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是廈門舊“小八景”之一,也是廈門新二十景中的一景。它是由四塊天然巨石組成,兩塊相疊,一端貼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開口笑”的樣子,又因其地處太平巖地界,故得此名。石門右側巨石上鐫刻“石笑”二字,蒼勁有力,書法上佳。進得石門,摹然回首,石門額上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聯句,是絕妙的迎賓詞。走過“石笑”門,順著石級往前走,石級盡處就是太平巖寺。太平古剎建于明朝,后在“文革”中幾乎夷為平地,1978年進行重建、修復,保留了寺廟布局上少有的“棋盤回向”格局,有正殿、偏殿、殿前二層閣樓稱為“贍宮”。太平石笑還可以做飲食,此菜用斜貼切,烹制細膩,質地鮮嫩滑爽。
太平石笑 - 簡介
太平石笑太平巖前,有四塊巨石,兩塊相疊,一端貼合,一端張開,由另二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因地處太平巖,故稱“太平石笑”。石門右側巨石上鐫刻“石笑”二字,蒼勁有力,書法上佳。字旁有清雍正辛亥詠“石笑”的一首詩:“忽見石開口,不聞石有聲。夜因吞月色,朝為吐云情。飲露千年飽,餐風一味清。太平真好景,長笑息征兵。”進得石門,抬眼就見榕樹下巨石上“極樂天”三字。驀然回首,石門額上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聯句,是絕紗的迎賓詞。“極樂天”四周,幽溪修竹,榕蔭密匝,蔭下石級蹬道直達太平巖寺。太平巖寺有正殿、偏殿,奉祀觀音。正殿前為二層敞開式閣樓叫“蟾宮”。殿左為“海云洞”,洞上有一六角亭,亭邊石壁刻有“鄭延平郡王讀書處”。
太平石笑 - 概況
太平石笑位于獅山主峰。這里磷石四起,洞穴隱伏,懸崖夾道,更有流水潺潺。近年,依原有寺宇式樣重建,遠勝舊觀。寺左為“太平石笑”名勝所在,但見四塊巨石相疊,上面二石一端粘合,一端敞開,狀如笑口,惟妙惟肖。寺內有放生池、海云洞等小景。從中巖上行,有一條寬敞的石板路通到太平巖,路旁題刻甚多,如黃仲訓的“眼中滄海”,此啟示我們站在巖頂,可以望到大海,飽覽山海之勝。還有徐友銘題刻的“海上云根”。古人認為云是從石頭底下冒出來的,石頭是云的根。其實云是水蒸氣凝結的,它區別于霧,霧乃貼近地面,云乃浮于空中。由此前進,走到山門,便是石笑名勝。石笑乃由兩巖斜倚在另一個大巖上,這兩巖中間是裂開的,像是一石開口大笑,并刻“石笑”二字。 聯曰:"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做主樂天成。路旁巨石有臺灣新竹人鄭云鵬一首詩:“石不能言笑口開,讀書深處有莓苔。草雞莫問當年事,鯤海騎鯨去不回”。這里是說此處是鄭成功讀書的地方,生有一種細小果實的植物(筆者擬為草莓),“草雞”指鄭成功,“鯤海”大海,指為臺灣海峽。鄭成功去臺灣半年,因病而逝死,沒能再回大陸。(“石笑”是廈門小八景之一) 。
太平石笑 - 氣候 因地處太平巖,故名“太平石笑”。跨過石門就是太平巖寺。太平巖寺為“棋盤迥向”格局,有正殿和偏殿,殿前的閣樓曰“蟾宮”,當年到此遠眺員當港景色,現為“茶人之家”,掩映在濃蔭密匝之中,游人到此品茍賞景,消暑度假,十分清涼。 所以夏季是最適宜的旅游季節!
