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慶啃老族
婚慶啃老族
婚慶啃老族是指一些因無力支付婚慶費用而尋求父母資助的年輕人,是啃老族中的一種。出現婚慶啃老族的原因,除了有結婚費用漲高的社會原因,還有結婚年齡的年輕化以及年輕人對婚禮的思想觀念有所改變,同時也有年輕人在婚禮上互相攀比的心理因素。
婚慶啃老族 - 現象
婚慶啃老族2012年左右,在中國一些城市出現了父母承擔子女結婚開支中絕大部分費用的問題。某專業數據調查公司出具的報告顯示,從結婚的平均費用支出來看,2000年后的花費是20世紀70年代前的46倍,六成左右的人花費在3萬元以上,花費10萬元以上的也占到一成左右。8成以上的新人結婚消費需要靠父母支持,“結婚啃老”成為一種社會普遍現象。 而由于2012年是農歷龍年,扎堆結婚的人多,婚慶費用大幅提高,許多都市年輕人因無力支付高昂的婚禮費用,也不得不在購買婚房之后,再次尋求父母幫助,成為“婚慶啃老族”。
婚慶啃老族 - 原因
漫說銳詞:婚慶啃老族1、酒店漲價嚴重。
2012年5月,北京各大酒店都定了起步價,從兩三千到六千元不等。北京市區五星級酒店婚宴價格最低都在每桌4600元以上,即便是草坪婚宴,也沒有低于4000元的,一場婚宴的費用往往要六位數以上。由于婚宴貴的離譜,年輕人沒有多少積蓄,主要是父母支持。
2、攀比心理作怪。
許多80后的年輕人個性化較強,希望在婚禮上別具一格,朋友圈里有面子。以北京為例,婚禮前期準備及婚宴慶典通常要花費15萬至20萬元。結婚成本除婚宴本身外還有其它費用,如婚房裝修、采購汽車、婚紗照,蜜月旅行等。一般來講,破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大有人在。年輕人無力支付婚禮費用,也不得不選擇“被啃老”。
婚慶啃老族 - 評論
婚慶啃老族北京工商大學心理學教授林永和指出,現在新婚夫婦的婚禮支出大部分都離不開父母支持,甚至部分年輕人還因婚禮的過度消費背上債務,這不利于年輕人創業和老年人的養老。他建議年輕人在結婚時要理性消費,婚禮豪奢程度并不是衡量婚姻幸福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