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公山
仙公山
仙公山,又名“雙髻山”、“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qū)馬甲鎮(zhèn),距泉州中心市區(qū)約25公里。南北朝時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朝圣、游覽觀光、休閑娛樂、修學度假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泉州十八景,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旅游資源
仙公山旅游資源豐富,以特有的“是真仙靈”和“殊勝境界”馳名天下,具有獨特的“祈夢文化”,是泉州地區(qū)一處風光獨特的旅游勝地。這里終年氣候宜人,春夏兩季,海風襲來云霧繚繞,盤恒山巔,匯成一片云海;秋冬季節(jié),天高云淡,潭映山影,構(gòu)成一幅山水相映的景色。
仙公山風景名勝區(qū)由雙髻宗教文化景區(qū)、仰恩湖文化休閑區(qū)、馬甲民俗文化景區(qū)、馬甲亞熱帶動植物觀賞園、荷潭湖游樂度假區(qū)等五個景區(qū)組成。有豐山洞、白水巖、朝天閣、仙靈橋、仙井、仙足跡、仙棋盤、仙茶樹、仙排閣、貴婦雙髻、荷譚印月、仙公蓬萊等勝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山上建有盤山公路、空中纜車,及其它相關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娛樂設施。
山門
仙公山山勢險峻,只有西、北各一個石門可以出入。北門稱“小隘門”;西門是正門,即“仙門”。1998年,景區(qū)重新規(guī)劃,“仙門”下移于舊土地廟下,另建牌坊式山門,稱“九仙天門”,舊址右側(cè)壘筑“仙洞”。
豐山洞
又稱“雙髻寺”,俗名“仙公寺”,奉祀何氏九仙,是仙公信仰者朝拜的圣地。豐山洞始建于南朝齊時期。時人在仙公山上“絕頂云霄”的古巖外,建造巖宇,修道煉丹,濟世救民,稱“豐山洞”,俗稱“雙髻寺”,中間幾經(jīng)興廢。寺宇坐東朝西,深11.5米,寬12.8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面積146平方米,木、磚、石混凝合結(jié)構(gòu),重檐歇山頂建筑形式。
白水巖
始建于五代時期,幾經(jīng)修復的白水巖,是一座佛教巖宇,主祀釋迦、藥師、彌陀三世尊佛像,供奉觀音、彌勒和文殊、普賢菩薩,雙邊塑十八羅漢,住寺千年。1993年擴建成深13.4米、寬14.5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側(cè)廂房,殿前帶暗廊,木構(gòu)單檐歇山頂建筑形式的佛祖廳堂,面積194平方米。
朝天閣
與白水巖同代建造的朝天閣,是儒教的巖宇,為舊時讀書人朝圣之地。“朝天閣”又稱“朝天觀”,因年代久遠,幾經(jīng)興廢。1996年10月10日改建成二層樓閣式重檐琉璃頂建筑,閣深13.4米,寬為15.6米,占地面積209.0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18.08平方米。一層內(nèi)供奉五文昌夫子和何氏九仙之母舅范侯公,為舊時讀書朝圣之地。二層為仙公山文物陳列室,陳列著仙公山有關文物和照片等資料。
出米巖
在豐山洞后巖石下層間向西面,有一塊大巖石,名曰:“出米巖”。傳說,早年這石間有一個小洞,每天能從洞里自動流出米來,而且流出的米,會根據(jù)當天寺中僧人和香客的人數(shù),自動流出適量的米糧以傴膳食。后來,寺中有一貪心的和尚,想多得米糧以飽私囊,便用鋼釬打鑿米孔,結(jié)果鋼釬象澆鑄一樣被石頭鉗注拔不出來,出來孔也被封住了。僧人早已烏有,鋼釬至今猶在,出米巖就象一個大寫的感嘆號,啟迪游人深思。清朝嘉慶年間白水巖住持普憲禪師為此曾賦詩一首,并鐫刻于“出米巖”上方:“巖涯米石昔曾然,疑是靈山別一天,五代竟傳從此出,于今空鎖等何年。”
仙足跡
在豐山跡小隘門內(nèi),一塊2米見方的巖石上,有兩只腳印,一左一右,長35厘米,寬14厘米,腳趾五指明顯齊全,稱“仙腳跡”。相傳為神仙降臨踩踏時留下的腳印。
仙棋盤
“仙棋盤”是仙公山又一獨特的游樂處。一方鐫刻在巖上的仙棋盤,與現(xiàn)代通用的棋盤并無差異,傳說何氏九仙閑時常在此弈棋娛樂。
仙茶樹
白水巖頂?shù)那蛶r絕壁中,有一株天生茶樹,高1米左右,靠天地雨露滋潤成長,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傳說采茶葉一片,沖泡熱水數(shù)碗,飲之可提神祛病,名之曰“仙茶”。由于采摘困難,游客只能在樹下覓拾落葉。此一株仙茶,數(shù)百年來被視為山中珍寶。
畬族小寨
