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衣
蟾蜍衣
蟾蜍衣別名:“蟾殼、蟾蛻”。即蟾蜍自脫下的表皮。一只蟾一年可脫10-40張皮,南北氣候不同,環(huán)境不一而有差異。蟾蜍,在《中草藥大辭典》中就有記載它的許多藥用妙處,包括蟾酥、蟾皮等,不同地區(qū)還以蟾蜍肉作為營養(yǎng)美食。但對蟾蜍殼,只因蟾蜍在脫皮時當即自食而極難采集,因而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在民間千百年來一直作為一味單方應用于臨床,謂治“百病”之傳說。
蟾蜍衣 - 簡介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蟾蜍衣《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y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辟穢濁之功效,廣泛用于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fā)現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癥。
據醫(yī)圣張仲景稱:“蟾皆拾,衣不現,奇也”。幾千年來,人們只知道蟾蜍能蛻衣,但始終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終于發(fā)現,蟾蜍在盛夏暴熱的夜晚,借雷鳴電閃可蛻衣一次,且邊蛻邊吃,蛻完吃盡,極難采獲,故而難于應用于臨床。
近年來,各地先后開展人工養(yǎng)殖蟾蜍取得成功,養(yǎng)蟾取酥,養(yǎng)蟾取衣已變成現實,只要飼養(yǎng)者掌握了蟾蜍的蛻衣規(guī)律,利用特殊的蛻衣工具,可順利地獲得一張純天然蟾衣。為此,人工大規(guī)模采集天然蟾衣資源再也不是神話。
蟾衣是中藥寶庫中一味新興藥物。通過對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藥及注射劑,其臨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蟾蜍衣 - 采集
蟾蜍衣為探究其奧秘,科學工作者從九三年以來一直潛心于對蟾蜍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tài)作了觀察、分析和研究,收集有關資料,走訪民間,拜訪著名老中醫(yī)并辦起了養(yǎng)蟾場。現已發(fā)明了集約規(guī)模高產采集純天然整張蟾蜍殼技術(不用藥物刺激,也不用人去守候的采集法,不影響上下班作息時間)。探索出十一項新技術,一個人業(yè)余可管理二千只蟾蜍脫衣,主要是發(fā)明一個器具設置,不使蟾吃衣,人人可掌握,使野生蟾蜍放在家中輪流脫衣,不需大的成本,不化大的體務。人工捕捉時應選擇個頭大,身體健康的成年癩蛤蟆,以母性癩蛤蟆為主,占比例80—90%,因為母蛤蟆藥理療效佳,公蛤蟆藥用效果差,其皮中含藥素量少。目前取皮以母蛤蟆為最佳,人工捕捉應選擇在每年的五月初期至十月中期進行,蟾蜍衣十月份以后至次四月份為體眠期。 捕捉的蟾蜍即可用水塘自然放養(yǎng),也可用水缸、水池、水溝進行放養(yǎng)。人工放養(yǎng)面積可大可小,一般有20平方米的空間可放養(yǎng)1000多只。人工養(yǎng)殖場的建造:一般用磚、石建造,長度8—10米,寬度3—4米,高度0.6—0.8米左右里邊放上沙子、泥土,用水灌濕,以利蟾蜍的生息、活動,沙和溫土比例1:1,厚度為10—15厘米為宜。池內應保持地面濕度,每天早晚噴二次水。在養(yǎng)缸、池、溝上每晚點燈誘捕害蟲讓其飽食,白天喂食蚯蚓、土元、蠅、咀等。蟾蜍脫去皮后,也可放回大自然,以后隨時捕捉,隨時放生,隨時脫皮,這樣既無不用喂養(yǎng)、建池,又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蟾蜍衣 - 功效
中國民間中醫(yī)醫(yī)藥研究開發(fā)協會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蜍皮
蟾蜍衣(性味)辛、涼、微毒(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瘤。華夏出版社《中華醫(yī)藥全典》載:蟾衣,現代常用治腫瘤。經專利檢索,純天然蟾蜍殼采取法為國內首創(chuàng),在1999年,又經上海交大量子醫(yī)學檢測,特別是對癌癥、肝硬化、糖尿病等治療的藥用有效含量成份均超八千量價以上。海寧市科委1999.14號文件把蟾衣治癌列為課題,由海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歷經一年半時間試完成,2000年8月25日通過市級成果鑒定評審,證明有效。2002年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基礎理論所4次實驗顯示,蟾衣治艾滋病有效。蟾蜍殼,據民間應用調查,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zhèn)靜、利尿等,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免疫功能,促進人體自然平衡。而成為一種難得的珍貴動物藥材,個有十分廣闊的新藥開發(fā)前景。對于用蟾衣治療癌癥、肝硬化、慢性乙肝及肝腹水、白血病、陰疸等藥書上有依據的。海寧市中醫(yī)院正在用蟾衣治肺癌。如有病人需治療,可按書籍上方劑自治,亦可自采自用,受益一生,也可為他人解除疾患而成為名醫(yī)。
蟾蜍衣 - 醫(yī)療作用
據《本草綱目》記載,蟾蜍又叫蟾寶,月魄,是一種能治療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癥的天然妙藥,蟾衣內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能以毒功毒。具有解毒止痛,疏肝理氣,祛濕散腫,特別能抵制癌細胞擴散,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治療各種癌癥、腫瘤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白血病、疔瘡、乳房瘤、骨結核、骨髓炎、小兒疳積、癆熱等數十種疾病有顯著療效。
蟾衣治療惡性腫瘤(癌癥)、急慢性肝炎、帶狀皰疹等方法
一、服用方法:
1.將蟾衣用70-90度50-80毫升溫開水浸泡5-20分鐘后,將蟾衣連水一起服下;
2.將蟾衣剪小后裝入空心膠囊,制成蟾衣膠囊后服用。
二、劑量和療程:
1、各種惡性腫瘤(癌癥) :每天早晚各服用蟾衣2-4張,30天為一療程。休息10天后,可根據病情再進行第二個療程。直至痊愈。
2、急慢性肝炎 每晚服一張,30天為一療程。休息一周后復查肝功能、二對半。根據病情變化,接行第二療程。一般一至二個療程即可痊愈。并能使三陽轉陰。
3、乳腺小葉增生、子宮肌瘤 每晚服一張,連服15天。
4、帶狀皰疹 每晚服一張,連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