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事件
事件簡介
王金平事件,也成為王金平關說案,于2013年9月于臺灣爆發的政治事件。9月6日,臺檢方特偵組對外揭露,臺當局”法務部門“前負責人曾勇夫在任內涉嫌接受王金平的“關說”指示檢察官對臺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所涉案件的判決不再提出上訴,讓柯無罪脫身。其后,曾勇夫辭職,丑聞焦點指向王金平。8日,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召開記者會,措辭嚴厲地批評王涉嫌關說“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11日表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王金平當日被撤銷黨籍。
事件經過
2013年9月6日。臺特偵組召開記者會,指臺當局“法務部長”曾勇夫、“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涉嫌接受“立法院長”王金平、“立法委員”柯建銘關說,違規指示“高檢署檢察官”林秀濤就柯建銘背信案不要上訴,使全案定讞。
2013年9月6日,曾勇夫宣布,為造成社會紛擾致歉,雖然絕未關說,但決定請辭“法務部長”一職。他強調自己絕無關說,未來會以一個老百姓的身份捍衛清白。
2013年9月7日,馬英九表示,對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涉及司法個案關說感到沉痛,這一方面會傷及司法公信力,同時會重創國民黨形象。
2013年9月7日,蘇貞昌表示,監聽議會議長、議會領袖,是非常大的事,但大家卻看到臺灣長期綿密監聽,還弄出一個“關說案”。如果有具體事證,特偵組是司法偵辦機關,應要好好查辦,民進黨不護短。
2013年9月7日,馬英九表示,有鑒于這件案子的相關人士都已經發表了意見,特別希望王金平能夠盡快返臺、對外說明,并請國民黨秘書長曾永權跟王金平聯絡,轉達自己的意思。
2013年9月8日下午,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對“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關說案”發表“沉痛聲明”,稱“立法院長”若涉入司法關說,將是非常嚴重的恥辱,而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他無從回避,呼吁民眾支持司法獨立。
2013年9月8日晚間,國民黨黨政高層表示,被關說者(前“法務部長”曾勇夫)已下臺負起政治責任,關說者(王金平)不能置身事外。
2013年9月8日,臺灣特偵組發表聲明強調,絕無監聽“立法院長”王金平;“檢察總長”黃世銘向馬英九報告“關說案”,絕無泄密、也合乎“憲法”意旨;外界援引陳水扁執政時期的葉盛茂泄密案情節顯然引喻失當,因為這起“關說案”所涉及對象與馬英九無關。
2013年9月9日,郝龍斌強調,自己尊重馬英九的處理,對于“馬王斗”的問題,自己無法回答。不過對王金平送考紀會的決定,應該慎重處理,畢竟這是國民黨很重大的危機,未來也要面對許多挑戰,黨內同志一定要團結。
2013年9月9日,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殷瑋表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對被指控的關說行為避重就輕,不斷進行政治操作,模糊焦點。
2013年9月9日,臺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受訪表示,司法獨立和公正性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對由“關說案”引發的臺“立法院”短期內可能產生的動蕩已做好心理準備。
2013年9月9日“行政院長”江宜樺9日表示,王金平可能因此離開“院長”職務;或仍然擔任“院長”,但是在公正性、政治信任飽受質疑下主持議事,各界一定會有很多爭議。
2013年9月9日,胡志強9日指出,馬英九召開的記者會,他全程都看了,他覺得大家把它引申為兩個人斗氣實在不應該,外界所指的“馬王斗爭說”根本不存在。
2013年9月9日,國民黨黨政高層表示,從有關證據看,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確實涉入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進行司法關說,明顯違規,“涉及司法關說、公信破產”還怎能執行“立法院”職務?而現任臺“立法院副院長”的洪秀柱,資歷干練、熟悉議事,是繼王金平之后不錯的考慮。
2013年9月10日晚近8點,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發表聲明表示,臺灣檢察機關濫權上訴造成民眾痛苦;他與關說風暴相關當事人的電話通訊,并非關說;臺特偵組未審先判、濫權監督,“違法違憲”;他本人明辨大是大非,捍衛民主法治的決心與馬英九一樣強烈;他與中國國民黨同舟共濟,不離不棄,希望考紀會勿重蹈特偵組覆轍。
2013年9月10日晚間,針對王金平“機場聲明”,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召開記者會,羅列“五項事實”,指認王金平不僅踩了司法關說的紅線,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而且還使這一關說行為最終成功。
2013年9月11日11日上午8時30分許,馬英九以國民黨黨主席身份,在黨部一樓中山廳召開記者會表示,對于“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入“司法”關說,覺得相當失望,王金平已不適任“立法院長”,黨員同志必須站在大是大非這一邊。
2013年9月11日上午,臺“立法院長”王金平出席國民黨考紀會,表明自己并無關說,也無違反黨之紀律,并未觸犯黨章,亦無“中國國民黨黨員違反黨紀處分規程”所規定的違紀行為。王金平向考紀會遞交一份聲明,并向考記委員說明狀況,隨即離開。
