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中央陸軍足球俱樂部
球隊簡介
莫斯科中央陸軍足球俱樂部是一個著名的俄羅斯體育俱樂部,它被昵稱為“紅軍”,是因為在蘇聯時期這個俱樂部是直屬于蘇聯陸軍—紅軍。1911年成立足球隊,至今曾多次獲得俄超(頂級聯賽)冠軍,還曾獲得過一次歐洲聯盟杯冠軍。
球隊前身
莫斯科中央陸軍的前身是一支軍隊背景的滑雪俱樂部,這只滑雪俱樂部成立于1901年。當然,這支軍隊不是蘇聯紅軍,而是沙俄軍隊。當時它的縮寫叫O.L.L.S. 十九世紀末期,圣彼得堡、莫斯科等等這樣的一些大城市的機器制造業逐漸發達,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外國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其中包括足球運動已經普遍開展的英國和德國的外國人,這樣足球被引入到了俄羅斯。1912年俄羅斯足協的成立,并參加了當年的奧運會。1910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個足球聯賽。1911年,OLLS足球隊成立,參加莫斯科乙級聯賽。在1918年前,雖然球隊尚未沖甲成功,但球隊實力已經逐漸接近這個目標,俱樂部還擁有了良好的組織結構、訓練體系、青訓系統以及莫斯科最好的球場。參加莫斯科甲級聯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在彼得格勒領導布爾什維克發動暴力革命,很快莫斯科政權落到了蘇維埃手中。同彼得格勒類似,莫斯科當地駐軍轉而接受蘇維埃領導。史載,從1917年到1920年,持續的戰亂使得莫斯科的人口從204萬減至112萬,人民飽受苦難。戰爭中的經濟危機使工人中出現悲觀失望和不滿情緒。1920年秋到1921年春,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發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戰后,一些省份的中農(革命中消滅了城市中的資產階級,農村的地主階級也被消滅,富農的人口數減少三分之二)因反對征糧參加了暴動。這種動蕩未波及到蘇維埃的軍隊,OLLS隊從1918年起參加了莫斯科甲級聯賽。
球隊改名
1924年斯大林掌權,包括其黨、軍隊在內的千千萬萬的人所遭受的,用現在的法律術語講叫“群體滅絕”及“虐殺”。在這種體制下,足球作為一種娛樂項目開始了發展。1923年起,OLLS接受了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改編,并在1928年正式成立了中央陸軍隊,簡稱CDKA。1936年蘇聯成立了全國聯賽,參賽球隊以莫斯科球隊為主。這些俱樂部都由誰來支持運轉的呢?其實當時有什么樣的社會階層就有什么樣的球隊組建者。當時有三支強隊,中央陸軍隊有軍隊和內務部背景,老牌球隊莫斯科迪納摩隊當時有很深的克格勃背景,莫斯科斯巴達隊則被看作是平民球隊。斯巴達隊官方記載其為莫斯科的商貿聯盟(trade union)于1922年組建,其大背景是蘇維埃政權面對政治危機和經濟困難,允許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此外莫斯科火車頭隊有鐵道部背景,而莫斯科魚雷隊來自城市南部一所兵工廠的工人群體。那段時期的聯賽冠軍基本被迪納摩隊和斯巴達隊瓜分。
俄超豪門
最近幾年,隨著俄羅斯經濟條件的逐漸好轉和社會形勢漸趨穩定,中央陸軍也逐漸走出低谷并逐漸的成長成為一支俄超豪門球隊。俱樂部的主要財政來源便是俄羅斯首富翁,億萬富翁羅曼·阿布拉莫維奇所掌控的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所支付的贊助費,在2005年度,甚至一度達到了1000萬美元一年,這樣的贊助費即使放在歐洲豪門俱樂部也能排在前幾位,但他并不是中央陸軍隊的直接擁有者,因為同時,這位年輕的億萬富翁還擁有著一只完全私人俱樂部--英格蘭超級聯賽冠軍切爾西,而根據歐洲足聯的相關規定,當同一個老板所擁有的多只不同的隊伍,僅允許其中一支參加歐洲賽事。