山頂小髻峰巔,有一畬族小寨,寨中有指揮臺、屯兵洞、練兵場。傳說這是當?shù)禺屪逑热怂⒌囊粋€軍事防御工事。寨中怪石林立,突兀嶙峋,獨成景觀,置身其間,山風陣陣,云海滔滔。
觀日臺
山上還有一處“會當陵絕頂,一攬眾山小”的地方——觀日臺。“觀日臺”為清朝太常寺卿陳大所題,臺面二米見方。清晨,屹立立臺上,遠眺東方,可見一輪紅日躍海噴礴而出,冉冉升起,海天同輝。清人萬際昌有詩云:“攀蘿尋鳥道,侵曉上峰巔,霞氣涵滄海,波光接遠天。山空孤日落,云凈一星懸,曾說和馭,相催日復年。”抒發(fā)的就是在這里觀日出的感懷。
藏杉井
在寺北小隘門外約50米的山坡巖石間,中有一口井叫“藏杉井”。深10米,直徑1.65米。系舊時山中僧道人漿洗衣物及取水之井。傳說南宋高宗年代,廟宇破損重修,山下缺乏杉木,而從山下搬運巨大木材上山是極其艱辛的。僧人深感憂慮。然而他們熱心修寺的舉動感動了何氏九仙,九仙便施展法術把杉木貯藏在這口井中,要用時逐根從井中撈出,使廟宇順利修葺完成。是井1985年重修一新。
煉心亭
在登山的“仙路”途中左側(cè),亭為六角形,雙亭緊鄰連接,俗稱“連心亭”。亭蓋為黃色琉璜瓦,是游客登山路上小歇及眺望山景的路亭。
通仙天橋
游客乘坐空中纜車到達“入云閣”下站后至豐山仙洞的必經(jīng)之路。
天橋全長44.5米,寬2.6米,建于1995年10月。全橋建于峭漄巖壁上,由六支鋼筋混凝土仿樹木圓柱支撐橋面,最高點8.75米,橋面多折成曲形,雙邊鐵扶加固。
碑記楹聯(lián)
碑記詩文,匾額楹聯(lián),也是仙公山的一大景觀,這鐫刻在大隘門峭壁上的“佛國”大字,是宋代龍圖閣學士、泉州知州王十朋的墨跡。明代大書法家、歷官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游覽仙公山時,曾撰著名碑記《禪雞冢碑》。
荷潭水庫
山下的荷潭水庫,是一個風景秀麗的人工湖,每當麗日映照,波光粼粼,山嵐縹緲,浮嶼時隱時現(xiàn),倒影若即若離。
仰恩大學
山腳為我國第一所民辦本科大學——仰恩大學。仰恩大學于1987年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及其家庭設立的仰恩基金會創(chuàng)建,經(jīng)國家教委批準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辦學。為著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從1994年7月起,仰恩大學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點,由仰恩基金會獨立辦學,是全國第一所具有頒發(fā)國家本科學歷證書和授予學士學位資格的私立大學。校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環(huán)境幽雅。學校占地面積2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52萬 平方米,體育場館面積14余萬平方米。學校所有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均可進行多媒體教學;建有先進的網(wǎng)絡中心、計算機中心、多媒體語言教室、多媒體階梯教室、多媒體計算機教室,以及各類專業(yè)實驗室和大型模擬實習基地;學校還建有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大型圖書館和豐富學生課外活動能容納萬人的文體中心,以及大量的各種運動場地。學校的體育運動、文化娛樂、食宿、醫(yī)療設施等先進齊備,條件環(huán)境優(yōu)越。學校管理嚴格,重教育人,是學習求知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仰恩大學堅持教育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試點,仰恩大學深受中央領導、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重視,同時還受到國外大學的關注。仰恩大學實行英漢雙語教學,各專業(yè)除嚴格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的各類課程進行教學外,特別加強英語、計算機的教學。學校聘請有50多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專家、教授在校執(zhí)教。學校四年一貫開設英語課程。學校提供各種學習條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全國高校英語專業(yè)四、八級統(tǒng)考。從三年級開始,學校各專業(yè)設立“專業(yè)英語課”。各專業(yè)的部分主干課程采用國外大學使用的原版英文教材,由外國專家教授用英語講授,并把英語、計算機和專業(yè)課三者結(jié)合進行教學。
