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情人節
綠色情人節
綠色情人節(Green Day)為每年的8月14日,其發源于東歐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旨在倡導綠色、環保和樂活精神。隨著全球綠色浪潮的日益蔓延,綠色情人節在中國,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們的鐘愛和認可。綠色情人節是一種環保的理念,是旨在倡導綠色、環保和樂活精神。
簡介
“綠色情人節”(Green Day,8月14日)似乎對中國人來說還很陌生。這個發源于東歐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的傳統情人節,旨在倡導綠色、環保和樂活精神。隨著全球綠色浪潮的日益蔓延,綠色情人節也越來越為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們鐘愛和認可。
環保理念
綠色情人節不僅是鮮花,情人節的很多禮品如巧克力、玩具等,經過塑料、紙張、藤木、金屬等包裝后,價格也都猛漲。
不過,這些所謂能夠制造美感和浪漫的包裝背后,其浪費實在讓人痛心。有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筆賬,每消耗2000張包裝紙,需砍伐1棵樹。滬上一個情人節大約能售出近5萬束鮮花。若以每11朵鮮花為1束、共需20張包裝紙估算,5萬束鮮花需消耗100萬張包裝紙,這需砍伐500棵樹,這500棵樹幾乎可打造一小片森林。
不少年輕人已開始注意到這個浪費現象。在香港,按照該團體的環保觀念,送花文化不符合環保原則,因為花農大規模地種植單一的鮮花,會使用大量殺蟲劑、肥料,污染土壤及水源;香港大部分鮮花由荷蘭、新西蘭等空運進口,然而航機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如由荷蘭單程直航到香港就排放了1.35噸,是港人每年平均排放量的25%。此外,鮮花擺放幾天就會凋謝,但本港缺乏處理有機廢料的機制,殘花往往連同包裝物料送往堆填區“埋葬”,無法轉化為有機肥料。既然如此,在不妨害愛意表達的前提下,情侶們為什么不可以考慮使用簡約包裝、改送親手制作的實用禮物或者有機盆栽呢?如果男士們能以用最少的環境成本逗女士開心,何樂而不為?
情人節送鮮花,其實與購物使用塑料袋一樣,都是生活中一種可與不可的習慣或細節而已。但就是這樣的習慣和細節,才體現和考驗出我們的環保觀念。塑料袋因方便而泛濫,因泛濫而成為“白色污染”的過程,與其說是經濟利益作祟,倒不如說是環保觀念的潰退。
是否送鮮花,雖然只是“小惡”與“小善”,但為了環保,何不過個“綠色情人節”!
行為
用電子賀卡代替紙制賀卡
自制巧克力代替包裝巧克力
自己下廚代替外出吃情人節豪華大餐
用盆栽代替大束玫瑰花
用家里閑置的材料自制禮物
送一大籃新鮮水果,且不需包裝或者少用包裝
如果買花,盡量不用或者少用包裝紙
節日禮物
綠色鮮花
在不妨害愛意表達的前提下,買包裝簡單的花束;或者不買花束,買盆栽的玫瑰,這樣可以讓植物繼續生長;如果確實收到了花束,那么別忘記情人節過后把它們制成堆肥。
綠色賀卡
傳統的情人節那天大部分人都會送賀卡。情人卡在節日過后大多會出現在垃圾桶里,既占用我們已經不多的垃圾填埋場的空間,制造它們時又浪費了大量資源,所以,用電子賀卡代替傳統的紙質賀卡有助于減少浪費。
零浪費禮品
人們可以用獨特而環保的方式向自己愛的人表達情感,“在過情人節的時候不必讓地球付出代價。”
如今,為什么不送你的愛人一份既浪漫又環保的禮物呢,別再用層層精美包裝的禮物了,送給他們不同的體驗,比如說突然帶他們去遠足,或者陪他們去電影院,戲院。
綠色大餐
如果你想給你的愛人做一頓浪漫大餐,那么麻煩你為減少食物浪費做點貢獻。你可以事先計算好飯量,避免做得太多吃不掉。另外,記得日后將削下來的蔬菜根或皮制成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