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
【簡介】
山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世界名花之一,也是中國云南省省花。因其植株形姿優(yōu)美,葉濃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全世界園藝界的珍視。我國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時代就已進入宮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風日盛。南宋詩人范成大曾以“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的詩句,來描寫當時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況。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象晉《群芳譜》,清代樸靜子的《茶花譜》等都對山茶花有詳細的記述。到了七世紀時,山茶首傳日本,十八世紀起,山茶多次傳往歐美。
【標準名稱】英文名camellia ,中文名山茶
【別名】海石榴
【原產(chǎn)地】中國長江、珠江流域、云南;朝鮮、日本、印度
【科屬】山茶科,山茶屬
【形態(tài)特征】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碗形花瓣,單瓣或重瓣?;ㄉ屑t、粉紅、深紅、玫瑰紅、紫、淡紫、白、黃色、斑紋等,花期為冬春兩季,較耐冬。
【生長習性】茶花生長適溫在15~32℃之間,要求有一定溫差,環(huán)境濕度6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低溫(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qū)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并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發(fā)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zhì)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鵑強,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栽培】
茶花平常要用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澆灌,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干了再澆,澆要澆透,但要注意不能過干。一般在春梢末期著蕾前要適當扣水,以利向生殖生長轉(zhuǎn)化,花前不能斷水。但是要注意,如果生長在一般居室客廳,容易枯死。
平常施肥可用熟餅(直徑25-30cm盆)10克/盆;復(fù)合肥2克/盆;也可用0.1%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每10-20天一次,以上肥料要輪換使用。如發(fā)生新梢缺鐵黃化可用0.2%硫酸亞鐵每周澆施一次,直到恢復(fù)為止。北方預(yù)防黃化病、根腐病,要每15-30天施0.2%硫酸亞鐵一次。
【病蟲害及其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藥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藥劑用氯腈菊酯15毫升+水胺硫磷20毫升或久效磷25毫升兌30斤水噴霧。
【花語】謙遜、理想的愛、美德、可愛
【相關(guān)詩詞】
唐代貫休和尚(蘭溪人):“風載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yīng)有看人怨孫秀?!彼未S庭堅(祖籍金華):“麗紫妖紅,爭春而取寵,然后知白山茶之韻勝也?!鼻宕铙椅蹋ㄓ置顫O,蘭溪人):“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歷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乎?”
【實用便方】
一、內(nèi)服法
1.材料:山茶花4-6朵,仙鶴草3錢,蓮藕1兩,白茅根1兩。
2.方法:以6碗水煎成2碗,分三餐服用。
3.用途:對于流鼻血、咳血、咳嗽有療效。
二、外敷法
1.材料:山茶花,芙蓉花,梔子花各4-6朵。
2.方法:全部碾碎后加入茶清(去渣茶水)。
3.用途:治療灼燙傷、蚊蟲咬傷。
【珍貴品種】
