或復舊;
3、有的是國際強權勢力通過代理人干涉別國內政、顛覆別國政府。
2 政變事件
洪都拉斯
2009年6月27日,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洪都拉斯總統塞拉亞就即將開始的全民公投舉行新聞發布會。此次公投是由洪都拉斯總統塞拉亞倡導的,并將根據本次公投的結果決定是否修改洪都拉斯憲法,最終使總統連任在憲法框架內成為可能。但公投決定剛剛公布,就遭到來自反對黨、軍方和司法部門的強烈反對和質疑,并引發了示威活動。
2009年6月28日,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士兵包圍總統府。洪都拉斯總統私人秘書雷納當天說,塞拉亞總統當天被軍方扣押表明洪都拉斯已經發生軍事政變。
洪都拉斯總統塞拉亞的私人秘書雷納28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塞拉亞當天早晨在總統官邸被軍方扣押,并被帶往位于首都特古西加爾巴郊區的空軍基地。
泰國
1991年軍事政變
1991年2月11日,泰國軍官順通(Sunthorn)、蘇欽達(Suchinda)以推翻當時泰國總理差猜·春哈旺而發動的武力政變。
差猜·春哈旺上任后頗積極推動民主,將決策功能由公務員和軍人移至民選的政客。當時政客乘機逼軍方把權力下放,是軍人發動政變的緣由。
政變推翻了差猜·春哈旺、憲法和國會。事實上,當時許多人都樂于見到一個貪污的政府被推翻,然而很快泰國人民就知道軍方并不愿意恢復原來政制,甚至回歸軍事統治。雖然新政府由商人領導,但民間依然要求重新建立憲法權力,傳媒也普遍支持這種要求。軍方卻并不打算回應,很快就在政府中安插了他們選擇的首相——蘇欽達將軍,又重寫了憲法,令公務員和軍人獲得莫大權力。
1992年5月,泰國人民上街游行,爆發民主運動,抗議軍方統治。這是一個完全和平的游行,然而軍方卻用武力鎮壓,并把他們定性為共產黨員。連續五天,整個曼谷都陷入一片混亂,泰國軍方甚至開槍掃射,不少醫護人員也告傷亡,5月24日首相蘇欽達被迫辭職。混亂高峰過后,首相蘇欽達和示威人士領袖雙雙跪在泰王面前,承諾平息風波,示威始告結束,新的選舉和憲法也得到恢復。
2006年軍事政變
很多學者認為這是泰國軍方淡出泰國政治舞臺之始,但15年后,泰國又發生了另一起推翻他信的軍事政變。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發生于泰國當地時間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國皇家軍隊在總理他信赴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之際發動軍事政變。這是泰國自1991年2月,以當時領袖蘇欽達、順通發動的政變(詳見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以來最大型的軍事政變。
泰國政變軍方于2006年9月19日晚通過當地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宣布,解散看守政府總理他信領導的內閣,由一個名為“泰國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的軍事組織全權接管國家政權、臨時組成政府及一切內部或外部事務。
2014年軍事政變
泰國陸軍司令巴育2014年5月22日宣布發動軍事政變,稱軍方維和指揮中心已從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權力。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17時(北京時間18時),巴育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稱為了避免更多人員傷亡和局勢進一步升級,決定發動政變。
當天下午,看守政府、為泰黨、民主黨、反政府示威者、反獨裁民主聯盟支持者“紅衫軍”、選舉委員會和上議院的代表在陸軍俱樂部參加軍方召集的第二輪會談。當地時間16時20分左右,會談破裂,巴育結束會談并隨后宣布政變。
斐濟
當地時間2006年12月4日下午,斐濟軍隊開始對斐濟警察解除武裝,并無表示是否會發生政變。
2006年12月5日下午,軍隊在其領袖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的領導下,實行政權更替;姆拜尼馬拉馬暫時履行總統職權。而原總理萊塞尼亞·恩加拉塞(又譯卡羅斯)則被解除職務,并被軟禁在他原來的住所,由軍方監管;有目擊者說,士兵曾試圖強行進駐卡羅斯的官邸;在其包圍官邸下,卡羅斯已被孤立。
政變軍方在其姆拜尼馬拉馬的領導下,在2006年12月5日下午于首都蘇瓦舉行記者招待會,正式宣稱已奪取國家政權,首都已受軍方控制。國家暫時由過渡政府、內閣和暫任總統管理。暫到此時為止,并沒有任何暴力傷亡記錄;據某下當地居民和華人稱,蘇瓦市面也大致平靜,并沒有激烈的軍事沖突等等。2006年12月6日,過渡政府總理約拿·塞尼蘭加卡利宣誓就職。
索馬里
1991年1月27日,索馬里聯合大會推翻總統西亞德,但此后各地軍閥割據一方,內戰持續。同年,5月18日,索馬里民族運動割據索馬里北部,同月24日成立索馬里蘭共和國,但不受國際承認。
海地
1991年2月7日,阿里斯蒂德(Aristide)繼任海地總統,結束海地軍人統治。 同年9月30日軍官塞德拉斯(Cedras)發動政變,推翻阿里斯蒂德,海地重新陷入軍事統治之下。
塞拉利昂
1991年3月23日,塞拉利昂革命聯合陣線發動反政府起事,塞拉利昂內戰爆發。
馬里
1991年3月26日,馬里軍人阿馬杜.圖馬尼.杜爾(Amadou Toumani Toure)發動馬里三月政變,推翻總統特拉奧雷,改行多黨制。
尼日爾
中新社北京2010年2月19日電尼亞美消息:尼日爾當地時間18日下午發生軍事政變,該國總統馬馬杜·坦賈(MamadouTandja)被政變軍隊關押,政府也遭解散。政變已經造成十多人死傷。政變發言人19日通過國家電視臺對外宣布,一個名為“重建民主最高委員會”的機構已經暫停實行新憲法,并實施宵禁,陸空邊界都被關閉。政變后,一名軍方高官薩洛·吉博(SalouDjibo)被任命為主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