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
【健康生活 烏龍茶的功效!】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等等。。。。。【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其實有瘦身功效】 雖然西方一直對“茶的減肥功效
【健康生活 烏龍茶的功效!】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等等。。。。。
【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其實有瘦身功效】
雖然西方一直對“茶的減肥功效”持懷疑態度,但中國醫學研究者日前聲明,烏龍茶確實有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妙效。本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獲獎人郭錫熔認為,烏龍茶含有較多的茶多酶,會有效減少皮下脂肪。
【烏龍茶名字的來源】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其最負盛名的要數福建和廣東二地產的。其中福建的“武夷巖茶”屈指可數。烏龍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并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烏龍茶的制法】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采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烏龍是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后傳入閩北和臺灣。”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現在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烏龍茶的名貴品種】
1. [武夷巖茶]產自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巖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卷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狀。顏色青翠、砂綠、密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淺綠色。品飲此茶,香氣菠郁,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巖韻”。
2. [鳳凰單叢茶]產于廣東。茶形壯實而卷曲,葉色淺黃帶微綠。湯色黃艷襯綠,香氣清長,多次沖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
3. [臺灣烏龍茶]條形卷曲,呈銅褐色,茶湯橙紅,滋味純正,天賦濃烈的果香,沖泡后葉底邊紅腹綠,其中以南投縣的“凍頂”烏龍茶最為名貴。
4. [鐵觀音茶]閩南安溪產。“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晴蜒頭,由于咖啡堿隨著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此茶沖泡后,異香撲鼻,乘熱細啜,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余香。
5.[東方美仁]產自廈門
【烏龍茶減肥法】
烏龍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為它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這種說法也確實有科學的根據。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茶。
大家都知道,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是一種半發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實烏龍茶只是總稱,還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類別的茶。例如:水仙、白牡丹,以及適合配海鮮類食物的鐵觀音等等,種類多樣,可以任君挑選。
實驗證明,每天喝一公升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雖然飲用量應該依各人身體的狀況決定,但是當食物太油膩時,最好也能夠搭配烏龍茶,不但有飽腹感,還可以去除油膩。
烏龍茶的保健功能:茶功如神,早已為人們所知。唐代詩人盧全是這樣形容茶葉功效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生平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清風生。宋代吳淑《茶賦》說: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茶苦而寒,陰中之陽,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烏龍茶是我國特種名茶,經現代國內外科學研究證實,烏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署、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癥、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一、防癌癥
1998年6月15日《健康報》(記者鄭遠翔)報道:不久前,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韓馳和她的助手徐勇,進行茶葉在動物體內的抑癌試驗。他們分別給大白鼠喂安溪鐵觀音等五種茶,同時給予喂人工合成的純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亞硝膠。三個月后,大白鼠食道癌發生率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數為2.2-3個。而未飲茶的大白鼠食道癌發病率為90%,患癌鼠平均瘤數為5.2個,五種茶葉抑癌效果為安溪鐵觀音最佳。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即用亞硝酸納和甲基卡膠做致癌前體物,結果發現,飲茶組的大白鼠無一發生食道癌,未飲茶組發生率為100%。這一結果證明,茶葉可全部阻斷亞硝膠的體內內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學宮川豐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烏龍茶對動物脂肪代謝的影響進行試驗,證明能顯著抑制血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觀察了一組血中膽固醇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種降脂藥物的情況下,每日上下午兩次飲用烏龍茶,連續24周后,病人血中膽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進一步的動物試驗表明,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這對于防止血管病變,血管內血栓形成以及中醫?quot;瘀血癥均有積極意義。