1.超級南天武士
深紅色,具大量白色斑塊或云斑,中到大型花,直徑10~12.5cm,半重瓣型到松散牡丹型;葉綠色;長勢旺,緊湊,立性;花期中到晚。
2.葡萄紅
暗紅色,花瓣近似圓形,60枚左右,呈8~10輪排列,小到中型花,直徑6.5~7.5cm,玫瑰重瓣型到完全重瓣型;葉濃綠,較小,齒鈍,葉濃綠;長勢旺,矮灌狀;花期中。
3.復(fù)色大海倫
玫瑰紅色,花瓣上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斑塊,大型花,玫瑰重瓣型到完全重瓣型;葉淡綠,偶見葉面上有黃斑;長勢旺,緊湊,立性;花期中到晚。
4.克瑞墨大牡丹
鮮艷的火雞紅色,散發(fā)芬芳香味,大到巨型花,牡丹型;葉濃綠,長橢圓形;長勢旺,緊湊,立性;花期中。
5.可娜
白色,花心泛極淡的綠色,花瓣邊緣有無數(shù)深鋸齒,中到大型花,牡丹型;葉濃綠,厚質(zhì);本品種易發(fā)生突變。
6.大朱砂
大紅色,起絨光,花瓣60~70枚,呈6~7輪排列,硬質(zhì),大型花,直徑10cm以上,完全重瓣型;葉綠色,厚質(zhì),葉齒不明顯;長勢旺,開張,枝粗;花期中到晚。
7.勞拉夫人
粉紅色,具有玫瑰紅色斑塊,大花瓣6輪,每輪12~15枚,雄蕊瓣3~7枚,大型花,直徑10.5cm,厚5cm,玫瑰重瓣型到牡丹型;葉濃綠,長橢圓形;長勢不等,立性;花期中。
8.魔術(shù)城
火紅色,具白色云斑或斑塊,花瓣90多枚,具少量金黃色雄蕊,花絲白色,大型花,直徑12.5cm,牡丹型;葉濃綠,橢圓形,中等大小;長勢旺,開張,立性;花期中。
9.鴛鴦鳳冠
鮮艷的紅色,具有放射狀白色細線條,有時出現(xiàn)粉邊,或半紅半粉的花朵,中型花,直徑10cm,完全重瓣型;葉暗綠色,厚質(zhì),前緣不正,葉面較粗糙;長勢旺,開張;花期中到晚。
10.請求
粉紅色,花瓣邊緣鑲鮮艷的玫紅色花邊,中到大型花,玫瑰重瓣型到牡丹型;葉濃綠,平展;生長慢,立性;花期中到晚。
11.春日野
鮮艷的紅色,花瓣上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白色云斑或斑塊,花心部分有少量花瓣直立,金黃色雄芯簇狀,中到大型花,半重瓣型到牡丹型;葉綠色,偶見黃斑,闊橢圓形;生長慢,開張;花期早到中。
12.復(fù)色格蘭那達
鮮艷的紅色,花瓣上有大量白色斑塊或云狀白斑;葉濃綠;長勢旺,立性;花期中。
【其他相關(guān)資料】
江蘇連云港地處黃海之濱,位于長江以北300公里處。多少年來一些權(quán)威花卉書刊斷言:“長江以北地區(qū)寒冷,不能露天栽種茶花。”的確,這里夏天最高氣溫有時達37~38℃(室外陽光高達45℃);而冬天又很冷,有時可降至(-7~-8)℃。因此,就連本地一些老花農(nóng)也有相同的看法,故而一直沒有人敢露天栽種茶花。
大家一致認為茶花屬溫帶、亞熱帶花卉,歷來生長在南方。長江以北地區(qū)只能盆栽,并且要在室內(nèi)或溫室越冬,夜間氣溫決不能低于—5℃。不僅如此,茶花對土壤也要求極嚴,必須是酸性土。夏天還要防暑,當氣溫升至32℃以上時,中午一定要把花盆放置陰涼處搭盆遮陰,早晚還要各噴水一次,連周圍都要噴水,否則葉片會被灼傷。即使養(yǎng)花多年,一直是按照上述要求辦的。就是這樣,茶花也生長的不理想,時有死株發(fā)生。
經(jīng)過考慮,只隔一條江,雖然距長江較遠,但與江南的溫差也只有2~3℃,江南就可以露天栽種,而這里就不行,到底是為什么呢?于是在院中花臺上露天栽了兩棵干徑約3厘米的普通茶花,冬天用塑料袋套上,根部扎緊。結(jié)果水蒸氣白天被陽光蒸發(fā),到夜里葉子和花蕾就被凍結(jié)在塑料袋上,結(jié)果兩棵均被凍死。
由于不甘心,次年春天又露天栽種了較為名貴的品種。去年冬天雖然很冷,經(jīng)常達到-7~-8℃,但什么措施也沒采取,任其經(jīng)受考驗,結(jié)果只少數(shù)花蕾的外皮有些凍傷,到了春天照常開花。夏天氣溫高達37℃時,我既未噴水也未遮陰,其長勢卻比盆栽且受到保護的要好得多。
經(jīng)過連年露天栽種茶花的經(jīng)驗,有以下體會:
一、地栽的茶花一定要靠近西院墻,以阻擋寒冷的西北風,而且正面又要能得到充足的陽光。二、茶花雖然名貴,但不能嬌生慣養(yǎng),不要經(jīng)常上肥,就當一般花看待,每年只要春、秋兩季施7~8次肥即可。最好是腐熟的豆餅或菜子餅,稀釋后澆在根部。夏、冬兩季不用上肥。三、由于花臺面積較大,土壤不宜干燥,只要10天或半月澆一次水就行了。夏天也不需遮陰,更不需天天噴曬葉片,可大大的節(jié)省勞力,也不愁水大水小,遲澆或早澆幾天均沒有問題。而盆栽者夏天只要遲澆水一天或多澆水兩次,就會干死或爛須,很容易造成死株。四、載茶花的土最好是山土,一般的沙質(zhì)土壤也可。我用的就是花臺上的普通菜園土,只是連盆土一起栽在地上而已。如土壤很細,可摻入適量的粗沙或蜂窩煤屑,蜂窩煤屑屬中性,不含堿,而且具有吸肥、儲肥、放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