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室
泰國王室
自1782年起統治泰國的王朝。又稱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的開國君主為昭丕耶卻克里。泰國現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曼谷王朝拉瑪九世,1927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他是曼谷王朝拉瑪五世之孫,拉瑪八世之弟。
泰國王室 - 王室歷史
昭丕耶卻克里原為達信部將,1782年殺達信自立為王,史稱拉瑪一世 (1782——1809在位),即位后遷都曼谷。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擴大國家版圖。1785年后數次擊敗緬甸的進攻,并征服馬來半島的吉打、北大年、丁加奴和吉蘭丹等地。1851年拉瑪四世 (又稱馬古大帝 ,1851——1868在位)繼位,主張效仿歐洲,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實行改革。1855年被迫與英國訂立《鮑林條約》。1856年先后與美法等9國訂立不平等條約 ,使暹羅淪為半殖
泰國王室民地。1868 年拉瑪五世 (即朱拉隆功大帝)繼位,當時他年僅15歲,由王族攝政5年 。執政后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加速了泰國近代化的進程。1893年被迫簽訂《法暹曼谷條約》;1900 年3月與英國訂立《英暹曼谷條約》,泰國成為英法在中南半島競爭中形式上獨立的“緩沖國”。 拉瑪六世 (1910——1925在位) 繼續推行維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創建。1917年建立第一所大學 (朱拉隆功大學),1921 年頒布初級教育條例 ,逐步在全國推行強制小學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暹羅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戰后暹羅與美法英等締約國修訂新約,收回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并獲得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資格。1925年拉瑪七世 (1925——1935在位) 繼位。泰國1932年政變是重大的歷史轉折,這次政變導致君主立憲政體的建立。1938年12月鑾披汶·頌堪出任總理,他獨攬國防、外交和內政大權。1939年改名為泰國。 1946年普密蓬·阿杜德 (拉瑪九世)繼位國王 。國王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并根據憲法,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行使權力。政府每年撥一億銖 (泰幣)供王室開支。
初期
(1782——1851) 曼谷王朝的開國君主為昭丕耶卻克里。他原為達信部將,1782年殺達信自立為王,史稱拉瑪一世(1782——1809在位),1805年制訂兩部法典,立為國法。曼谷王朝初期,泰國邊境得以鞏固并開始重點建設曼谷地區。
中期
(1851——1932) 1851年拉瑪四世(又稱馬古大帝,1851——1868在位)繼位,主張效仿歐洲,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實行改革。1855年被迫與英國訂立鮑林條約。1856年先后與美法等 9國訂立不平等條約,使暹羅淪為半殖民地。1868年拉瑪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繼位,當時他年僅15歲,由王族攝政 5年。執政后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見朱拉隆功改革),加速了泰國近代化的進程。1893年被迫簽訂《法暹曼谷條約》;1909年 3月與英國訂立《英暹曼谷條約》,泰國成為英法在中南半島競爭中形式上獨立的“緩沖國”。 拉瑪六世(1910——1925在位)繼續推行維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創建。1917年建立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1921年頒布初級教育條例,逐步在全國推行強制小學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暹羅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戰后暹羅與美法英等締約國修訂新約,收回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并獲得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資格。1925年拉瑪七世(1925——1935在位)繼位。他曾在法國和英國學習軍事與文學,深受西方影響。1935年3月2日由于政見上的分歧,宣布退位。
現代階段
(1932—— ) 泰國1932年政變是重大的歷史轉折,這次政變導致君主立憲政體的建立,一批受西
泰國王室方教育的非皇室貴族新人參與國家管理,在政變中嶄露頭角的一些軍官逐漸掌握權柄。新的統治集團對內宣傳狹隘的民族意識,推行泰化運動,對外接受法西斯思潮的影響,推行軍人專政和親日外交。在政治上,國王已居于次要地位。拉瑪八世于1941年從瑞士返國加冕,后因槍傷身死。 1946年普密蓬·阿杜德(拉瑪九世)繼位,王子哇棲拉隆功于1972年被封為儲君。詩琳通公主于1972年被封為“瑪哈卻克里公主”。王位由王子世襲。依照1924年王位繼承條例規定和國會的認可,如果沒有王子繼承,國會可同意由公主繼位。 國王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并根據憲法,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行使權力。政府每年撥一億銖(泰幣)供王室開支。