馬甲亞熱帶動植物觀賞園
泉州馬甲動植物觀賞園位于馬甲鎮(zhèn)新奄村,主要經(jīng)營鱷魚馴養(yǎng)、繁殖、表演,亞熱帶植物種植、觀賞。種類繁多,趣味非凡。
人文歷史
仙公山宗教、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佛、道、儒“三教”并存。據(jù)《泉州府志》記載:“在四十六都,距郡城北五十余里。水旱祈禱,歲則大豐,亦稱豐山。”山上有豐山仙洞,稱雙髻寺,洞中祀奉何氏九位仙公。漫游仙公山,可見山上遍布歷代的摩崖石刻、碑記詩文、匾額楹聯(lián)、寺觀廟宇、民間傳說,其錯落有致,紛呈異彩。它們與泉州古城的開元寺、靈山圣墓、清凈寺、關帝廟、禮拜堂等遙相呼應,相映成趣。仙公山的人文景觀,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泉州之所以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輝煌史實。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摩崖上石刻題句:“齊朝誰住古巖阿,絕頂云霄手可摩”。一代高僧弘一法師,也曾留跡此山,“是真仙靈,為佛門作為大護法,殊勝境界,集眾僧建新道場”。1997年,在泉州市的風景名勝評比中,仙公山被評為“首屆泉州市十佳風景區(qū)”。
相關傳說
“半天子”游山
清朝順治年間,下南安石井村,有位英雄名謂鄭成功。在他未出仕之前往仙公山腳。
但仙公事前已知首鄭成功要來仙公山,于是托夢給山中和尚說:“明天有一位白衣 秀才前來問簽,你們趕快把山下坪鋪打掃清潔,備辦清茶好好迎接貴客。同時要對他說:‘半天子匆匆來吵神仙。不必勞駕到寺,回去好好練武習文。’”當和尚向鄭成功轉(zhuǎn)達仙公的話時,鄭成功非常感激。坐下休息片刻,觀看四周,崇山峻嶺,古樹參天,高聳入云,草木蒼郁,風光迷人,來往香客男女老幼絡繹不絕,熱鬧非常,實在是人間仙境。鄭成功返家后,更加用功練武,熟讀兵書。后來舉兵反清,收復臺灣,打敗荷蘭侵略者 ,與清王朝分庭抗禮。后人在仙公山麓,修建了一座石亭,名曰“洗心亭”,永作紀念。
神仙專管凡間事
明朝年間,江西有一個舉子,慕何氏九仙之靈驗,特地到仙公山求夢問前程。他在豐山洞里一連住了九天九夜,卻一夢無成。第十天清晨,他心離寺而歸,當即向寺僧借來文房四寶,氣忿地在洞壁上題了一首詩。詩曰:“千里路途來求夢,九宵無夢是無緣。神仙不管凡間事,回去江西中狀元。”
題完詩擲筆而去,匆促間忘了帶走雨傘。當舉子返身回洞府時,突然發(fā)現(xiàn)他題的詩中有兩字被更改了:“無緣”改為“有緣”,“不管”改為“專管”,而且墨汁未干。舉子見狀,急忙跪下,祈求神仙開恩庇佑。后來,這個舉子返回江西后,上京赴考果然中了狀元。為了酬謝神仙,他捐獻了巨資,從江西鋪了一條石板路直達仙公山,這條路就叫江西路。
仙公無戲言
某地有個秀才,勤奮讀書,學識廣博。久聞眾多赴試學子,都到泉州仙公寺祈夢,問卜仕途前程甚為靈驗。于是,在赴試那年的一天,他也慕名前往仙公寺。一路上不辭辛勞,翻山趕嶺,歷盡艱難。當他來到雙髻山時,不禁被優(yōu)美秀麗的景色所吸引,頓覺心曠神怡,如臨蓬萊。他放眼眺望,見山巒疊翠,曲經(jīng)通幽,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清泉如練,亭閣似畫,不禁贊嘆:“確是仙境勝地也。”
因他是從未到過仙公山,而今慕名而來的遠方有學之士,寺僧便十分客氣地接待他,并帶引他寺中點香燃燭,祈求仙夢。秀才聽了寺僧教導之后,便側(cè)臥于案下運夢。朦朧中見一真人在他左手掌上寫個“才”字,而后又在其右手掌上寫個“無”字。
碑亭“有仙則靈”醒來之后,他按字釋義,認為仙公戲謔他“才無”,也即“無才”。看來赴試是無望了,難免郁郁不樂。但又覺得自己多年勤奮苦讀,博覽群書,四書五經(jīng)篇篇精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他的學識可列同窗學友之冠,今日得仙公“才無”之夢,心中無不有些不悅,甚至對仙公所賜之夢有所懷疑,也有所不服。于是,回家后更加倍刻苦攻讀。
考期到,他帶著書卷赴試。一路上曉行夜讀,毫不松懈。結(jié)果考試之后,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不久,升官調(diào)職,任至巡撫。此時,他方才領悟出雙髻山仙公所賜之夢,“才無”兩字合二為一,不正是“撫”字嗎?這是隱示他可官居巡撫之職。而用“才無”或“無才”,是有意激勵他必須繼續(xù)努力勤奮,不可恃才自傲。學無止境,百盡竿頭,更進一步。此時,他才深深敬佩雙髻山仙公之靈驗,自疚當時誤解仙夢之意,不禁有所自責地說:“仙公無戲言也!”
