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
菜花 (càihuā)[rape flower] 拉丁文學名花椰菜
簡介
指油菜所開的黃色花; 屬十字花科,是甘藍的變種,花莖可食,原產地中海沿岸,其產品器官為潔白、短縮、肥嫩的花蕾、花枝、花軸等聚合而成的花球,是一種粗纖維含量少,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人們喜食的蔬菜。
習性
菜花生育習性喜冷涼,屬半耐寒蔬菜,它的耐熱耐寒能力均不如結球甘藍,既不耐高溫干旱,亦不耐霜凍。生育適溫比較狹窄,栽培上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這主要是由菜花的植物學特征決定的。由于菜花的產品器官是短縮的花枝、花軸、花蕾等聚合而成的花球,花球既是生殖器官又是養分儲藏器官。從生物學上講,任何生物到生殖階段是抗逆性最差的脆弱階段,因此菜花在花球生長發育時期對高溫、干旱、霜凍等不良環境條件的抵御能力較差;從菜花的生育習性上講,聚合的花球作為養分貯藏器官,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菜花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要經過以花球為載體的養分積累貯藏過程,從而使花球充分長大而緊實。如果菜花在此階段,外界條件超出它本身適宜的范圍,如遇高溫干旱等,上述過程就會縮短,其短縮的花枝在高溫下就會迅速伸長,從而使結球小而松散,栽培上不會獲得滿意的收獲。
生長及繁殖條件
多年的生產證實,菜花的營養生長溫度可在8-24℃之間,而花球生育適溫為15-18℃之間,10℃以下花球生長緩慢,溫度高于25℃時,短縮的花薹、花枝迅速伸長,結出的花球小而且松散,另外,不適的溫度環境條件下,花萼迅速生長,在花球表面形成綠色或紫色茸毛,降低產品質量。綜上所述花球的生育適溫比較狹窄,只有將生產上根據品種的生育期,把花球生長時間安排在適溫范圍內,才能使栽培上達到理想的收獲。
菜花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所需要的條件和甘藍也大不相同,菜花可在幼苗期高溫下即可通過春化,因此花芽通過春化階段要求的溫度比甘藍高,5℃以下幾乎不感應,而在此階段對日照長短的要求并不嚴格,當然不同品種間的差異很大。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得出,如生育期由定植到收獲40-60天的早熟品種,通過春化的溫度為5-30℃,所需時間大約10天左右;生育期70-90天的中熟品種通過春化的溫度為5-25℃,所需時間為20-30天;生育期在100天以上的晚熟品種,通過春化的溫度為5-15℃,所需時間為40天左右,由此不難看出菜花生育期越短的品種通過春化所要求的溫度越高,時間越短,而生育期越長的品種,通過春化所要求的溫度越低,時間越長。
營養功效
菜花的營養較一般蔬菜豐富。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a、b、c、e、p、u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菜花質地細嫩,味甘鮮美,食后極易消化吸收,其嫩莖纖維,烹炒后柔嫩可口,適宜于中老年人、小孩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尤其在暑熱之際,口干渴、小便呈金黃色,大便硬實或不暢通時,用菜花30克煎湯,頻頻飲服,有清熱解渴,利尿通便之功效。
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主要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菜花中含有“索弗拉芬”能刺激細胞制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這種具有非常強的抗癌活性酶,可使細胞形成對抗外來致癌物侵蝕的膜,對防止多種癌癥起到積極的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它能使實驗鼠肝臟中芳烴羥化酶的活性提高54倍,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從而使體細胞(尤其是肝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現今,菜花已被各國營養學家列入人們的抗癌食譜。 菜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癥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癥的發病幾度。據美國癌癥協會的報道,在眾多的蔬菜水果中,菜花、大白菜的抗癌效果最好。
菜花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類黃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還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能夠阻止膽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結成塊,因而減少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
有些人的皮膚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傷害就會變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k的緣故。補充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吃菜花。多吃菜花還會使血管壁加強,不容易破裂。
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使菜花可增強肝臟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防止感冒和壞血病的發生。
如何選擇
1。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邊未散開的為好。
2。花球的潔白度,以花球潔白微黃、無異味、無毛花的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