2013年9月11日上午9時30分許,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入司法關說,中國國民黨召開考紀會,經過2個小時20多分鐘討論,作出對王金平撤銷黨籍處分的決議,并由考紀會主委宣布這一結果。
特偵組監聽
2013年9月11日中午,特偵組表示,全案因追查高院法官涉收賄,經查金流時,發現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柯建銘被控全民電通案,更一審無罪判決,涉有“關說”不予上訴,導致無罪確定,由于通訊監察譯文內容發現,涉及王金平、時任“法務部長”曾勇夫等人。
特偵組說,經研析監聽內容,其間若有明知有罪而濫權不予追訴或金錢、其他不正利益的交付,將分別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及“刑法”瀆職罪,是屬“法院組織法”第63條之1第1項的涉及“五院院長”、“部會首長”的貪瀆案件,特偵組自有刑事偵查的管轄權。
特偵結表示,刑事偵查具有流動性,能否于偵查過程中發現刑事不法的具體證據非屬必然,若認查無犯罪嫌疑,檢察官即應著手撰寫書類,予以簽結或不起訴處分。
但是,對于未涉及刑事犯罪,而僅構成行政不法,且于“行政法”上已有可罰的明文時,自不得視而不見,即應將涉有“行政不法”部分,移送有權機關辦理。
特偵認定“關說”是事實,因無濫權不追訴或金錢等交付,所以不能以貪瀆罪名相繩,但是王金平、柯建銘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曾勇夫違反“法官法”,“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違反“檢察官倫理規范”等事實均極明確,依法函送有權機關辦理,自無違反“刑事不法”與“行政不法”分際的疑慮。
馬英九態度
2013年9月11日上午8點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趕在 考紀會召開之前,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表示,雖然“立法院長”王金平過去在推動政策上有許多貢獻,盡管有許多不忍和不舍,他很不愿意的還是必須說,“王院長”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請他知所進退。他并批評王金平2013年9月10日的回臺記者會,連一句道歉都沒有,他相信全臺灣民眾都無法接受。
馬英九表示,關說案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他別無選擇,只有挺身而出。但是看到王金平昨天的記者會,感到失望與遺憾,因為王金平對于民眾希望了解的關說案沒有完整而清楚的交待,不僅完全避而不答,甚至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馬英九表示,他認為王金平已經不適任“立法院長”,國民黨若不能做撤銷黨籍以上處分,解除不分區立委資格,讓王金平離開“立法院”,等于是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踐踏。
他重申,最核心關鍵的問題和事實,就是關說,盡管他和王金平有深厚的交誼,但這樣赤裸裸的介入司法,百年政黨不可以承受這個莫大的屈辱。因此他必須大聲說不,告訴民眾,政治人物的手不可伸入司法。他說,如果王金平以為全民看不清楚真相,那就是低估民眾的智慧。
事件爭議
第一, 王金平涉嫌的關說,是一般性的關說還是馬英九所言干涉司法的關說,分歧在哪里,紅線在哪里;
第二, 馬英九是否涉嫌對“立法院院長”違法監聽的問題;
第三, 特偵組將監聽內容直接向“總統”報告,是否存在違法泄密的問題。
挺馬一方意見認為,不能再縱容將“關說”變為“關心”,這種和稀泥的做法,不能糊弄了事,必須厘清,否則百姓將做何種觀感?親綠陣營則抓住后兩個問題,猛攻否違法監聽、是否泄密,但他們對是否涉及關說、干涉司法,避而不談。
這三個焦點背后,還隱藏著三個潛爭議:
第一, 整個事件,到底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和正義,還是一樁精心設計的政治斗爭?
第二, 王金平在國民黨內是重量級人物,為何馬英九出手如此之重?而且在短時間內展現如此決絕的處理態度,不留回旋余地?這等于是和王金平做了最后攤牌。
第三, 如果王金平因此下臺,“立法院”會比王金平在任時更好嗎?
最新報道
王金平就司法關說事件向民眾致歉
連日來,涉及王金平和臺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的關說案愈演愈烈,震動臺灣政壇。11日上午,國民黨考紀會召開會議,經討論取得多數共識決議,依據國民黨黨章有關“損害黨之聲譽”等規定,對王金平予以撤銷黨籍處分。
當日下午,王金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事件造成社會紛擾,他感到難過,為此向大眾致歉。對于黨紀處分,他處之泰然,但也難免難過,將循正當渠道提出申訴。
關說丑聞引致“政壇風暴”,臺灣媒體爭相報道,既有觀點聚焦島內政壇的關說痼疾,也有分析著重于此事對臺灣政局的影響。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事件的核心癥結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走后門早為臺灣社會所詬病。《聯合報》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則認為,任由司法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對司法喪失信賴,并非臺灣之福。
評論還痛斥關說丑聞的重要當事人柯建銘。《中國時報》在社論中批評說,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是非錯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對其進行袒護,也是價值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