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良
人物簡介
劉家良,香港著名演員,導演,武術指導。祖籍廣東人,1934年出生,在廣州長大。他出身武術世家,9歲開始隨父親學武,父親劉湛是黃飛鴻入室弟子林世榮的親傳弟子,因此深得黃氏武學真傳。50年代中期劉家良隨父進入電影界,從臨時演員及龍虎武師做起。63年,與唐佳合作,在《南龍北鳳》一片中初當武術指導。成名作則是65年長城電影公司的《云海玉弓緣》。2010年4月10日下午,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前宣布劉家良獲得了本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劉家良2013年6月25日晨在仁安醫院病逝,終年79歲。
人物檔案
中文名:劉家良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廣州
出生日期:1934年7月28日
逝世日期:2013年6月25日
職業:演員、武術指導、導演
代表作品:《云海玉弓緣》、《神打》、《少林三十六房》、《醉拳II》等
身高:163cm
體重:55kg
籍貫:廣東新會
妻子:翁靜晶(第二任)
人物生平
劉家良,香港著名武術宗師、武術指導、導演,祖籍廣東,1934年出生在廣州,在廣州長大。父親劉湛是黃飛鴻入室弟子林世榮的親傳弟子,因此深得黃氏武學真傳。劉家良九歲開始隨父習正宗洪拳,也鉆研不同門派功夫,武學根底淵博而深厚。1948年舉家移居香港。1984年迎娶比他小二十七歲,曾是演員,現為大律師的翁靜晶。
1950年,劉家良隨父投身電影界,起初當臨時演員、武師、替身。最早參演的影片是《關東小俠大戰女鏢師》(1950),后與父親一起出演了數十部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電影。
1963年與唐佳合作,為胡鵬執導的《南龍北鳳》做武術指導。后二人又為長城公司張鑫炎執導的《云海玉弓緣》設計武術動作,名聲鵲起。其后,他與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聘為武術指導,首先參與徐增宏的《江湖奇俠》,與導演張徹合作最多,曾為《金燕子》(1968)、《新獨臂刀》(1971)、《拳擊》(1971)、《馬永貞》(1972)、《刺馬》(1973)等片任武術指導。
1974年隨張徹赴臺,為《方世玉與洪熙官》、《少林子弟》等多部關于廣東洪拳的電影設計動作。后與張徹鬧翻,返回香港。75年重投邵氏,執導首部作品《神打》,他憑此片一炮而紅,更奠定地動作片導演之地位。隨后陸續導演《陸阿采與黃飛鴻》(1976)、《洪熙官》(1977)、《少林三十六房》(1978)、《中華丈夫》(1978)、《瘋猴》(1979)、《少林搭棚大師》(1980)、《長輩》(1981)、《十八般武藝》(1982)、《五郎八卦棍》(1984)、《南北少林》(1986)等。
其中《少林三十六房》(男主角是他義弟劉家輝,他的親弟弟劉家榮也在片中出演配角)以描述少林僧人練武之過程,當時在電影界及武術界影響很深。80年開拍的《長輩》,女角惠英紅憑此片在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女主角。1984年開拍、86年上映的由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南北少林》獲1988年意大利第四十三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大獎。劉家良所走的是正宗國術真實武打路線,亦是香港從武術指導升任導演的杰出代表。
邵氏停產后,劉家良為新藝城拍攝了《老虎出更》及續集、《最佳拍檔之兵馬俑風云》等影片。90年代與成龍合作,推出《醉拳Ⅱ》(1994),獲臺灣金馬獎(1994)、香港金像獎(1995)最佳動作指導獎。當中的《醉拳2》,以明快的節奏,及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達到了當時動作片的一個高峰,其它武術指導紛紛仿效。他的一班武師同行合稱“劉家班”,洪金寶的“洪家班”,與成龍的“成家班”堪稱一時瑜亮。
2002年,劉家良為邵氏電影公司開拍進軍內地的第一部電影《醉馬騮》(國產名《醉猴》,主演是吳京)。2005年以年屆七旬之軀參演徐克的《七劍》,并擔綱動作指導,再獲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劉家良是一代功夫片大師,他的作品展示不同門派武功,動作設計硬橋硬馬,實而不華,并且弘揚武德,強調刻苦練功為成長必經階段。
劉家良與弟弟劉家榮都是香港著名的武術指導,但他不太看重弟弟的能力,反而比較偏向義弟劉家輝,從《少林三十六房》便可看出端倪,后來劉家榮自立門戶,與王晶合作,開創了香港功夫喜劇的先河,91年與“袁家班”的袁信義、袁祥仁在徐克導演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中擔任武術指導,榮獲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成為香港功夫電影的一代宗師。
2010年4月10日下午,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前宣布劉家良獲得了本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2013年6月25日晨,劉家良因淋巴癌今晨在仁安醫院病逝,終年79歲。劉家良生于武術世家,是黃飛鴻武學第四代傳人,其徒弟香港藝人陳百祥稱劉家良去世前除了癌癥還患有肺炎,但“走的很安詳”。
