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蟲
耳朵蟲
Earworm(耳朵蟲)這個詞是從德語單詞Ohrwurm直譯過來的,指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復在某人腦子里出現的情況,口語中一般表達為“腦袋里粘著音樂”。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對“耳朵蟲”的感受度是不一樣的,但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在某個時間受到過“耳朵蟲”的侵擾。
介紹
“耳朵蟲”(Earworm)這個詞是從德語單詞Ohrwurm直譯過來的,指歌曲或其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復在某人腦子里出現的情況。“耳朵蟲”并不是蟲,而是一種純粹地來源于大腦的神經活動,一旦被激活,便會引發“認知搔癢”:某些音樂片段能激發腦部的不正常反應,這些不正常的反應就像皮膚上的瘙癢,讓腦子不斷地注意這些音樂,結果只能是越癢越撓、越撓越癢,讓人忍不住回想這縈繞在心頭的旋律。
“耳朵蟲”另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樂想象”,于2007年由神經科專家奧利弗 塞克斯提出。這種現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已被研究證實。如2008年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給11910名芬蘭被試者呈現5首熟悉的歌曲,結果發現,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有33.2%的被試者報告每天都會想起那些音樂片段,32.4%的被試者每周都會想起,累計有91.7%的被試者至少每周會體驗到“不自主的音樂想象”。
由來
“耳朵蟲”到底是因為什么而來的呢?科學家收集了從BBC音樂臺聽眾中收集的數據,通過人們所報告的產生“耳朵蟲”的情況,大致可以看出大部分“耳朵蟲”都是由人們接觸到的聲音、想法觸發來的。例如,70年代的老歌會誘發人們腦海中回想起老牌搖滾樂隊的歌曲;其他的歌曲則可能源于回想到的野營的場景,甚至是工作中的壓力或者無聊。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耳朵蟲”現象和19世紀德國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著名的艾賓浩斯曲線的創始人)提出的不自主記憶提取現象有關。在我們的大腦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據信息之間的相關性而存儲的。有一些提取的線索一旦出現就,會自動觸發相關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風”伴奏的各種視頻,下次看到有節奏的舞蹈,就會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來了。
此外,產生“耳朵蟲”的旋律也都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都存在一個反復出現的節奏。這種周期性的節律讓旋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就好像沒有盡頭一樣。辛辛那提大學的市場學教授詹姆斯·凱拉瑞斯(James Kellaris)就統計了一個 “耳朵蟲”排行榜,其中高居排行榜前列的歌曲包括James Blunt的《You’re beautiful》,電影《碟中諜》的主題曲。這些歌曲大多具有強烈的節奏,而且音樂的主題周而復始地持續出現。在畢曼的研究中也有著類似的結果,他發現耳朵蟲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樂中的一小段,其中33%是經常“周而復始”的副歌部分,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只有28%的情況重復的是整首歌曲。簡單,鮮明的節奏,讓“耳朵蟲”一旦出現就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耳朵蟲”并非出現在耳朵里,而是一種純粹的來源于大腦的神經活動。達特茅斯學院的心理學家發現,當“耳朵蟲”出現時,大腦的反應和聽到音樂時的反應類似,都引發了大腦聽覺皮層的活動。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只是通過想象,負責聽覺信息處理的聽覺皮層也會活躍起來。這種“聽覺想象”活動生動地重現了我們聽到旋律時的大腦反應。
“耳朵蟲”和強迫癥或精神疾病里出現的“幻聽”也有所不同。雖然有些強迫癥患者腦海中也會持續地出現的音樂旋律,但帶給人的感受是非常痛苦,難以擺脫的。但耳朵蟲通常是無害的,只是短暫地出現,并不會給人帶來長時間的折磨。而精神疾病中的“幻聽”往往是真的能“聽”到聲音,而“耳朵蟲”只是在腦海中想起的旋律而已。
原來“耳朵蟲”并不是真的蟲,只是大腦接收到信息后情不自禁的一種反應。而且看來所有人都難免和它邂逅,并且一時半會也擺脫不掉。在畢曼的調查中,46.67%的人會選擇聽或唱其他的歌來趕走耳朵蟲,25.71%的人會用讀書,聊天等方法轉移注意,另外18.1%的人則選擇任由它而去。效果最好的恰恰是最后一種,這正順應了心理學上的自我控制的逆效應。越想趕走的想法就越難以擺脫,反其道而行之,卻能起到消除的效果。所以下次遇到耳朵蟲的時候,就不妨就讓它在腦海里飛一會,享受一下那美妙的節奏吧!
研究
英國雷丁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利普 畢曼經統計發現,大部分“耳朵蟲”只會持續30分鐘左右的時間。而越是覺得音樂重要的人,越難以擺脫“耳朵蟲”的糾纏。而且,“耳朵蟲”的困擾程度和時間無關:你越注意到它,它給人心理帶來的厭煩越嚴重。達特茅斯大學另一組心理學家則發現,不同的人出現“耳朵蟲”的概率也不盡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 “耳朵蟲”的騷擾,音樂家也比普通人更常聽到耳邊徘徊的旋律。有趣的是,“耳朵蟲”中間還存在強勢者,這種被稱作“消除旋律”的曲調,一旦在腦海出現便勢不可擋地蓋過其他旋律。“耳朵蟲”也是可以傳遞的,分享腦海中的旋律有時候也會讓其他人產生類似的感覺。
但“耳朵蟲”也不是那么恐怖的家伙,它是人類正常的身心反應。所以,對于那些竭力抵抗“洗腦”的朋友們,不妨放棄抵抗,好好享受音樂帶給你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