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潭[麗江]
黑龍潭[麗江]
黑龍潭[麗江] - 基本資料
黑龍潭[云南]云南玉泉公園黑龍潭
景區級別:未知
地址:麗江古城北面象山腳下
所屬地區:云南 麗江市
黑龍潭[麗江] - 簡介
黑龍潭[云南]麗江黑龍潭[1] 又名玉泉公園,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稱。同時,它還以“四絕”聞名遐邇。所謂“四絕”,即唐梅、宋柏、明茶、明墓。
麗江黑龍潭公園俗稱龍王廟。位于城北象山腳下,從古城四方街沿玉河溯流而上,約行一公里有一處晶瑩清澈的泉潭,即為黑龍潭。潭水從石縫間涌涌噴出,依山斛清泉匯成四萬平方米潭面。四周山表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優美的古建筑點綴其間。其流光溢彩,常引人駐足留連。
黑龍潭內隨勢錯落的古建筑有龍神祠、得月樓、鎖翠橋、玉皇閣和后來遷建于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國寺解脫林門樓、五鳳樓,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樓及清代聽鸝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筑。
黑龍潭[麗江] - 歷史
黑龍潭[云南]黑龍潭位于昆明市北郊龍泉山五老峰腳下。《漢書·地理志》記載,益州郡滇池縣西北有黑水祠。清代云貴總督阮元考證云:“滇池縣有黑水祠,蓋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間為故址,龍神廟乃下遷者”。也就是說漢代的黑水祠就是現在的黑龍潭道觀,它是云南第一處名勝古跡。因為傳說云南龍王黑龍的龍宮就在此,這里的潭水又終年不會枯竭,故后稱“黑龍潭”。
唐宋以來,昆明地區的老百姓就到黑龍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國公沐氏在此大興土木,將龍神祠改名為黑龍宮,整個龍泉觀初具規模。此后,明清兩代,云南督撫多次對龍泉觀進行修葺,規制不斷完善。民國年間,這里稱龍泉公園。
清代滿族詩人碩慶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云。”短短的十四個字就準確地概括了黑龍潭的主要景觀及自然景色。
黑龍潭[麗江] - 主要景點
黑龍潭[云南]如今的黑龍潭建筑分為上下兩個道觀。下觀“黑龍宮”,相傳建于1454年,是一進兩院式建筑。外院置有一香爐,其正反兩面都刻有八卦圖,兩個側面是北斗七星圖,這些都是道教用來驅魔避邪的。在里院天井的水池中有一條形態逼真的戲水黑龍雕塑。傳說它就是云南掌管著興云播雨的都龍王。龍神廟中還可以看到盤繞在中柱上的黑、黃二龍,以及正壇上供奉的龍王和雷神母電、雨師風伯等一些掌管雨水的神靈。
2003年底,黑龍潭公園恢復刊刻了當年林則徐的一副對聯掛于黑龍宮楹柱上,聯語與龍神廟的供奉和氛圍頗為貼切,為黑龍潭公園增添了文史內涵:龍友為靈,流播德澤;泉神化氣,雨潤春山。
黑龍宮前面,就是“兩樹梅花一潭水”中的那一潭水。前后兩池池水相通,中間以石橋為界。左邊是渾水潭,它的面積有26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
右邊是清水潭,有600平方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1米,蓄水量4400立方米。它就是黑龍潭。兩池水相連,而水色迥異,涇渭分明,就像是道家陰陽各半的“太極圖”。這主要是因為清水潭的水深,泉水由潭底涌出,所以水色清澈;而渾水潭水淺,加之雨后有泥水順山坡流入池內,故池水渾濁。站在橋上,可以發現一個奇景:“兩池相交魚不往,一橋橫斷水色殊。”
離橋不遠,是四絕之一的“明墓”。它是南明忠義之士薛爾望及全家的合葬墓。薛爾望是明末清初時的昆明一書生。據《明史》記載,順治辛丑(南明永歷十五年,公元1661年),吳三桂率領清兵追擊南明永歷帝,永歷帝從昆明敗走緬甸。薛爾望看到南明大勢已去,嘆息曰:“不能背城戰,君臣同死社稷,故欲走蠻邦以茍活,重可羞耶!”“吾不惜以七尺軀為天下明大義。”就攜妻兒媳孫侍女投潭殉節,后人稱之為忠義之士,為其立墓紀念。墓旁原有一紀念亭,名“起云閣”。閣中曾掛清康熙年間云南按察使許宏勛撰寫的一副楹聯:“寒潭千載潔,玉骨一堆香。”清末,云南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也曾撰聯一副,贊揚其品質:“扶一代綱常,秀才真以天下任;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現在,袁聯懸于黑龍宮中,已是后人所書。薛爾望家原住昆明小東門外薛家巷(現桃園小學所在地)。這里曾有袁嘉谷題的“明忠義薛爾望故里”碑,此碑現存于黑龍潭碑館之中。