真神仙也
仙公山豐山洞內(nèi)懸掛著一塊清朝大學士李光地所書“真神仙也”的匾額。相傳1658年(清朝順治十五年)歲次戊戌,李光地時年18歲,在赴省城應試前與學友一齊到仙公山運夢,以求測功名前途。當晚與諸友睡于仙公案桌下,朦朧中夢見一仙人來到他身邊對他說:“你要去應考是‘功名無心想,富貴兩不成’”,隨即不見。李光地少有抱負,決不相信“運夢”而放棄自己的理想,于是堅持上省應考。不料是年中舉(按:李光地實際中舉時間是1666年,即康熙五年)。經(jīng)過刻苦努力,1670年(康熙九年)高中進士,后來當了文淵閣大學士,擔任首輔閣臣,傳說他曾“七日權君”,代天子聽政。
有一年,李光地回鄉(xiāng)休假,寓居泉州。一日舊友重逢,談及仙公山“運夢”一事,認為如果當時信其夢,必誤人子弟眾人附和。大家決定第二天一齊上山搗毀仙公山廟。此時,忽聽門子來報,稱仙公山李道人求見。李光地初時不見,道人通過門子告知,他是仙公山上何氏九仙派來的。門子再次通報,眾人稱奇,齊勸李光地接見。接見后,道人言:“相公以前運夢的‘功名無心想’,‘想’字去掉‘心’字,說明你的功名是無‘心’的‘想’就是‘相’,可以當?shù)较鄧6?lsquo;富貴兩不成’,指你參加省考是戊戌年,戊戌兩字均不象‘成’字,說明你富貴從戊戌年開始,這是仙人激發(fā)你奮發(fā)上進,勉勵你刻苦學習的激將法。”道人接著又說:“若非這樣,恐怕你難求得今日功名。”眾人異口同聲稱贊“仙公真神仙也”。第二天,李光地帶領諸學友上山酬謝。李道人早已在“仙排格”等候。李光地于是捐獻了許多銀兩修建仙公寺廟而且當場題了“真神仙也”匾額。李光地卒于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其年歲次戊戌。至此則全應了仙公“富貴兩不成”的隱喻,即榮華富貴從戊戌年開始,至戊戌年結(jié)束。
旅游交通
公交車
泉州市區(qū)乘坐43路、11路到馬甲中隊站下車,可見仙公山大山門。
到泉州客運中心站乘坐羅馬專線至仙公山下車即可。
自駕車
開車至琯頭前行19公里即可達到。
景區(qū)門票
景區(qū)門票:成人票票價為15元,兒童優(yōu)惠票票價為8元;
乘坐纜車通票:成人票為45元(雙程、包含15元景區(qū)門票),兒童票1.3米一下優(yōu)惠價為15元,1.3米以上優(yōu)惠票價為35元。
門票優(yōu)惠:憑學生證、老人證、軍人證等有效證件景區(qū)門票優(yōu)惠價為8元,纜車優(yōu)惠票為35元。
仙山美食
景區(qū)山頂設有齋堂,提供各類具有仙公山特色的素食供游客品嘗。
景區(qū)住宿
仙公山向來以九仙文化聞名于世,祈夢是仙公山特色。景區(qū)三大殿之一的豐山仙洞提供獨具特色的祈夢睡榻供游客祈夢,是體驗仙山祈夢文化的絕佳選擇。除此之外,景區(qū)山腳有鳳棲酒店與湖景酒店等酒店提供住宿,價格為100-2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