此外,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進行抗衰老試驗表明,他們分別加喂烏龍茶和維生素e的兩組動物,肝臟內脂質過氧化均明顯減少,這說明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人體試驗還表明,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證明。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1985年10月王澤農教授訪問安溪茶鄉時,賦詩一首,對安溪烏龍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藥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
【烏龍茶基本成份及功效】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么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
【烏龍茶喝法與使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于新茶剛采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并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癥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堿以及多種芳香物質,這些物質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有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臺式烏龍茶】
臺式烏龍茶脫胎于潮州、閩南的工夫茶。
一、 開場白:致歡迎詞,解說詞,祝福語
各位先生/小姐,你們好!歡迎光臨飄香茶坊,我是茶坊服務員,下面由我為大家表演臺灣功夫茶藝。
二、 手法: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并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蘇東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水煮,活煮甘泉,即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泉水。
三、 手法: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1、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借助孔雀這道程序向各位嘉賓介紹有關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1》 紫砂壺:此壺產于江蘇的宜興,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氣性,茶葉在里面溶出的營養物質達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壺泡制出的茶湯就越香,此壺專用于沖泡烏龍茶。
2》 聞香杯:主要用于聞茶湯的香氣。
3》 品茗杯:主要用于品茶湯的味道。
4》 茶荷:又稱茶撮,專用于盛茶、賞茶。
5》 茶道:由茶針、茶斗、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a、 茶針用于疏通壺嘴;
b、 茶斗用于方便盛茶;
c、 茶勺用于撥取茶葉;
d、 茶匙用于更換殘茶;
e、 茶夾用于取拿杯具;
f、 茶夾用于剩放;
g、 壺筆用于調節紫砂壺的內外溫度。
6》 茶床:用于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7》 茶海:用于盛裝多余的水。
8》 茶巾:用于吸干杯或壺底的水滴。
9》 茶筒:用于盛裝干茶。
10》 香爐:用于燒香。
11》 明爐組:專用于燒水。
12》 茶托;用于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13》 公道杯:用于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14》 茶漏:用于過漏茶渣。
15》 壺墊:專用于放紫砂壺。
2、葉嘉酬賓: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贊美,葉嘉酬賓就是大家鑒賞烏龍茶,今天各位點的烏龍茶就是- 烏龍茶,它外形 ,具有 香,并有獨特的 韻。
三、溫壺溫杯:就是用燒沸的開水沖入紫砂壺內,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聞香杯內,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溫度,使茶葉在里面能更好的發揮色、香、味、型的特點。
四、 手法:烏龍入宮
就是把烏龍茶葉放入紫砂壺內,宮是形容紫砂壺的重要性。
五、 手法:滌茶留香,春風拂面
烏龍茶因為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滌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滌一下茶葉,并能讓茶葉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葉處于一種含香欲放的狀態。春風拂面指用壺蓋刮去茶壺表面泛起的泡沫及茶葉,使壺內茶湯更加清澈潔凈。
六、 手法:烏龍出海,重洗仙顏
品功夫茶講究頭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的道理,頭泡沖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入茶海,因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龍入海一樣,故稱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這里喻出。
第二次沖泡完時加上壺蓋后,還要用開水洗燙壺的表面,內外加溫,有利于茶香的散發。
七、 手法: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紫砂壺泡好茶后,在茶巾上沾干壺底的殘水,并把茶水注入公道杯內,此過程就叫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八、 手法: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有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當公道杯中所剩不多茶湯改為點斟,手法要求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此法稱之為鳳凰點頭。