黑龍潭[云南]渾水潭北邊山腳下有一石牌坊。坊額正面刻著“龍吟虎嘯”四字,背面刻有“水天一色”四字。坊前有兩個石獅,坊后有兩個石象。佛教里有“青獅獻瑞,白象呈祥”的說法。所以說,僅從這一石坊和“明墓”,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許多寺廟建筑都具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特點。
石坊后面是上觀“龍泉觀”。山門為“紫極玄都”牌坊。按道教的說法, “紫極玄都”的意思也就是紫微北極大帝和眾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進山門,便見“漢黑水祠”四個大字,據說是清朝云貴總督阮元書寫的。往后是祖師殿,院中的八卦銅鼎鑄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有篆書28宿名,鼎高1.58米,重2.5噸。說云南是有色金屬王國,于此可見一斑。
祖師殿前的石階中央,鑲嵌著一巨大石板,上面雕刻著兩條戲耍夜明珠的黑色云龍。據說龍所戲耍的夜明珠是由中國古代的軒轅鏡演變而來的,是中華的象征。“龍戲珠”就表示神龍在保衛華夏大地。
殿門前兩邊的墻壁上有兩幅畫。東邊的是青龍吐水,西邊的是白虎望月。青龍、白虎是道教四方之神“四象”中的兩象(另外兩象為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在一些道觀的山內,常把他們塑為兩尊威武的神將,他們的職責是守衛道觀的山門,就好比佛寺山門前的哼哈二將一樣。
著名的黑龍潭“三異木”就在祖師殿前。枝干橫曲的唐梅,相傳為唐南詔時道安和尚手植,為一臥一立兩株。所以碩慶才寫下了“兩樹梅花一潭水”。可惜它們都已相繼枯死了,現在的這株是原唐梅一株的四分之一的枝干。這株梅樹屬于紅梅,別看它已老態龍鐘,每逢春節前夕數它開花最早,粉紅色的重瓣花朵,清香襲人。
阮元曾寫過兩首贊唐梅的詩:
千歲梅花千尺潭,春風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鳳龜茲笛,影伴天龍石佛龕。
玉斧曾遭圖外劃,驪珠常向水中探。
只嗟李杜無題句,不與逋仙季迪談。
鐵石心腸宋開府,玉冰魂魄古梅花。
邊功自壞鮮于手,仙樹遂歸南詔家。
今日太平多雨露,當年萬里隔煙霞。
老龍如見三滄海,試與香林較歲華。
黑龍潭[云南]這兩首詩鐫刻在本觀碑館之中的石碑上。作者以唐梅歷經的歲月滄桑,回顧云南歷史,充滿了對祖國邊疆神奇土地的熱愛之情。
現在,黑龍潭公園在后山上廣植梅樹,有紅、白、綠梅等近90個品種6000余株,構成一道新的風景,命名為“龍泉探梅”,是昆明新的十六景之一。黑龍潭梅園占地427畝,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梅園之一。
唐梅近旁便是宋柏,高28米,直插云表,枝葉茂密,古根盤結,是觀中現存最雄偉挺拔的古木,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袁嘉谷曾賦《宋柏行》詩云:“風霜飽閱八百載,柏身老矣色不改。問柏何緣老不改,中堅持有性根在。”此詩既贊美宋柏飽經風霜仍生機盎然,又表達了作者高遠的志向,抒情哲理融為一體,具有深刻的涵意。
明代種植的茶花樹亦在院內。冬末初春,其它茶花尚含苞待放,它已花紅似火,艷如桃花。品種名為早桃紅。“云南山茶甲天下”。確實,滇中花木,山茶首屈一指,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又是昆明市的市花。明代詩人擔當曾寫這樣一首贊美山茶的詩:“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美麗的山茶冒霜雪而吐艷,寄濃情于清冷,燦如朝霞富有生氣,是其他樹木不能與之媲美的。
唐梅、宋柏、明茶并稱為“黑水祠中三異木”。1961年郭沫若游黑龍潭時曾題詩詠贊:“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云嘯傲中。驚醒唐梅睜眼倦,襯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筆立天為紙,婉轉橫陳地吐紅。黑水祠中三異木,千年萬代頌東風。”此詩現鐫刻碑上立于觀中“明茶”花壇前。