2004-2005賽季,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在蘇聯解體后首次踏上歐冠賽場。他們與切爾西隊,巴黎圣日耳曼隊和衛冕冠軍波爾圖隊分在H組。最終以兩勝一平三負的成績位列第三。但幸運的是在聯盟杯賽場上他們奪得了自己的第一個歐洲賽事冠軍。
莫斯科中央陸軍最重要的輝煌戰績是在2005年歐洲聯盟杯決賽賽場上一舉擊敗葡萄牙的里斯本競技從而捧得了歐洲聯盟杯冠軍,這也是俄羅斯足球俱樂部歷史上第一次獲得歐洲賽事的冠軍。
因為獲得了06賽季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冠軍,從而直接入圍了07-08賽季歐洲冠軍杯正賽階段小組賽,同組的對手是國際米蘭、埃因霍溫和費內巴切,但是他們也沒能走得太遠。
在2009-2010賽季歐洲冠軍聯賽上,莫斯科中央陸軍隊與曼聯、沃爾夫斯堡和貝西克塔斯隊被分在B組。最終,中央陸軍隊以小組第二的身份緊隨曼聯小組出線。在2010年3月16日,中央陸軍在加時賽以3比2擊敗塞維利亞后晉身該屆歐聯的半準決賽。但欠運地在八強賽中遇著上季意大利盟主國際米蘭,以總回合2比1淘汰出局。最終國際米蘭也奪得了當賽季的歐洲冠軍。這也是中央陸軍在歐洲冠軍聯賽賽場上取得的最好戰績。
在2011-201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上,莫斯科中央陸軍隊與國際米蘭、里爾和特拉布宗體育隊被分在B組。最終,中央陸軍隊在客場2:1逆轉國際米蘭得以小組第二的身份進軍16強。在16強中他們面對的是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隊,中央陸軍拼盡全力最終被淘汰出局。兩回合的比分分別是1:1與1:4.。
起初,中央陸軍被稱為馬房,這大概是因為他們首個訓練基地的建筑物設置于從前是蘇波夫親王的馬房當中。 此稱被認為具冒犯性的,但自不久它被轉稱為群馬,時至現在此稱號已成為了球員和球迷廣泛使用的名稱,隨之也出現了如男子軍(俄文:армейцы)及紅藍軍團(俄文:красно-синие)等其他別稱。
相關報道
友誼賽舜天2-1勝中央陸軍 替補認真勁不輸主力
補時絕殺,舜天贏球。昨晚,依靠巴力和吳曦的兩粒進球,江蘇舜天在友誼賽中以2:1戰勝曾獲歐洲聯盟杯冠軍的莫斯科中央陸軍隊。
對正在征戰中超的舜天來說,這場比賽時間有些尷尬:聯賽兩個客場之間,又是一周三賽。周六晚,舜天將做客武漢。為了儲備體能,舜天的首發陣容只有艾雷爾森和周云兩名絕對主力。
盡管上的多是替補,但球員的認真勁兒卻不讓主力。面對俄超豪門,舜天始終占據著場上主動,并依靠巴力的進球在上半場取得領先。對已然進入休假期的中央陸軍來說,來中國或許只是一次度假之旅。但舜天上半場的強勢,逼得對手使出了真功夫,并在下半時通過一記任意球扳平了比分。
按友誼賽的習慣,舜天下半時進行了多次換人。但無論是傷愈復出、久疏戰陣的鄧卓翔、達納拉赫,還是少有出場機會的許有志、尹路、渠成、戈偉,都以毫無保留的態度對待比賽。面對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中央陸軍也只能打起精神周旋。補時階段,吳曦利用一次角球機會,點球點左側掃射破門,絕殺對手。憑借著這份認真勁兒,舜天贏得了對手的尊重與認同。
由于比賽日不是周末,到場球迷不是很多,但舜天的認真,還是給了球迷一個交代。不管什么比賽、不管對手是誰,要對得起身上這件球衣,要對得起每一個看球的球迷。你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球迷都會看見。這股認真勁兒,或許正是目前中國足球急需補上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