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
簡介
據專家研究,我國古代體操有兩類:一類是強健筋骨預防疾病的體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代藥學名著《內經》中的“導引養身術”。出土的導引圖,距今已有2100多年之久,不僅年代早,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有肢體運動、呼吸運動、器械運動等。另一類存在于古代樂舞、雜技、戲劇和流傳于民間的技巧運動中。現代體操的正式名稱是競技體操,它是體操的一分支,而又簡稱為體操。這是一項在規定的器械上,完成復雜、協調的動作,并根據動作的分值或動作的難度、編排與完成情況等給予評分的運動。
按照國際體操聯合會(FIG)的比賽規則,重大的國際性比賽(如奧運會、世界體操錦標賽等)往往是男、女分場進行。男、女分場比賽就是男、女分開不同場進行比賽,每場男子有六支隊上場比賽,每個項目上有一支隊;女子每場比賽也有六支隊參加。在一些中小型國際比賽和國內比賽中,基本上是男、女同場進行比賽的。男、女同場進行比賽是為了便于比賽的編排,每一場比賽都有三支男隊、三支女隊同時出場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個半場有三輪。上半場三支男隊分別在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項目上進行比賽,兩支女隊則在跳馬和高低杠場地上進行比賽,另一支女隊輪空。上半場三輪比賽完畢后進行下半場比賽,男隊有跳馬、雙杠、單杠三個項目,女隊則在平衡木和自由體操上進行角逐。這樣,跳馬和自由體操這兩個男女共有的項目就會因有上、下半場而錯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