九、 手法: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將刻有龍的品茗杯倒扣在刻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龍鳳呈祥,也稱之為夫妻和諧,把扣好的品、聞杯一并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進龍門可化升天而去。我們借助這手法祝福在座的各位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十、奉茶,手法:“眾手傳盅”
此時將龍鳳杯雙手捧奉給各位賓客,要求龍、鳳正對客人,并從右到左依次奉上,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十一、手法:鑒賞雙色,喜聞茶香
把聞香杯傾斜45度提起,置于掌心迅速滾動,請客人聞杯時的茶香,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陶瓷制的烏龍圖案就會變色,此時就會看見茶湯色和鳳凰的變化,所以 稱之為“鑒賞雙色”。
喜聞茶香是品茶之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無異味。
臺式茶藝側重于對茶葉本身、與茶相關事物的關注,以及用茶氛圍的營造。欣賞茶葉的色與香及外形,是茶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沖泡過程的藝術化與技藝的高超,使泡茶成為一種美的享受;此外對茶具欣賞與應用,對飲茶與自悟修身、與人相處的思索,對品茗環境的設計都包容在茶藝之中。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相聯,將品飲與人性修養相融合,形成了親切自然的品茗形式,這種形式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簡單表述如下:
主要茶品: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阿里山茶。
1.擺具 將茶具一一擺好,茶壺與茶盅并排置于茶盤之上,聞香杯與品茗杯一一對應,并列而立。電茶壺置于左手邊。
2.賞茶 用茶匙將茶葉輕輕撥入茶荷內,供來賓欣賞。
3.溫壺 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茶盅。用左手拿起電茶壺,注滿茶壺,接著右手拿壺,注入茶盅。
4.溫杯 將茶盅內的熱水分別注入聞香杯中,用茶夾夾住聞香杯,旋轉360度后,將聞香杯中的熱水倒入品茗杯。同樣用茶夾夾住品茗杯,旋轉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滌方或茶盤。
5.投茶 將茶荷的圓口對準壺口,用茶匙輕撥茶葉入壺。投茶量為1/2至2/3壺。
6.洗茶 左手執電茶壺,將100攝氏度的沸水高沖入壺。蓋上壺蓋,淋去浮沫。立即將茶湯注入茶盅,分于各聞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聞香。
7.高沖 執電茶壺高沖沸水入壺,使茶葉在壺中盡量翻騰。第一泡時間為1分鐘,1分鐘后,將茶湯注入茶盅,分到各聞香杯中。
8.奉茶 聞香杯與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內,雙手端起杯托,送至來賓面前,請客人品嘗。
9.聞香 先聞杯中茶湯之香,然后將茶湯置于品茗杯內,聞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聞香之后可以觀色品茗。品茗時分三口進行,從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細微的差異,需細細品,才能有所體會。
11.再次沖泡 第二次沖泡的手法與第一次同,只是時間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類推,每沖泡一次,沖泡的時間也要相對增加。優質烏龍茶內質好,如果沖泡手法得當,可以沖泡幾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沖泡起,奉茶可直接將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聞香杯中,然后重復聞香、觀色、品茗、沖泡的過程。
綠茶和烏龍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于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隨著發酵溫度的升高而相互結合,致使茶的顏色變深,但因此茶的澀味也會減少。這種兒茶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烏龍茶的多酚類。多酚類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都能夠影響各種酵素在我們體內的活性化。茶葉中所含有的兒茶素大約有一半會轉化為烏龍茶的多酚類。因此,在兒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和烏龍茶多酚類的雙重作用之下,烏龍茶就顯現出綠茶所沒有的各種功效了。
臺灣茶的產區及特色
1、松柏茶區:
海拔高度約500公尺,位于南投縣名間,是臺灣早期主要烏龍茶產地之一。此區的烏龍茶以機械采收為主,量大,講究制作的過程及設備,茶葉本質較清香淡甘。
2、凍頂茶區:
海拔高度約900公尺,位于南投縣鹿谷,是臺灣炭焙烏龍茶最有名氣及最大的產地。臺灣最著名的比賽茶區,往往春冬兩季的比賽圣事皆會吸引各的茶農前往繳茶比賽。它有名氣于焙火,也就是人?所說的「功夫茶」或「老人茶」,茶湯較褐色,茶味有焙火的甘醇,氣味中亦帶焙火味。由于炭焙后咖啡因含量較低,較不會影響睡眠。
3、阿里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位于嘉義縣石桌,在外銷名氣中最旺, 此區以半發酵烏龍茶為主,茶葉氣味清香脫俗,味道甘醇甜美,是目前高海拔烏龍茶最大的產區。
4、玉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1800公尺以上,位于嘉義縣及南投縣交界,屬新興茶區之一,也以發酵烏龍茶為主,由于高度較高,茶葉生長期較一般長,所以耐泡性佳,一般沖泡6-7次是不成問題的。氣味濃郁氛香,茶湯金黃,味道清新可口,屬高等茶葉之一。
5、梨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2000公尺以上,位于臺中縣及南投線山區交界,屬 臺灣烏龍茶最高種植區域,量少物美,口感清新,長時間浸泡亦不會苦澀,是烏龍茶中的極品。
6、其它茶區:
其它如杉林溪、瑞里、瑞峰、梅山、盧山、紅香、武界……等為新興的茶區,也有很好的品質及價格。只因名氣不比以上的茶區,所以較被忽略,也由于如此這些茶會以臨近的茶區為名。
其特色會因地區及氣候而發展出它特有的獨特性。氣味氛香、味道甘醇、茶湯色澤金黃
2.北埔的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東方美人茶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稱「白毫烏龍茶」。
大部分生長在新竹峨眉鄉、北埔鄉、橫山鄉及竹東鎮等一帶和苗栗的頭屋、頭份、寶山、老田寮、三灣一帶,桃園龍潭等地亦有部分生產。
茶葉外觀:以白毫肥大,葉部呈紅、黃、綠相間,顏色鮮艷者較上品;
茶水色:以明亮艷麗橙紅色為佳,
茶湯:入口滋味濃厚,甘醇而不生澀,過喉滑順生津,口中回味甘醇,
香氣:聞之有天然熟果香,芬芳怡人者為貴。
3.臺東福祿茶===
