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本詞條共有三個含義
1、香料植物:丁香
學名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桃金娘科,丁香屬。(圖片中植物為觀賞用紫丁香)
亦名丁子香、雞舌。
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稱“母丁香”;干燥花蕾入藥,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關于此植物入藥的資料:
【藥 名】:丁香
【拼 音】:dingxiang
【英文名】:floscaryophyllata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 效】:溫中、暖腎、降逆。
【主 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癥。
【性味歸經】: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藥物配伍】:《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郁金。”
【別 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處方名:丁香、公丁香
【處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干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濃烈、油性足者為佳。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藥材主產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采收。
【拉丁名】:原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 etperry
【炮制方法】:采下后除去花梗,曬干。
【考 證】:出自《開寶本草》,藥性論;①《雷公炮炙論》:“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②《開寶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余,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雕。醫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藥爾。”
【生藥材鑒定】: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粉末:暗紅色。①纖維多單個散在,梭形,邊緣平整或波狀彎曲,有的呈不規則連珠狀突起并氣扭曲,長106~648μm,直徑12~68μm,壁厚5~23μm,微木化,孔溝較稀或不明顯,胞腔寬狹不一,有的胞腔內含棕色油狀物。②花粉粒極面觀三角形,赤道軸長12~ 30μm,赤道表面觀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③草酸鈣簇晶大多存在于較小的薄壁細胞中,也有數個簇晶連接成行,簇晶直徑3.5~26μm。另可見少數細小方晶。④油室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至150μm,多破碎,分泌細胞界限不分明,有的含黃色油狀物。⑤花托表皮細胞斷面觀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外被角質層;表面觀類多角形或類長方形。⑥花粉囊內壁細胞斷面觀類長方形,壁具條狀或網狀增厚。⑦花絲表皮細胞表面見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外平周壁可見波狀角質紋理。此外,有細小螺紋導管及類多角形的花瓣表皮細胞。 本品以個大、粗壯、色紅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氣濃郁、無碎末者為佳。按《國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含揮發油不得少于16.0%(ml/g)。
【中藥化學成分】:花蕾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芐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芐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蘭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花中還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
【中藥化學鑒定】:(1)取粉末少許,滴加氯仿攪勻,再加3%氫氧化鈉的氯化鈉飽和液1滴,加蓋玻片,放置片刻,有針狀丁香酚鈉結晶析出。(2) 取切片直接滴加堿液,加蓋玻片,可見油室內有針狀丁香酚鈉結晶形成。(3) 薄層鑒別: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搖數分鐘,過濾,濾液供試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對照品,加乙醚制成對照品溶液。將兩種溶液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烘干。可見供式液色譜與對照品溶液色譜在相同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簡述:治療牙痛、支氣管炎,神經痛、胃酸,抗呼吸系統及泌尿系統感染,減輕痢疾所造成之不適與疼痛,改善衰弱體質與貧血,催情(性無能、冷感),驅蟲。促進血液循環,治療皮膚潰瘍及傷口發炎,治療疥癬,改善粗糙肌膚。
【本質】
似指甲狀的紅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樹平均高度為5~6公尺左右,主要產地斯里蘭卡、瓜哇、馬達加斯加,以蒸餾法制得,其香味為有點鮮苔及木香的花香,是香水制造業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精油顏色為透明無色。
【歷史臨床記錄】
是瘟疫抗菌劑的良好植物、驅蟲劑,對消化有幫助。
【使用需知】
對皮膚有刺激性。
【功效】
頭痛,牙痛,口臭,支氣管炎,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反胃嘔吐,脹氣,關節炎,風濕痛,陽萎早泄性冷感,抗蜂窩組織炎,增進記憶力,消除睡意,催情。
【精油選購等級】
特殊屬性的十種精油之一。
【心理面】
對心情有正面的影響,舒緩因情緒郁結而產生的不快或胸悶感。
【生理面】
能抑制細菌及微生物滋長,稀釋后對于人體黏膜組織無刺激性,故可安心用于牙科口腔治療中,讓人有「牙醫」的聯想,雖然這樣的聯想拉遠了人們與丁香親近的意愿,但這也證明丁香的殺菌消毒能力廣受醫學界的信賴。
具健胃消脹、促進排氣的功效,減輕因胃部發酵產生的惡逆、反胃與口氣不佳。緩和因拉肚子所引起的腹部疼痛。
