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金球獎
世界杯金球獎
世界杯金球獎(Adidas Golden Ball),是頒發(fā)給歷屆世界杯決賽階段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球員的獎項。國際足聯(lián)首先公布一個10人候選名單,然后由媒體代表投票選出前三名。分別授予金球、銀球和銅球獎。由于該獎項是由阿迪達斯公司出資贊助,因此冠以Adidas的名稱。
基本簡介
金球獎的評選始于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由媒體進行投票,選出當屆大賽中表現(xiàn)最出色的球員。1982年,意大利前鋒羅西成為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人,同時他還是那屆大賽金靴獎的獲得者。1986年,球王馬拉多納率領(lǐng)阿根廷隊奪冠,個人捧得了金球,他的得票率也是歷屆金球獎中最高的。2002年,德國的卡恩擊敗羅納爾多,捧得了該屆大賽的金球獎,他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守門員。
這個獎項通常被認為是足球各國權(quán)衡外交的產(chǎn)物,幾乎每屆金球獎的三名得主都來自不同的三個國家。例如2002年世界杯,奧利弗·卡恩戰(zhàn)勝羅納爾多奪得最佳球員稱號,就引起了很多爭議。而第三名是首位入選的亞洲人,東道主的球員洪明甫,其同樣充滿爭議性。而2006年世界杯表現(xiàn)優(yōu)秀但決賽被紅牌罰下的法國球星齊內(nèi)丁·齊達內(nèi)壓倒世界冠軍意大利籍后衛(wèi)法比奧·卡納瓦羅贏得金球獎,也一度受到非議。
另外這個獎項在1998年以前一直是決賽前就選出,但當時世界杯決賽表現(xiàn)出色的齊達內(nèi)就沒能入選,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出現(xiàn),從2002年開始,這個獎項在決賽完之后再選出。
評選規(guī)則
根據(jù)《法國足球》制定的規(guī)則,每個評委可以列出5個名字,被列入的球員按照排名先后順序分別獲得5~1分。累計各位球員所得分數(shù),得分最高者即獲得當年的“金球獎”。
評選對象
1956年誕生,1994年以前評選對象局限為歐洲球員,1995年之后擴大為在歐洲效力的球員,2007年擴大為全球所有球員。
歷史歷程
第一次頒獎是在1956年舉行的,首位獲獎的球員是效力黑池的史丹利修斯獲得,獲獎時已經(jīng)年屆41歲。原本規(guī)定擁有歐洲國籍的球員才有資格入選,但從1995年開始,選舉放寬為入選球員需效力歐洲足協(xié)成員國所屬的足球俱樂部,效力AC米蘭的利比里亞球員喬治·維阿成為改制后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非歐洲球員。由2007年開始,評選范圍已完全脫離歐洲的局限,全球所有職業(yè)足球運動員均有資格入選,評委也擴大到全球范圍的足球?qū)I(yè)記者,與國際足聯(lián)評選的世界足球先生并稱世界足壇最具影響力的個人獎項。
從2007年開始,評選由世界各國的專業(yè)足球記者組成的評審團負責(zé),2008年的評選共有來自不同國家的96名評委。每名評審員順次序按一至五分需要寫上5名球員的姓名,由1995年開始球員名單中必須是《法國足球》所提出50人名單。獎項主要遵循球員的個人及集體的表現(xiàn)、球員素質(zhì)、職業(yè)生涯、人品及威望。最后總得分最高者則獲得獎項,如有同分者,則會再進行一輪投票。2007年開始進行選舉改制,只要歐洲之外凡曾經(jīng)參加過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圈的國家都有投票權(quán)。
截止2012年為止,最多次奪得該獎項有四位球員,分別是荷蘭球員約翰·克魯伊夫(1971年、1973年、1974年)和馬爾科·范·巴斯滕(1988年、1989年、1992年)及法國球員米歇爾·普拉蒂尼(1983年、1984年、1985年)和阿根廷球員里奧梅西,而普拉蒂尼和梅西更是連續(xù)三年奪得歐洲足球先生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