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杯德國破84年魔咒
歐洲稱雄南美大陸
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部結束。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結束的冠亞軍決賽中,德國隊在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擊敗阿根廷隊,勇奪大力神杯。本屆世界杯中,勒夫的球隊在最后兩場比賽里連勝南美兩強巴西、阿根廷,在勇奪大力神杯的同時還打破了一個魔咒:此前,只要是在美洲大陸上舉辦的世界杯,最終奪冠的都是南美球隊,而今天,日耳曼戰車代表歐洲改寫了這一屈辱歷史。
在本屆杯賽之前的19屆世界杯中,東道主總共6次奪得冠軍,烏拉圭(1930)、意大利(1934)、英格蘭(1966)、聯邦德國(1974)、阿根廷(1978)以及法國(1998)先后在家門口舉辦的世界杯中最終登頂。值得關注的是,在歷史上曾經奪得過世界杯冠軍的8支球隊中,僅有兩隊未曾在主場奪冠,這兩隊分別為五冠得主巴西隊,以及2010年南非世界杯冠軍得主西班牙隊。這樣看來,巴西隊在本屆杯賽中無法奪冠,也只是這一魔咒的一個延續而已。
現代足球運動一直是歐美人的天下,前19屆世界杯中,冠軍球隊都來自于歐洲和南美,這一事實足以證明,這兩個地區在世界第一運動中的崇高影響力。值得關注的是,在前19屆世界杯中,凡是在美洲大陸舉辦的賽事,最終的冠軍得主都來自于南美;如果將地域范圍進一步放大我們發現,在歐洲之外舉辦的世界杯中,歐洲球隊此前僅有一次奪冠的經歷: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西班牙最終登頂。除斗牛士之外,無論是德國、意大利還是英格蘭、法國,之前都只是落下了一個“窩里橫”的名聲。
而同樣是這項統計,美洲球隊在前19屆世界杯中的表現則迥異于歐洲諸強。除去烏拉圭隊兩次登頂都在南美洲不談,馬拉多納率領的阿根廷曾經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中奪冠。雖然墨西哥依然屬于廣義范圍內的美洲,然而從地緣政治到氣候環境,墨西哥所處的中北美與阿根廷所處的南美相對高緯度地區均有不小差異,因此潘帕斯雄鷹能夠在中北美的天空中振翅高飛,實屬難能可貴。
比阿根廷更猛的是巴西,前文已述,作為世界杯5冠得主、雷米特杯的擁有者,巴西隊從未在家門口站上世界之巔。除了1962年智利世界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1994年美國世界杯算得上是在“美洲主場作戰”以外,桑巴軍團還在1958年(瑞典)、2002年(韓日)兩次在本大洲之外登頂,僅憑這一點,巴西隊就有足夠的資本笑傲國際足壇。
一支球隊在世界杯賽場上的成敗,與主辦國的氣候、環境、人文地理等客觀因素高度相關。歐洲球員幾乎全部在本大洲效力,一出遠門兒自然是水土不服,在1970年、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以及1994年的美國世界杯中,中北美6、7月間炎熱的氣候讓來自于歐羅巴的大個子們全部趴窩,這便是歐洲球隊適應能力較差的真實寫照。而反觀巴西,1958年的桑巴軍團擁有絕對的奪冠實力;而2002年時,斯科拉里麾下的絕大多數球員都來自于歐洲聯賽,相對復雜的職業經歷,讓他們擁有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這是巴西笑傲遠東、終成5冠霸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回本屆世界杯,德國人之所以能夠稱雄美洲大陸,與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密不可分。首先,早在2012年底,以領隊比埃爾霍夫為首的一個德國小型代表團便前往巴西考察,他們否決了東道主提供的所有備選方案,執意將世界杯賽期間的大本營選定在巴伊亞州的塞古洛港。德國足協將駐地選在塞古洛港,可謂煞費苦心:這座海濱小城環境秀美、溫度宜人,同時它距離世界杯各個比賽城市距離比較平均,每場比賽的前一天,德國隊包機前往比賽地,賽后第一時間包機返回大本營,這樣一眾德國國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復體能,并且能夠將競技狀態迅速調整到最佳。
其次,為了讓本國球員更好的在塞古羅港訓練和休整,德國足協甚至斥巨資在當地自行修建了訓練基地,該基地占地1.5萬平方米,由14棟獨棟別墅、65個房間組成,全體球員、教練員、工作人員以及后勤保障人員全部入駐其中。每天早上,從睡夢中醒來的德國國腳,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浩瀚的大西洋,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備戰世界杯,日耳曼戰車想不取得好成績都難!
所有歷史、魔咒都是用來被打破的,德國隊奪得本屆世界杯冠軍的這一結果,再次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2018年世界杯在歐洲國家俄羅斯舉行,不知道南美球隊能否“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4年之后的歐洲大陸上稱雄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