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租車
p2p租車
p2p租車,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之下,風行的P2P模式正快速席卷汽車租賃行業——從去年底開始,僅短短半年時間,國內先后出現PP租車、友友租車、寶駕租車等多個私家車直租平臺。這一極具潛力的新鮮事物也受到風投的高度關注,近日國內首家也是亞洲最大的一家直租平臺PP租車宣布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剛剛上線的寶駕租車也宣稱獲得500萬美元天使融資。
不過,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對欲嘗鮮“吃螃蟹”的私家車主們來說,政策合法性以及安全性顧慮始終揮之不去。PP租車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合法及安全性“已完全不是問題”。但培育市場需要一個過程,加上直租平臺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和服務問題,PP租車們想要超越傳統汽車租賃企業仍需時日。
私家車出租月入兩三千
移動互聯網大潮之下,國內汽車租賃行業正在被重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私家車P2P(Peer to Peer,簡稱P2P)直租悄然興起。
最早覓得這一商機的是PP租車,2012年12月12日PP租車首先在海外的新加坡正式上線。在模式被證明可行之后,2013年10月10日PP租車在國內正式上線,首站選址北京。
作為一個比較典型的P2P共享式平臺,PP租車的模式是鼓勵私家車主通過第三方平臺將閑置的私家車資源線上出租——這相比傳統租車行業在模式上是一種嘗試和顛覆。
在PP租車的平臺上,車輛閑置的私家車主將信息發布在平臺上,租車人和車主協商租車時間、費用,交易支付依靠手機移動端在線完成。這與今年早些時候頗為流行的打車軟件有幾分相似,只不過在這里交易的雙方變成了私家車主和租車人。通過這一平臺租車人可以以比普通租車公司低30%的價格租到車;而對于車主,閑置的車輛帶來了收入,“每月可為車主帶來2000元至3000元的收益”。
風投圍獵私家車直租市場
獨特的理念和商業模式吸引來了嗅覺靈敏的風投。6月6日,PP租車宣布獲得1000萬美元的A輪天使融資,其中領投的正是紅杉資本這家曾在多個知名項目賺得盤滿缽滿的天使投資人,除紅杉資本領投之外,另一家知名風投清流資本進行了跟投。此外,美團網創始人王興、去哪兒CEO莊辰超和明勢資本黃明明等也都是PP租車的天使投資人。黃明明認為P2P租車未來會成為租車的主流模式之一,“這里存在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用戶和車主的需求會逐漸釋放”。
PP租車之后,最近又有兩家公司跟隨進入這一領域,一者是還未見產品上線即高調宣布獲得500萬美元天使融資的寶駕租車,另一者即是原阿里員工創業做的“友友租車”。風投的加入顯然對直租平臺的快速跑馬圈地至關重要,PP租車在6月6日當天宣布同步進入上海、廣州、深圳市場,同時要在未來兩年內在國內數百個一、二、三線市場全面鋪開。寶駕租車、友友租車平臺雖然簽約私家車尚不多,但平臺建設也基本成型。
私車出租是否合法?
不過,羊城晚報記者采訪的多位私家車主均表示“暫時不想嘗鮮”。總體來看,他們的顧慮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是否存在政策風險,二是車輛的安全性及事故處理如何做到保證車主利益。此外,也有的車主擔心車輛租給他人使用不當、保養不佳等問題。
對此,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浩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作為新鮮事物目前這一行業應該還沒有相關監管規定,但從民法上來講,法無明令禁止的就應當被視作許可。“我認為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私家車主以及租車人都與租車平臺簽約,平臺就涉及到租賃運營,需要有相關的資質。”劉華浩表示。
羊城晚報記者從北京工商局網站查詢到,PP租車的運營公司名為愛車匯(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中涵蓋了“汽車租賃(不含九座以上客車)”一項。而對于是否有單獨的特許資質,PP租車方面表示確有汽車租賃服務資質,但記者暫時無法從相關機構查詢到。
車主擔心車輛安全問題
而私家車主對安全性的擔憂主要在于車輛本身安全以及事故責任處理上。從過往案例來看,即便是統一管理的傳統汽車租賃公司也屢屢發生車輛遺失、盜搶以及惡意欺詐的事件,比如租車人惡意抵押租車公司車輛償還賭債的事件就在很多地區頻繁上演。
PP租車公司有關負責人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首先平臺會采用嚴格的租客審核標準,確保身份的真實有效性,并且建立完善的租客與車主之間的互評機制。為了保障車輛安全,PP租車將在私家車上安裝“智能機”,用于記錄車輛的行駛里程、行駛狀況等數據,根據情況做報警處理。
此外,PP租車和中國人保、華安保險等設立了80萬元和150萬元的P2P租車保險。“一般車輛的商業險保額最多只有二三十萬,我們提供高達100萬的PP租車責任保險,作為交強險的超賠保險,可以優先于機動車輛損失保險及車輛三者商業保險進行賠償。”上述人士稱。而如果車輛使用過程中產生罰分和罰金將由租客承擔,不影響車主的正常使用,租車平臺將會監督租客完成相關工作。
觀察
不過,要挑戰傳統汽車租賃,快速擴張之下的管理和服務能否同步跟上是PP租車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羊城晚報記者下載PP租車移動端軟件體驗發現,目前軟件無法設定車主可以接單的時間段,由于起初私家車主往往選擇當面交車,但不可能做到無條件24小時配合租客交車,這樣很容易導致交易失敗。此外,軟件也無法設定最短起租天數等內容,需要車主和租車人二次溝通,增加交易成本。
在新浪微博等公眾平臺也有不少已經“嘗鮮”的車主或租客反映問題。如認證為“漢子杰”的網友稱:“PP租車什么時候可以專業一些?16號19點到17號19點定了一個雪鐵龍世嘉,選擇了按公里付費,昨天訂單結束,發短信告訴我,租費125元,油費144元從賬戶扣除,可我賬戶根本為零,今天又給我發短信結算已更新,全部從押金扣除。”而認證為“黃貓sips”的網友留言稱:“@PP租車你們在搞笑嗎?我租了一周的車,今天還車,訂單完成,你告訴我收入為0元?是我中文不好沒看懂?”
除了管理和服務,因為目前平臺處于推廣期,租車收入PP租車全部返還給車主,但跑馬圈地結束之后,平臺預計將從車主出租收入里提成20%作為經營收入。但是,由于車主在平臺建議下本已按照傳統租車市場價70%的價格出租,平臺再度提成20%之后給到車主的收入將只有傳統租車市場價的56%,這會否打擊車主出租積極性也是很大的考驗。
顯然,P2P模式要挑戰傳統汽車租賃仍需時日。即便渠道全面鋪開之后,更有可能的情況也是兩種模式并存,而不會完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