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
薇甘菊
一種綠色藤蔓植物,覆蓋在西湖公園灌木叢中的一簇紅葉子上,猶如一把綠色的傘,煞是好看。福州的喬女士正準備拍下這紅綠相映的美景,突然過來幾個工人,三下五除二就把這“綠傘”給扯掉了。
昨天,她氣憤地把美景被破壞的照片發在朋友圈里,想吐槽一下,沒想到,一名植物愛好者告訴她說這植物是一種有害雜草,要盡快清除。
而據專家介紹,這種植物叫薇甘菊,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能編織“天羅地網”,蠶食其他植物,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市民逛西湖公園發現薇甘菊
喬女士發現薇甘菊,是在前日早上逛西湖的時候。在西湖公園步云橋頭,暫停營業的游樂場門口左手側的綠化帶上,“我當時以為是專門綠化用的植物,還準備拍照,突然過來幾個工人,把它拔掉了。”
“它是蔓狀的,根莖細長細長的,纏繞覆蓋在一叢紅色植物的頂部,葉子很綠很肥,很好看。”經喬女士指引,東南快報記者在西湖公園發現了這種植物,雖然經過了前日工人的清理,但是還是可以看到薇甘菊在地上四處發散的根莖。
昨天中午,一位在西湖公園做工的綠化工人表示,他們只是公園請來清除雜草的,并不知道拔掉的是什么草。為此,記者咨詢了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陳教授,他表示,這就是薇甘菊,一種很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
可能是移植苗木時混進西湖
作為一個外來物種,薇甘菊是怎么進入西湖的呢?陳教授表示,外來物種侵入有很多種方式,有些作為欣賞植物被引進,最后失去了控制,有的是種子擴散。而西湖的薇甘菊很有可能是苗木移栽的時候,把薇甘菊的種子帶過來了。
“它長得特別快,攀援纏繞于喬灌木的植物,能把其他植物覆蓋住得不到陽光,讓對方‘窒息’而死。嚴重破壞入侵地生態平衡。”陳教授說,“福建的濕熱氣候非常適合它的生長。”
此外,研究發現,這種植物一天最多可以生長一米,其種子也很容易傳播。
昨天下午,東南快報記者致電西湖公園管理處,對方表示將以暫停營業的游樂場為中心進行全島檢查。
拔了扔掉恐引起更大蔓延
昨天下午,東南快報記者在西湖公園多處查看,發現除了暫停營業的游樂場周邊的綠化帶之外,其他地方尚未發現薇甘菊的蹤影。并且游樂場周邊的薇甘菊也已經被綠化工人當做普通雜草拔掉了。路邊的垃圾桶里裝滿了當天被拔掉的薇甘菊,一位綠化工人說,這些草將跟其他垃圾一起要被運到垃圾場去。
對此,陳教授則表示擔心,他說,這種處理方式有可能引起更大的蔓延。“把它倒在垃圾場,如果長出來會覆蓋整個垃圾場。”
對付薇甘菊,要采取人工清理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治理措施。治理后,薇甘菊根、莖要完全爛掉,葉要完全枯萎,林木上無薇甘菊攀援,林地內無薇甘菊覆蓋才算安全。“人工清除后,連根拔除,植株曬干后,燒掉處理,或者深埋。”陳教授說。
薇甘菊
薇甘菊也稱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
薇甘菊有“一分鐘一英里”的外號,一旦定居下來,其覆蓋度可達70%以上,甚至100%覆蓋。所到之處,通過覆蓋、攀援,很快就能形成單優群落,危害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農作物、果樹、林木的死亡,不僅造成農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造成森林群落的逆向演替,使森林退化成灌草叢、樹種顯著減少、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