泰國王室 - 國王簡介
普密蓬.阿杜德國王陛下是泰國人民的英明領導者,備受泰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他還特別關心那些生活在比較困難的地區的人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我曾多次從泰國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國王陛下手持文件夾深入農村了解情況,慰問群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王陛下身體力行,在曼谷王宮內創辦了牛奶廠,種植了試驗田;在普吉府吉拉達宮南側倡導并親自捐資設立皇家開發項目,開辟示范林區和水稻試驗田,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為提高泰國農民種植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起了示范作用。我在任職期間還深切地感到,國王陛下極其重視泰國國內的穩定,深知只有局勢穩定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每當國內政局出現某種不安定的因素時,國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發出號召并親自做工作,很快使局勢轉危為安。正是由于國王陛下的英明領導,泰國才能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順利發展,即使遇到某些暫時困難,也能較快地得到解決。
泰國王室 - 國王生平
普密蓬國王的父親瑪希敦王子是拉瑪五世的第69子。普密蓬國王的母親詩納卡琳公主王媽,出生于一個平民家庭,自幼喪父,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曼谷詩里叻醫學院助產科,獲政府獎學金赴美國留學深造,與正在美國攻讀醫學的瑪希敦王子相識,相愛成婚。育有兩子一女。普密蓬兩歲時父親去世,幼年在曼谷小學讀書學習。1932年詩納卡琳王太后攜普密蓬姐弟赴洛桑居住。詩納卡琳王太后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嘔心瀝血地教育三個兒女,希望他們成為體魄強健,遵紀守時,有學識有教養之人。1935年拉瑪七世發表遜位聲明,由侄子阿南塔.瑪希敦繼位為拉瑪八世。1946年6月9日拉瑪八世在王宮不幸遭槍擊身亡,而王弟年僅19歲的普密蓬繼承王兄王位,成為拉瑪九世。而生母詩納卡琳并尊為《公主王媽PRINCESS MOTHER》,由于普密蓬的父親并沒有出任過泰王國的國王。公主王媽也在90年代末年老病逝,全民哀痛。
為了完成學業,普密蓬國王仍回洛桑大學學習,但放棄了過去所學的工程學專業,改學社會學專業。他選修了
泰國王室政治學,社會學和法律學等專業課程,為將來親政后更好地治理國家做準備。除此以外,普密蓬國王選修了語言學,英語,法語,德語和拉丁語等多種外語。在洛桑學習期間,他不僅對木工,音樂,開汽車有濃厚的興趣,還喜歡冬天上山滑雪,并利用假期到附近及意大利,法國等地參觀游覽。
在法國巴黎,年輕的國王結識了泰國駐法國大使的女兒詩麗吉.吉滴亞功。詩麗吉出生于一個王族家庭,年輕漂亮,當時正在法國學習鋼琴。她那靚麗的倩影和優美的琴聲深深吸引了酷愛音樂的拉瑪九世。 1949年7月19日普密蓬與詩麗吉訂婚。1950年2月23日拉瑪九世普密蓬返回曼谷,3月18日舉行了登基大典,4月28日與詩麗吉登記結婚。在金碧輝煌的大王宮舉行了泰國傳統結婚典禮后,拉瑪九世冊封詩麗吉為王后。新婚后一周,在5月5日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儀式。普密蓬國王正式開始親政,管理自己美麗的國家。
普密蓬國王詩麗吉王后婚后育有一位王子和三位公主,即哇集拉隆功王儲,烏汶叻公主,詩琳通公主和朱拉蓬公主。
普密蓬國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67年,是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普密蓬國王熱愛他的祖國和人民。他勤政愛民,關心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經常外出體察民情,恩賜物品,救濟貧窮失學兒童和災民,修筑學校和水庫等。在泰國人民心中,普密蓬不是神的化的君主,而是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國王。作為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1987年5月8日,普密蓬國王被泰國人民尊稱為普密蓬大帝。
2005年5月THAILAND王國當局為他們偉大的囯王舉行60年歡慶大禮。世界各國的王室代表也均有出席。
泰國王室 - 王后簡介
詩麗吉是泰王國歷史上除了SURIYOTHAI王后外最矚目的王后。因為她并沒有如以往的王后只是享樂過日。年輕時的王后樣貌長得明星般亮麗,而且打扮時髦,成了國際的焦點。王后常常主持活動協助囯王和王太后各項事務的操作。之前泰國的王后并不會隨意的伴隨國王外出。而在西方國家留過學的王后仿效西方,努力的主持慈善活動贏取民心。在這方面王后得到泰囯人民的普遍認同和肯定。
泰國王室 - 王儲簡介
哇集拉隆功王儲生于1952年7月28日,現任泰國王家空軍上將,王家禁衛軍第一師禁衛團團長。經常代表國王出席一些重要的國事活動和慶典,協助國王處理日常事務。并代表普密蓬國王兩次訪問中國。王儲喜歡詩歌和足球運動。
泰國王室 - 公主簡介
烏汶叻公主
烏汶叻公主生于1951年4月5日,在泰國接受初級教育和中級教育,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畢業后與美國人彼特.