榮譽成就
頒獎禮:
香港電影金像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動作設計
獲獎時間:1995年(14屆)
獲獎作品:醉拳2
所獲榮譽:終身成就獎
所獲時間:2010年(29屆)
頒獎禮:
金馬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動作設計
獲獎時間:1994年(31屆)
獲獎作品:《醉拳Ⅱ》
2005年
第42屆 金馬獎 最佳動作設計
1994年
第31屆 金馬獎 最佳動作設計
人物評價
張徹眼中的劉家良
在張徹筆下,李翰祥和劉家良都是有權謀的人。尤其是劉家良,對他傷害頗大。“家良曾屢次脫離我和邵氏去外面發展,但那時獨立制片規模簡陋,發展皆不如理想,幾次離而復返,我從不計較。后來家良心切導演,越來越不可遏止,他明白若不以我為敵,很難擺脫‘張家班’的影響,而獨樹一幟。于是他一回香港,便處處擺出和我對抗的架勢。他放出的關于我壓制他,還曾扣住劉家輝不放等言論,其實都對我很不公平。這些年我始終不向人表白,更不反擊,但公道自在人心……”(摘自《張徹回憶錄》)。此外,張徹還援引關鍵人物的態度印證劉家良的“失道寡助”。比如劉家良的徒弟、張徹的干兒傅聲曾公開說“如果師傅和干爹不合,一定幫干爹”。還有,邵逸夫曾當面向張徹慨嘆“劉家良不是長期合作對象”。 本來這種事見仁見智,無所謂對錯,但若盡聽一面之詞,恐怕對當事雙方都欠公允。玩過政治的張徹說別人有權謀自然有他的道理,只是劉家良身為一介武夫,縱有野心,也不過是“學會文武藝、貨賣識貨家”的草莽心理。他來邵氏之前,便已是多家電影公司爭相拉攏的“搶手貨”,而一邊為邵氏做武指,一邊為去外面打工的“行徑”,豈獨劉家良一人?當年袁和平、徐二牛亦是如此。更何況,劉家良自從1975年升任導演至1985年邵氏停產,十年間一直為邵老板效力,不僅再無二心,更以邵氏孤老忠臣自居,一度拒絕向邵氏叛將鄒文懷及嘉禾公司示好——面對劉家良的這份忠心,邵逸夫所言之“不是長期合作對象”,若非自己瞎眼失察,便是當年安撫張徹的敷衍之語。至于傅聲的“幫干爹不幫師傅”,恐怕也只能證明這位“功夫小子”親疏有別的感情態度而已。 劉家良曾是張徹的御用武指,亦為《方世玉與洪熙官》、《洪拳與詠春》、《少林五祖》、《洪拳小子》。
相關信息
2013年6月25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與癌魔搏斗多年,今晨于仁安醫院因病離世,享年79歲。醫院方面也發出通告證實劉家良離世消息,主診的莫樹錦醫生在今午2時半舉行記者會,交代劉家良的病況詳情,而劉家良好友陳百祥也有出席。
消息發布
醫院發布的訃告稱:“香港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先生,一直勇敢面對癌病多時,終今晨于仁安醫院由家人侍旁下安詳離世。”并于25日下午舉行新聞布會,主診醫生莫樹錦醫生交代劉家良患病詳情,好友陳百祥也出席。
好友表態
陳百祥透露師傅今早很低調地離開了,他謂劉家良除了淋巴腺癌外,最近還患了肺炎,他說:“他好低調地走了,我這幾天都有去探師傅,詳情晚點講,我下午都會去醫院的記者會。”
生涯回顧
出身武術世家的劉家良,其父劉湛是林世榮徒弟,換言之劉家良是黃飛鴻第四代傳人。劉家良在香港影圈是資名的導演及武術家,現任妻子是大律師翁靜晶,兩人兩育有兩女,劉家良于1995年實患上淋巴腺癌。劉家良一直為香港電影貢獻良多,于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頒終身成就獎,當年還攜同妻子翁靜晶上臺領獎。當時他大病初愈,與太太翁靜晶走紅地毯,在上臺說:“我不會講話,但會打。我爸爸劉湛打洪拳,林世榮是他師傅,而林世榮師傅是黃飛鴻,我是黃飛鴻第四代,他交給我的遺產就是功夫。”
相關報道
劉家輝汪明荃洪金寶等悼念劉家良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不少藝人對劉家良離世都覺得惋惜,劉家輝是劉家良母親的干兒子,獲劉家良提攜加入影圈,現正休養的他看到有關新聞報道,立刻發呆了。委托人樊奕敏說:“劉家輝哥知道時雙眼紅了,他不開心就不肯說話,所以他沒再說什么。很擔心家輝哥的情況,他現在不可情緒激動,需要了解他的心情,我擔心他不肯進食。”
姜戴維曾跟隨劉家良與唐佳做武指,他說:“他熬了這個病十幾二十年,真的很厲害,前兩個月還想約師傅喝茶,就傳出他患了肺炎,喪失大部分免疫力,不過他安慰我們說沒有事,醫生也說是奇跡。”
汪明荃: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
藝人紛紛留言懷念這位一代宗師,汪明荃說:“無論是做演員、各派武術、功夫片導演,他是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樣樣皆精,重視傳統、義氣,是有情有義的男人。”羅家英說:“無限懷念劉家良師傅,武術宗師,電影武術指導的始創者,把香港武俠片傳到世界上去。”
洪金寶:武術界損失
狄龍與劉家良合作過多部電影,令他最難忘最是《少林五祖》。洪金寶說:“很可惜,他的離世是武術界損失。”香港電影金像獎方面形容劉家良是香港電影動作設計的先驅,是一個年代的標記,永遠令人敬重。
馬浚偉說:“我與劉家良前妻的女兒Sandy認識20幾年,她是我的經理人。好心痛一位大前輩離開了,他在武師界無人代替,我知道Sandy也很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