臺東主要茶區在鹿野鄉的高臺,高臺面對都蘭山,滿山茶園。
海拔八百公尺左右的武陵村是生產福祿茶的產地。
茶葉制法獨特,喝來格外新鮮甘醇
4.屏東滿洲茶 ===
恒春也產茶,有沒有搞錯?臺灣最熱的南端,也會產茶,不介紹你不相信喔!!~~
其實并非是恒春產茶,而是距離恒春不遠的滿洲鄉港口村產茶,借用恒春名氣來推銷,
港口茶是臺灣唯一沒有改良過的土茶,帶點苦味,頗有特色。
5.武陵高山茶===
產于雪山東麓海拔二千公尺之武陵谷地,七家灣溪與雪山溪會流其間
,終年云霧繚繞,經四季之雨霧滋養,葉厚而潤,年僅收三次,
經精工焙制氣味芬芳具耐泡之特性,飲潤喉清心,堪稱臺灣高山茶之極品。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等等。。。。。
【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其實有瘦身功效】
雖然西方一直對“茶的減肥功效”持懷疑態度,但中國醫學研究者日前聲明,烏龍茶確實有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妙效。本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獲獎人郭錫熔認為,烏龍茶含有較多的茶多酶,會有效減少皮下脂肪。
【烏龍茶名字的來源】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其最負盛名的要數福建和廣東二地產的。其中福建的“武夷巖茶”屈指可數。烏龍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并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烏龍茶的制法】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采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烏龍是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后傳入閩北和臺灣。”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現在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烏龍茶的名貴品種】
1. [武夷巖茶]產自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巖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卷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狀。顏色青翠、砂綠、密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淺綠色。品飲此茶,香氣菠郁,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巖韻”。
2. [鳳凰單叢茶]產于廣東。茶形壯實而卷曲,葉色淺黃帶微綠。湯色黃艷襯綠,香氣清長,多次沖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
3. [臺灣烏龍茶]條形卷曲,呈銅褐色,茶湯橙紅,滋味純正,天賦濃烈的果香,沖泡后葉底邊紅腹綠,其中以南投縣的“凍頂”烏龍茶最為名貴。
4. [鐵觀音茶]閩南安溪產。“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晴蜒頭,由于咖啡堿隨著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此茶沖泡后,異香撲鼻,乘熱細啜,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余香。
5.[東方美仁]產自廈門
【烏龍茶減肥法】
烏龍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為它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這種說法也確實有科學的根據。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茶。
大家都知道,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是一種半發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實烏龍茶只是總稱,還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類別的茶。例如:水仙、白牡丹,以及適合配海鮮類食物的鐵觀音等等,種類多樣,可以任君挑選。
實驗證明,每天喝一公升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雖然飲用量應該依各人身體的狀況決定,但是當食物太油膩時,最好也能夠搭配烏龍茶,不但有飽腹感,還可以去除油膩。
烏龍茶的保健功能:茶功如神,早已為人們所知。唐代詩人盧全是這樣形容茶葉功效的: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生平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清風生。宋代吳淑《茶賦》說: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茹之利,其功若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茶苦而寒,陰中之陽,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烏龍茶是我國特種名茶,經現代國內外科學研究證實,烏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署、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癥、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一、防癌癥
1998年6月15日《健康報》(記者鄭遠翔)報道:不久前,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韓馳和她的助手徐勇,進行茶葉在動物體內的抑癌試驗。他們分別給大白鼠喂安溪鐵觀音等五種茶,同時給予喂人工合成的純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亞硝膠。三個月后,大白鼠食道癌發生率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數為2.2-3個。而未飲茶的大白鼠食道癌發病率為90%,患癌鼠平均瘤數為5.2個,五種茶葉抑癌效果為安溪鐵觀音最佳。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即用亞硝酸納和甲基卡膠做致癌前體物,結果發現,飲茶組的大白鼠無一發生食道癌,未飲茶組發生率為100%。