泰國王室詹遜結婚,并移居美國而放棄公主的身份。婚后育有三個子女。1999年2月烏汶叻公主離開寡情的丈夫,攜子女回到泰國。得到王室的許可恢復了公主身份。
詩琳通公主
詩琳通公主是普密蓬國王的次女,生于1956年4月2日。公主端莊賢淑,平易近人,勤奮好學,多才多藝。詩琳通公主經常跟隨國王和王后到泰國各地巡視,協助普密蓬國王進行慈善活動,代表國王出席重要的國事活動和儀式。1979年12月5日被封為女王儲,封號為“瑪哈卻克里公主”,有權繼承王位。她愛好文學,音樂和繪畫,并兼任泰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受到泰國人民的愛戴。公主曾訪問過德國,日本,馬來西亞,韓國和中國等多個國家。詩琳通公主她多次訪問中國,并著書立說,向泰國人民介紹中國,為增進中泰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中泰友好使者。
泰國王室 - 個人生平
詩琳通公主聰穎好學,年幼時便在國王及王后指導下開始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學,酷愛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她很早就通讀了“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勤學中國語言,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鑒賞中國古代詩詞,擅長中國書畫,能用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公主對中國歷史,
泰國王室文化的熱愛,促使她積極地從事中泰兩國友好事業。1981年,應中國政府的邀請,公主第一次訪華,實現了她的夙愿。回國后,她立即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用泰中兩國文字撰寫成書,取名為“踏訪龍的國土”,為泰國人民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清新而明麗的窗口。此后,公主又多次踏上她所熱愛的“龍的國土”。從中國首都北京到遙遠的邊疆,從繁華喧鬧的都市到偏僻貧困的山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將訪華觀感撰寫成“絲綢之路”一書,并出版了“隨公主踏沙遠行”,“公主東北三省之旅游”等多卷畫冊。1995年詩琳通公主赴云南考察,遍訪西雙版納,更加深切感受到“泰中兄弟一家親”的情誼。公主回國后,應邀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放映云南時拍攝的幻燈片,并用流利的漢語給大使館工作人員解說。公主熱情支持中泰文化藝術交流,積極幫助中國在泰國舉辦各種畫展,書展以及大型文藝演出,多次陪同來訪的中國領導人到各處參觀訪問。對中國領導人訪泰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詩琳通公主在接見一個中國代表團時表示:“我對中國是比較了解的,我會為泰中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繼續努力。”1999年4月,詩琳通公主第9次訪華,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還特地考察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受到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接見。胡錦濤稱贊公主“為著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公主在THAILAND王國人民的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往往還超越王太子的影響力。但公主并沒有因此而對王位有興趣。只是保持服務人民的謙虛態度。
朱拉蓬公主
朱拉蓬公主生于1957年7月4日,是普密蓬國王的小公主。畢業于農業大學,獲化學博士學位。曾舉辦過個人音樂會,也出過音樂專輯。曾與詩琳通公主一起訪問過中國。朱拉蓬公主患有血癌。同時公主負責環保事務和專門研究血癌病的醫務計劃。公主婚後育有2位女兒。
甘拉雅妮塔娜公主
甘拉雅妮塔娜公主是普密蓬國王的姐姐,精通法語,曾在大學教授過法語。自1985年起多次訪問中國。在多年前發現患有腦癌,在2008年1月2日正式被王室宣布病逝。10個月后才擧行囯葬。由于王姐并不愛公開自己的生活點滴,人們也不了解王姐的婚事,但據知王姐有1位女兒。
希里萬納瓦瑞公主
希里萬納瓦瑞,出生于1987年,泰國公主。是泰王室中最小的孩子,泰王普密蓬的孫女,也是哇集拉隆功王儲唯一的女兒。2007年,這位漂亮而高貴的泰國公主就一路殺到巴黎向許多業內前輩“取經”,這迅速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而時尚界的前輩們更是對她照顧有加,法國女裝品牌Pierre Balmain就邀請她出席在巴黎舉辦的時裝秀。不僅如此,天生聰穎的泰國公主還是一名愛好羽毛球的全能型選手,她曾于2005年代表泰國羽毛球國家隊選手參加第23屆東南亞運動會,盡管沒有拿到金牌,但小公主的身影卻從此躍入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