減輕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丁香有凈化空氣的效果,利用擴香器及呼吸可增加身體的抗菌能力。
【發膚面】
可稀釋后用于瘡、癰、疔、癤等的皮膚創傷,有消腫抗炎的傷口上,促進愈合的作用。
【初階精油魔法】
利用丁香所調制的按摩油抹于太陽穴,能減緩陣陣發脹型的頭痛。
利用3d丁香,加入200cc的水中,用來漱口,可消除口腔異味,預防蛀牙及牙齦炎
【進階精油魔法】
感冒的時候:使用百里香、薰衣草、丁香、茶樹各一滴,用蒸的方式吸入,或是將百里香、尤加利、胡椒薄荷、丁香等滴在手帕或是面紙上然后靠近鼻子深吸氣。
【使用場所】
辦公室、書房、飯廳
【使用方法】
擴香器擴香,按摩腹部,點擦于皮膚傷口、潰瘍周遭。
【注意事項】
不可直接用于泡澡,若要使用盆浴或是足浴時,需與奶精(奶油球)混合后在低入水中 以免刺激。
2、植物:丁香花
丁香花的簡稱,又名紫丁香、百結花等,為木樨科丁香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約4—5米,樹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溝裂,枝條光滑無毛。葉卵圓形或腎臟形,先端銳尖,葉基心臟形,全緣,革質。初春開花,花單瓣或重瓣,開于前年小枝上,頂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瓣柔色紫,情香襲人,為我國著名園林花卉。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蒴果呈壓扁狀,先端尖、每室有帶翅種子二粒。種予收后即可播種,也可密藏至第二年春播種。丁香花原產我國。據統計,世界上丁香花品種約有28種,我國就占23種,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主要品種及變種有:白丁香、紫丁香、佛手丁香、北京丁香、云南了香、四川丁香、關東丁香、小葉丁香、羽葉丁香、紅丁香、藍丁香、花葉萬香等。
丁香花怎樣栽培管理?
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耐寒性強,也耐旱,喜濕潤,忌漬水。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于低洼陰濕處。
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后放苗填土。栽后澆一次透水,以后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干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丁香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后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后,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于來年生長、開花。
丁香花病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樂果乳劑或1000倍25%的亞胺硫磷乳劑噴灑防治。
丁香花怎樣繁殖?
丁香花可采用分株、壓條、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
播種在四月上旬進行。先特種子放在40一50℃的熱水中浸泡l一2小時,撈出后以一份種二份沙的比例混合,置于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后播種。
分株于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一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于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后2—3年可開花。
丁香花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盡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
怎樣栽種丁香花?
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喜濕潤,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澆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果栽在蔭蔽環境中,則枝條細長較弱,花序短小而松散,花朵沒有光澤。若種植在瘠薄的土地上,雖然也能生長,但花不而少,且長勢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陽、肥沃、土層深厚的地方。栽植時,需帶上土坨,并適當剪去部分枝條,栽后灌足水。以后每年春季天氣干旱時,當芽萌動、開花前后需各澆一次透水。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易引起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補足土壤中的養分。花謝以后,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同時疏除部分內膛過密枝條,有利通風透光和樹形美觀,有利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后可把病蟲枝、枯枝、纖細枝剪去,并對交叉枝、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進行適當短截,使枝條分布勻稱,保持樹冠圓整,以利翌年生長和開花。地栽丁香,雨季要特別注意排水防澇。因為積水過久,即易落葉死亡。
3、人名:丁香
丁香
姓 名:丁香 (丁香曉曉組合成員)
英文名:julie
生 日:4月8日
籍 貫:湖南
星 座:白羊座
血 型:o型
身 高:160cm
體 重:42kg
特 長:彈吉它、唱歌
最崇敬的藝人:張國榮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健身
最喜歡的城市:巴黎
最喜歡的季節:秋天
最喜歡的食物:水果沙拉
最喜歡的飲料(茶):酸奶
最喜歡的服飾品牌:diy
最喜歡的飾物:項鏈
最喜歡的顏色:咖啡色
最喜歡的雜志:《music heaven》
最喜歡的書:《too mang》
最喜歡的電影:星月童話
最喜歡的歌曲:《only you》
最喜歡的寵物: dog
最大的愛好:唱歌
最想嘗試的職業:dancer
最欣賞自己的哪一點:開朗!
最大的愿望:自己喜歡的音樂受大家認可
最難忘的事情:超級女聲的地區比賽
對自己的評價:謠言終結者
座右銘:enjoy every day
履歷
2005年2月“far away”“傻瓜都一樣”錄入《你會愛我嗎》超級大碟
2004年超級女聲湖南唱區冠軍
2004年至今湖南娛樂頻道“音樂y地帶”主持人
2000年經視美少女(星際大聯盟)
1999年生活頻道吉它爭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