真人殿中陳列著明代以來關于黑龍潭的碑刻二十來方,所以此殿又稱“碑亭”或“碑館”。其中一碑鐫刻李君像。唐梅、宋柏的碑刻上,可以欣賞到當年唐梅的鐵骨龍姿和宋柏鐵干凌霄之態。詠梅詩碑其內容正是前面介紹過的阮元的兩首詠梅的七律詩。此外,還有歷代興修黑龍潭的碑記等大量珍貴的碑碣。詩詞、書法、繪畫、刻工薈萃一亭,不僅是寶貴的文物,也是藝術珍品。最引人注目的碑是道符碑,又稱凸字碑。其實這是一塊凹刻碑。碑文為“萬物茲生”四個大字。其意思概括了道教關于萬物之生于道的創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塊碑的刻工精細,受光后,明暗變幻,使人常發生視感的錯覺,把實際的陰刻凹字體錯認為是陽刻凸出來的。因此人們一般稱它為凸字碑。這塊碑是根據明朝著名道士劉淵然寫下的符箓刻成的。劉淵然(1351年~1432年),明代道士,江西贛縣人,是道教長春派的祖師。他原是全真龍門派的傳人,熟悉符箓和煉丹術。曾得朱元璋和朱棣的寵識封賜,統領天下道教。后忤權貴,被謫來滇。到昆明后,居黑龍潭傳道,創建長春派。由于道教符箓各派統稱正一道,所以說劉淵然是全真教和正一教的雙修道士。他在昆明期間,對發展昆明道教影響極大。
龍泉觀北面山巔有一座塔,令人矚目。名“定風塔”,高13米七層八角密檐實心,為塊石壘砌,始建年代無考,清咸豐二年(1852年)重修過。塔身鐫刻對聯數副,其一云:太極南旋雙鏡月,定風北峙一壺天。龍泉山又名太極山。上聯寫太極山南面清、渾兩潭水宛若兩面映月之鏡;下聯則說此塔似將北來的寒風定住的一把盛天風之壺。
黑龍潭[麗江] - 愛國主義基地
黑龍潭[云南]黑龍潭除了梅園之外,還有桂花園、杜鵑谷、紅楓林,以及竹園、松園、秋園和苗圃等園地。坐落于黑龍潭東面的半山坡蒼松翠柏之中的是烈士陵園,安葬著王德三、吳澄、馬登云三烈士,以及王復生、張舫和劉平楷等烈士。墓園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戰爭期間,內地及沿海不少單位遷到昆明。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與云南省教育廳合辦“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并選定黑龍潭龍泉公園全部宮觀房舍和園地作為所址,昆明市還委聘研究所研究員蔡希陶為龍泉公園的經理。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即新中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不久,國立北平研究院的物理及化學研究所也遷到龍泉公園,這個物理所即后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所長為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
今天,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陳列室中,還懸掛著一幅抗戰時期龍泉公園黑龍宮的老照片。照片上黑龍宮門柱上掛著“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的條型牌子。當時西南聯大青年教師吳征鎰經常帶聯大生物系學生來此參觀實習。吳征鎰1958年從北京回到昆明擔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成為中科院資深院士。[2]
黑龍潭[麗江] - 美食
玉泉公園位于麗江古城流水的源頭,你要吃到麗江的美味,在你游了玉泉公園以后就到麗江古城美食一條街就好了那理有你想都沒有想到過的美食。
黑龍潭[麗江] - 住宿
麗江市玉龍花園大酒店有限公司 地址: 麗江市古城區大研鎮古城新義街積善巷62號
黑龍潭[麗江] - 交通
交通:由玉河順流而上約20分鐘或由新大街過紅太陽廣場到達約15分鐘。
黑龍潭[麗江] - 購物 特產:
雞豆涼粉 麗江糍粑、天麻、蟲草、麗江人參、“三滴水”風味席等。
黑龍潭[麗江] - 小貼士
黑龍潭[云南]玉泉公園(黑龍潭)最佳旅游季節:
因為黑龍潭最早被作為龍王廟,所以每年三月當地人都會在這里舉行龍王廟會。
玉泉公園(黑龍潭)門票價格:黑龍潭:60元
玉泉公園(黑龍潭)節慶活動:每年三月當地人都會在這里舉行龍王廟會。
玉泉公園(黑龍潭)最佳旅游時間:因為黑龍潭最早被作為龍王廟,所以每年三月當地人都會在這里舉行龍王廟會。
黑龍潭[麗江] - 旅游指南
景區分類:人文景觀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門票價格:10元,梅展期間價格略微上浮。
最佳時間:昆明黑龍潭最佳旅游時間:冬季,黑龍潭內有罕見的大型梅園,稱為龍泉探梅。園內的唐梅相傳由南詔移植過來,同安寧漕溪寺的元梅被認為是云南最珍貴的古梅。在黑龍潭內,潭以中間的石橋為界一分為二,一清一濁,清濁之水互不相融,據說連魚兒都互不過界,頗為神奇。
交通指南:在昆明市內,可乘9路公交車直達公園。在火車北站也有開往公園的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