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發電
口水發電
口水發電,對于兒童每天的生活來說,流口水和尿褲子這兩件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哪怕長大以后,清晨醒來發現枕頭被口水打濕也是常有的事兒。這些口水因其源源不絕、儲量巨大,一直不受人們重視,可實際上,被浪費的口水也是一種珍貴的能源。據外國網站“fastcoexist.com”4月10日報道,未來的某天,口水將可以為小型設備提供電能,并且相比風和水流等大型可再生能源,口水這種最普通的資源更易于收集和掌控。
據悉,2014年3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大學(KAUST)的聯合研究團隊展示了用口水中發電的可能性。這種以微生物為燃料的燃料電池需要用到導電性極強的石墨烯,可以將唾液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大約1微瓦的電力,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僅約為2-3美元(人民幣不到20元)。雖然和太陽能發電板相比,口水發電產生的這1微瓦電力聽上去很不起眼,但是它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密集發電。事實上,1微瓦的電能足夠支持戰場上或者缺水缺電的鄉村運行例如診斷化驗分析儀的電器。研究人員說,如果這種分析儀是用硅材料制作的,那制作成本僅需50美分。
“如果要讓這種設備真正有用,不能僅僅依賴類似醋酸鹽的這些物質,它們雖是一直被使用的傳統原料,但卻對環境有害。而太陽能電池中經常會用到醋酸溶液。”KAUST的默罕默德穆斯塔法 侯賽因(Mohammad MustafaHussain)教授說,“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隨處可見的東西能夠為人類所用呢?用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或是戰場上。正是這樣的思考激勵我們進行研究,制造出這種燃料電池。”
目前,侯賽因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擴充這種燃料電池的電量。如果最初版本的燃料電池是一臺小轎,那么他們現在研究的電池就是強悍的路虎。最新款的電池中,三個燃料電池互相連結,大大增加了電能密度,需要的只是更多口水而已。他說,口水燃料電池已經可以驅動糖尿病測試機、孕檢指示器等一系列小型設備。
但口水并不是材料研究科學家們唯一瞄準的對象。據說,侯賽因博士同時也在研究如何利用茶葉發電,并與幾家希臘酸奶公司商談如何利用制造酸奶所生產的廢水。
新能源簡介
新能源( NE) 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2012年6月14日,黑龍江省頒布條例稱探測出來的資源屬國有。8月20日,國家氣象局表示支持風能太陽能歸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