這一結果證明,茶葉可全部阻斷亞硝膠的體內內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學宮川豐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烏龍茶對動物脂肪代謝的影響進行試驗,證明能顯著抑制血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觀察了一組血中膽固醇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種降脂藥物的情況下,每日上下午兩次飲用烏龍茶,連續24周后,病人血中膽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進一步的動物試驗表明,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這對于防止血管病變,血管內血栓形成以及中醫?quot;瘀血癥均有積極意義。此外,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進行抗衰老試驗表明,他們分別加喂烏龍茶和維生素e的兩組動物,肝臟內脂質過氧化均明顯減少,這說明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人體試驗還表明,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證明。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1985年10月王澤農教授訪問安溪茶鄉時,賦詩一首,對安溪烏龍茶的保健功效作了高度的概括:安溪芳若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藥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
【烏龍茶基本成份及功效】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飲茶為什么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鑒定,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于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碘、硒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
【烏龍茶喝法與使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于新茶剛采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并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癥的病人來說,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還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堿以及多種芳香物質,這些物質還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有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應適量飲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時飲用,正確方法是放置半個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臺式烏龍茶】
臺式烏龍茶脫胎于潮州、閩南的工夫茶。
一、 開場白:致歡迎詞,解說詞,祝福語
各位先生/小姐,你們好!歡迎光臨飄香茶坊,我是茶坊服務員,下面由我為大家表演臺灣功夫茶藝。
二、 手法: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并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蘇東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水煮,活煮甘泉,即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泉水。
三、 手法: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1、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借助孔雀這道程序向各位嘉賓介紹有關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1》 紫砂壺:此壺產于江蘇的宜興,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氣性,茶葉在里面溶出的營養物質達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壺泡制出的茶湯就越香,此壺專用于沖泡烏龍茶。
2》 聞香杯:主要用于聞茶湯的香氣。
3》 品茗杯:主要用于品茶湯的味道。
4》 茶荷:又稱茶撮,專用于盛茶、賞茶。
5》 茶道:由茶針、茶斗、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a、 茶針用于疏通壺嘴;
b、 茶斗用于方便盛茶;
c、 茶勺用于撥取茶葉;
d、 茶匙用于更換殘茶;
e、 茶夾用于取拿杯具;
f、 茶夾用于剩放;
g、 壺筆用于調節紫砂壺的內外溫度。
6》 茶床:用于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7》 茶海:用于盛裝多余的水。
8》 茶巾:用于吸干杯或壺底的水滴。
9》 茶筒:用于盛裝干茶。
10》 香爐:用于燒香。
11》 明爐組:專用于燒水。
12》 茶托;用于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13》 公道杯:用于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14》 茶漏:用于過漏茶渣。
15》 壺墊:專用于放紫砂壺。
2、葉嘉酬賓: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贊美,葉嘉酬賓就是大家鑒賞烏龍茶,今天各位點的烏龍茶就是- 烏龍茶,它外形 ,具有 香,并有獨特的 韻。
三、溫壺溫杯:就是用燒沸的開水沖入紫砂壺內,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聞香杯內,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溫度,使茶葉在里面能更好的發揮色、香、味、型的特點。
四、 手法:烏龍入宮
就是把烏龍茶葉放入紫砂壺內,宮是形容紫砂壺的重要性。
五、 手法:滌茶留香,春風拂面
烏龍茶因為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滌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滌一下茶葉,并能讓茶葉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葉處于一種含香欲放的狀態。春風拂面指用壺蓋刮去茶壺表面泛起的泡沫及茶葉,使壺內茶湯更加清澈潔凈。
六、 手法:烏龍出海,重洗仙顏
品功夫茶講究頭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的道理,頭泡沖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入茶海,因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龍入海一樣,故稱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這里喻出。
