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永
個人簡介
喬建永,1962年2月生于安徽,祖籍江蘇,教授,博士生導師。喬建永擁有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喬建永曾在中國科學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起喬建永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
個人覆歷
1978年至1982年,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2年至1985年,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教師。
1985年至1988年,山東大學數學系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8年至1989年,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講師。
1989年至1991年,淮北煤炭師范學院數學系副主任。
1991年至1993年,復旦大學數學系博士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晉升為教授。
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3年至1995年,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博士后,完成博士后研究以后,相繼在法國CIEP研修。
1995年至1997年,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副院長。
1997年至2003年,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
2003年7月至2013年8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
2013年8月,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現任職務: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學術研究
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孫越崎基金會委員。中國煤炭教育協會副會長。
“煤炭高等教育”編委會副主任。
“煤炭學報”編委。
第29屆APCOM國際學術會議副主席。
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Zentralblatt MATH特約永久性評論員。
德國《Zentralblatt Math》評論員。
美國《Math Reviews》評論員。
在國內外一系列學術組織和學術會議上擔任相關學術職務。
研究成果
喬建永教授長期從事復分析、動力系統及其應用方面的學術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復解析動力系統,亞純函數理論,物理和工程問題中的解析方法等多個方面。
研究成果發表在Commun. Math. Phys.,Science in China等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科技部重點科研項目多項: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復動力系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關于茹利亞集的分布與拓撲復雜性研究;
國家科技部“973”項目:核心數學的前沿問題。
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倡導構建研究型本科教育體系和開放式研究生教育體系,大力加強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和學科平臺建設。在《理論動態》,《中國高等教育》等刊物上發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文章多篇。
多次應邀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和韓國等國二十余所大學和科研院所交流訪問。
個人榮譽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育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被評為部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及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頒發的“孫越崎博士后獎”;
中國教育部科技進步獎;
省部級青年科技獎、優秀教學成果、學術論文獎、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獎。
最新報道
喬建永接替方濱興出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據報道,昨天上午(2013年8月28日),教育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宣布,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喬建永接替方濱興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在中國被稱為“防火墻之父”的方濱興在上學期畢業典禮上已對外宣布,由于身體原因,其已向主管部門提出不再連任北郵校長職務。
2007年12月,方濱興接替林金桐擔任北郵校長。
昨日,王立英宣布,任命喬建永為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任曉敏、楊放春、溫向明、郭軍為副校長,免去方濱興的北京郵電大學校長職務。同時宣布任命喬建永為中國共產黨北郵委員會委員、常委,免去方濱興的中國共產黨北郵委員會常委職務。
王立英代表教育部肯定了方濱興的貢獻。她說,自2007年12月擔任北郵校長以來,傾盡全力投入到學校的改革發展中,提出了“十個歸位”的改革思路,并努力推動落實。同時,積極改善辦學環境,不遺余力地推進沙河校區建設,為推動學校事業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