太平石笑 - 歷史
太平石笑廈門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抗清斗爭和收復臺灣的根據地,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英雄遺跡。走進美麗的萬石山風景區,從萬石巖前逶迤的石階拾級而上,可通太平巖。太平巖始建于唐,林壑優美,風光秀麗。最奇的是,巖前有四塊巨石,其中兩塊相疊,一端貼合,一端張開,由另二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的景觀。因地處太平巖地界,故稱“太平石笑”,是廈門新二十景之一。萬石山風景區內有一處“鎖云”石,是當年鄭成功刺殺鄭聯的地方。鄭成功刺殺在廈門橫征暴斂的鄭聯,順利地取得廈門島,不但解除了廈門人民的痛苦,且為抗清斗爭和收復臺灣做了準備。太平巖殿左有“海云洞”,洞上有一六角亭,亭邊石壁刻有“鄭延平郡王讀書處”。當年,這里濃蔭蔽日,清幽雅靜,鄭成功曾住在太平巖,常到海云洞讀書。所以,“太平石笑”周圍有諸多摩崖石刻,大多與鄭成功有關,而最富歷史性和故事性的要數鄭鵬云的“游太平巖經先世延平郡王讀書處”一詩。這首詩刻在“石笑”旁的一處石壁上:“石不能言笑開口,讀書深處有莓臺。草雞莫問當年事,鯤海騎鯨去不回。“題款”游太平巖經先世延平郡王讀書處”,落款“臺陽鄭鵬云”。臺陽即指臺灣新竹。鄭鵬云,原籍福建永春縣,其父任臺灣淡水廳訓導,全家移居新竹。鄭鵬云與丘逢甲、許南英、汪春源等同時受學于臺灣海東書院,在臺灣文壇上均負一時盛名,1895年,日本占據臺灣,鄭鵬云有不少目擊滄桑、抱疴之痛的詩作。1901年,鄭鵬云內渡,曾上疏清延,提出興利除弊等建議,但未被采納。鄭鵬云生活在風雨飄搖的晚清,郁郁不得志。他在游太平巖鄭成功讀書處時十分感慨,寫下這首“懷祖詩”。前二句容易理解,后二句則用了兩個典故,分別是鄭芝龍與鄭成功的故事。
太平石笑 - 飲食 “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主料:
“石斑魚”一條(750克)
輔料:
熟鴿蛋10個,蝦膠150克,薺菜心200克,蔥絲、紅辣椒絲各少許。
調料:
濕淀粉、精鹽、味精、紹酒、花生油各少許,上湯150克。
制法:
1.將石斑魚宰凈,剁下頭尾待用。取魚身凈肉切成蝴蝶片10片,用蝦膠涂好每片夾入去殼鴿蛋一個,裝好與魚頭(頂開嘴)、尾一并上龍屜蒸10分鐘取出。
2.蒸好的釀蛋魚片擺兩排于盤中,分別用蔥絲、紅辣椒絲點綴;前后擺入笑嘴魚頭及魚尾;薺菜心氽水后,下鍋油炒成熟,調好味取出,擺進兩片魚片中間。最后,上湯下鍋燒沸,調好味,用濕淀粉勾成琉璃芡,淋于魚片上即成。
太平石笑 - 相關信息
太平巖寺位于廈門市植物園,具有200余年歷史,廈門市惟一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佛寺——— 太平巖寺,昨日舉行大雄寶殿開光及圓通殿奠基儀式牞此舉標志太平巖寺一期工程三大殿大雄寶殿、地藏殿、法堂等正式落成。
據悉,太平巖寺所在有多處文物古跡,“極樂天”等多處石刻、碑記、放生池均為清代古跡。“鄭成功讀書處”則為市級文保。寺中還有廈門二十景之一“太平石笑”。
太平巖寺戒毓法師告訴記者,此次開光及大殿落成儀式之后,太平巖寺規劃中的二期也將正式開工。二期建筑包括圓通殿、鐘鼓樓、山門等,預計3年后完工。戒毓表示,因太平巖寺位置特殊,可遠眺廈門城區、未來鐘鼓樓,如果可能,還可再造 “太平鐘聲”一景。
太平石笑 - 旅游小貼士
廈門春秋兩季最適合旅行,冬季也比較溫暖。廈門陽光充沛,一年四季花木繁盛。廈門總體氣溫比較溫和,年平均溫度20.9℃,最低4℃。這里夏季較為炎熱,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