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風”問題是哪四風
“四風”問題是哪四風
“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四風” - 解決方法
狠剎形式主義之風
掃除形式主義之風,必須對準焦距,找準定位,抓住要害。在這方面,關鍵是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實處著眼,用實干考量,憑實績說話,真正把功夫用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提高思想政治素養,是根除形式主義的重要基礎。要通過加強黨的宗旨教育和優良作風教育等工作,引導黨員干部端正工作指導思想,增強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觀念,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增強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觀念,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觀念,堅持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統一,弄清楚當官為什么、掌權干什么、工作圖什么。聯系宣傳思想工作的實際,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服務人民群眾,實現重心下移,真正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根本目的。
堅定理想追求,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形成正確的價值追求,是克服形式主義的重要前提。要通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等工作,引導黨員干部志存高遠,增強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觀念,當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做到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增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觀念,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從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增強甘于清貧、無私奉獻的觀念,絕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與民爭利。聯系宣傳思想工作的實際,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維護好和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
堅持貼近實際,樹立正確的實踐觀。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良好作風,是鏟除形式主義的重要途徑。要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增強“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意識,努力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要求;增強“實踐出真知”的意識,努力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意識,努力使各項工作經得起實踐檢驗。
優化評價導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是消除形式主義的重要保證。要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規范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的工作運行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民主監督機制等工作,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實干興邦的信念,增強科學發展的思想,把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作為衡量政績觀正確與否的試金石;增強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思想,把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尊重規律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遵循;增強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的思想,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聯系宣傳思想工作的實際,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肩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責任,讓人民群眾評判我們的工作,建設好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力戒官僚主義之風
官僚主義是權力剛性約束不力的必然表現,反對和克服官僚主義,必須著力完善制度機制。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首先在于建設科學有效的制度之籠,同時提高貫徹落實制度機制的剛性約束。
健全民主監督制約機制。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著力解決權力過于集中、缺乏有效監督以及執行不力等問題,是鏟除官僚主義的治本之策。
嚴格干部評價考核機制。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正確認識和評價干部政績,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考核標準,讓那些勤政為民、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人擔當重任,讓那些喜歡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談、不干實事的人沒有市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隊伍建設的競爭激勵機制,用民主公開、平等擇用、競爭上崗和崗上競爭的方式,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促進干部隊伍結構優化,推動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建立懲治預防長效機制。官僚主義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反對和克服官僚主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和韌勁,堅持在“常”、“長”二字上持續用力。
清除享樂主義之風
堅定理想信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的基本途徑,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增強為國為民的責任意識。關鍵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只有正確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問題,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
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對于立志長期執政、實現共產主義的中國共產黨來說,艱苦奮斗是永遠需要的,一刻也不能丟。丟掉了艱苦奮斗,就必然丟掉人心、丟掉政權、丟掉前途。
杜絕奢靡之風
筑牢思想防線。要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從政道德作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抵御奢靡之風奠定思想基礎。
加強制度規范防范。建立健全有利于厲行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不敢肆意揮霍的制度體系,是杜絕奢靡之風的關鍵。
強化監督檢查。杜絕奢靡之風,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對奢靡之風的監督檢查力度,并將監督檢查情況以適當的方式及時披露和通報。敢于暴露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奢靡之風的盛行,有其社會環境;奢靡問題的解決,需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艱苦奮斗精神,以勤儉為榮,以奢侈為恥,形成奢靡之風“人人喊打”的局面。
領導干部帶頭。奢靡之風表現在基層,根子在領導。奢靡之風的盛行,與部分領導干部喜好奢靡有關;奢靡之風的解決,需要領導干部帶頭拒絕奢靡、崇尚節儉。
“四風”的歷史
形式主義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毛澤東在開創中國革命道路過程中,曾多次受到形式主義的干擾與危害,也是他最先批判了形式主義?!睹珴蓶|軍事文集》中收入了1929年6月14日《給林彪的信》一文。文中批判了“遠方”到來的“形式主義理論”。
官僚主義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覺得“泥塑的神像”比喻太籠統,專門寫了一篇《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列舉了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老爺式的官僚主義,做官混飯吃的官僚主義等等。
劉少奇曾講過,官僚主義是反民主主義的,沒有民主精神就必然產生官僚主義。因為民主精神講究的是平等,官僚主義則是官本位、等級制。沒有平等的精神,沒有民主的作風,官僚主義就容易產生。
1992年,鄧小平視察時談到,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隨后,黨中央下發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文件。
“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影響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2001年十五屆六中全會,《決定》中的這段話,對全黨同志發出重要警示。
2007年,十七大開幕當天,胡錦濤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少數黨員干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
奢靡之風
2002年,胡錦濤去西柏坡學習考察時提到,這些年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中有滋長蔓延之勢……
2007年,胡錦濤在中紀委全體會議上提出,領導干部要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享樂主義
早在1929年,毛澤東針對紅軍隊伍中出現的一些錯誤思想傾向,指出享樂主義是黨內個人主義的表現之一。“他們總是希望隊伍開到大城市去……是為了去享樂。”
2001年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江澤民提出四個堅持,四個反對。其中包括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
2006年,6月30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