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投訴全面放開
事件簡介
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近日舉行放開投訴受理內容動員會,對7月1日起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網上投訴全面放開受理內容進行動員部署。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指出,要充分認識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的現實緊迫性,全面放開投訴受理內容是大勢所趨、形勢所需。
相關信息
近年來,網絡的力量曝光了許多不合理的政府行為,扳倒了一大批貪腐官員。網絡已逐漸成為公眾監督政府行為和政府官員的重要工具,國家信訪局此舉無疑是與時俱進的,給力!
國家信訪局全面受理網上投訴,筆者認為,成效有三。首先,迎合了形勢,新一代中央領導班子對反腐工作下了決心,國家信訪局此舉是大勢所趨。其次,威懾了不合法的政府行為和一些政府官員,網絡的力量讓政府行為和政府官員要讓群眾心服、口服。最后,群眾滿意,相信國家信訪局此舉公眾會深得民心。
但是,國家信訪局要做好此項工作,難度也是巨大的。第一,工作量巨大,中國網民數量巨大,開展網絡投訴后,相信在面對成千上萬的投訴,處理起來需要相當的工作量。第二,分辨投訴的真假難度大,當前國內形勢的復雜,難免會有一些故意擾亂政府行為的人發布一些虛假信息,如何控制和及時解釋避免激起社會矛盾難度也大。最后,責任重大,網絡信訪面對的群體更廣,信訪問題如何沒處理好,將會引起眾多網民的不滿。
國家信訪局全面受理網上投訴是機會與風險并存。新事物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相信國家信訪局能給力地做好此項工作。
相關報道
網上投訴放開更要做到信息反饋
7月1日起,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網上投訴全面放開。6月28日,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舉行放開投訴受理內容動員會,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出席會議強調要認真辦理網上信訪訴求、意見和建議,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以更好、更快、更多地解決老百姓的合理訴求,紓緩信訪群眾的情緒,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盡管信訪對于普通人民群眾來講,是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利益表達形式,但是,由于信訪活動所提交的信息一般要經過信訪部門工作人員的篩選,然后遞交給有關領導、相關部門,因此,信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間接的利益表達方式。這樣的狀況造成了在當前的信訪實踐中,一些問題尤其是來自于基層的個別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于是,多年不斷信訪頻繁越級信訪成為一些群眾的選擇,怨氣不斷積累矛盾難以解決,滋生了不少問題。對此,一些基層信訪干部也是有苦難言,曾經何時,“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成為信訪干部的真實寫照。
毫無疑問,國家信訪局此次將網上投訴全面放開,順應了信息化的大趨勢,但要真正化解信訪工作長期存在的問題讓矛盾逐步落地,憑借信息技術還應有更多作為。
個別群眾長期信訪越級信訪一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不到反饋。很多時候,問題沒有解決也就罷了,甚至連遞交的材料反映的情況也是石沉大海連回信都沒有,或者是有了回信也是玩弄著官話套話的文字游戲,只能用聊勝于無來形容。通過信訪活動,問題或者矛盾沒有落地反而進一步束之高閣,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群眾出現過激的信訪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真正發揮網上投訴全面放開的作用,并進一步促進社會矛盾化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并落實信訪信息反饋機制,正如同舒曉琴局長所提出的“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我國地域遼闊,來自于基層的矛盾各式各樣。對于信訪部門來說,所面對的兩大難題就在于,一是如何更好地了解問題,二是如何更好對問題進行反饋和處理。現在,借助于信息技術全面放開網上投訴,能夠讓來自于基層群眾的聲音直達最高信訪部門,這就讓信息傳遞的渠道大大通暢,作為最高信訪部門來說,信訪信息采集的“量”會大大提升。此外,信息技術在存儲、集納、傳輸、分門別類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這些因素都讓建立信訪信息全面及時的反饋機制成為一種現實可能。基于信息技術的反饋機制不僅覆蓋的面要更廣在時間上也能縮短。同時,最高信訪部門作為信息時代信訪信息收集和處理的中心,并提供及時的反饋,無疑將會大大提升協調解決問題的力度,有助于矛盾的化解。
網上投訴全面放開,就好比與人民群眾在信息時代架起了一座橋梁,能夠借此深入群眾了解民意,接下來,還需要主動“過橋”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不僅是信訪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也充分了體現執政為民這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