第二次沖泡完時加上壺蓋后,還要用開水洗燙壺的表面,內外加溫,有利于茶香的散發。
七、 手法: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紫砂壺泡好茶后,在茶巾上沾干壺底的殘水,并把茶水注入公道杯內,此過程就叫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八、 手法: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有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當公道杯中所剩不多茶湯改為點斟,手法要求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此法稱之為鳳凰點頭。
九、 手法: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將刻有龍的品茗杯倒扣在刻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為龍鳳呈祥,也稱之為夫妻和諧,把扣好的品、聞杯一并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身”躍進龍門可化升天而去。我們借助這手法祝福在座的各位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十、奉茶,手法:“眾手傳盅”
此時將龍鳳杯雙手捧奉給各位賓客,要求龍、鳳正對客人,并從右到左依次奉上,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十一、手法:鑒賞雙色,喜聞茶香
把聞香杯傾斜45度提起,置于掌心迅速滾動,請客人聞杯時的茶香,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陶瓷制的烏龍圖案就會變色,此時就會看見茶湯色和鳳凰的變化,所以 稱之為“鑒賞雙色”。
喜聞茶香是品茶之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無異味。
臺式茶藝側重于對茶葉本身、與茶相關事物的關注,以及用茶氛圍的營造。欣賞茶葉的色與香及外形,是茶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沖泡過程的藝術化與技藝的高超,使泡茶成為一種美的享受;此外對茶具欣賞與應用,對飲茶與自悟修身、與人相處的思索,對品茗環境的設計都包容在茶藝之中。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相聯,將品飲與人性修養相融合,形成了親切自然的品茗形式,這種形式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簡單表述如下:
主要茶品: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阿里山茶。
1.擺具 將茶具一一擺好,茶壺與茶盅并排置于茶盤之上,聞香杯與品茗杯一一對應,并列而立。電茶壺置于左手邊。
2.賞茶 用茶匙將茶葉輕輕撥入茶荷內,供來賓欣賞。
3.溫壺 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茶盅。用左手拿起電茶壺,注滿茶壺,接著右手拿壺,注入茶盅。
4.溫杯 將茶盅內的熱水分別注入聞香杯中,用茶夾夾住聞香杯,旋轉360度后,將聞香杯中的熱水倒入品茗杯。同樣用茶夾夾住品茗杯,旋轉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滌方或茶盤。
5.投茶 將茶荷的圓口對準壺口,用茶匙輕撥茶葉入壺。投茶量為1/2至2/3壺。
6.洗茶 左手執電茶壺,將100攝氏度的沸水高沖入壺。蓋上壺蓋,淋去浮沫。立即將茶湯注入茶盅,分于各聞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聞香。
7.高沖 執電茶壺高沖沸水入壺,使茶葉在壺中盡量翻騰。第一泡時間為1分鐘,1分鐘后,將茶湯注入茶盅,分到各聞香杯中。
8.奉茶 聞香杯與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內,雙手端起杯托,送至來賓面前,請客人品嘗。
9.聞香 先聞杯中茶湯之香,然后將茶湯置于品茗杯內,聞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聞香之后可以觀色品茗。品茗時分三口進行,從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細微的差異,需細細品,才能有所體會。
11.再次沖泡 第二次沖泡的手法與第一次同,只是時間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類推,每沖泡一次,沖泡的時間也要相對增加。優質烏龍茶內質好,如果沖泡手法得當,可以沖泡幾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沖泡起,奉茶可直接將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聞香杯中,然后重復聞香、觀色、品茗、沖泡的過程。
綠茶和烏龍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于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隨著發酵溫度的升高而相互結合,致使茶的顏色變深,但因此茶的澀味也會減少。這種兒茶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烏龍茶的多酚類。多酚類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都能夠影響各種酵素在我們體內的活性化。茶葉中所含有的兒茶素大約有一半會轉化為烏龍茶的多酚類。因此,在兒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和烏龍茶多酚類的雙重作用之下,烏龍茶就顯現出綠茶所沒有的各種功效了。
臺灣茶的產區及特色
1、松柏茶區:
海拔高度約500公尺,位于南投縣名間,是臺灣早期主要烏龍茶產地之一。此區的烏龍茶以機械采收為主,量大,講究制作的過程及設備,茶葉本質較清香淡甘。
2、凍頂茶區:
海拔高度約900公尺,位于南投縣鹿谷,是臺灣炭焙烏龍茶最有名氣及最大的產地。臺灣最著名的比賽茶區,往往春冬兩季的比賽圣事皆會吸引各的茶農前往繳茶比賽。它有名氣于焙火,也就是人?所說的「功夫茶」或「老人茶」,茶湯較褐色,茶味有焙火的甘醇,氣味中亦帶焙火味。由于炭焙后咖啡因含量較低,較不會影響睡眠。
3、阿里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1500公尺,位于嘉義縣石桌,在外銷名氣中最旺, 此區以半發酵烏龍茶為主,茶葉氣味清香脫俗,味道甘醇甜美,是目前高海拔烏龍茶最大的產區。
4、玉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1800公尺以上,位于嘉義縣及南投縣交界,屬新興茶區之一,也以發酵烏龍茶為主,由于高度較高,茶葉生長期較一般長,所以耐泡性佳,一般沖泡6-7次是不成問題的。氣味濃郁氛香,茶湯金黃,味道清新可口,屬高等茶葉之一。
5、梨山茶區:
海拔高度約2000公尺以上,位于臺中縣及南投線山區交界,屬 臺灣烏龍茶最高種植區域,量少物美,口感清新,長時間浸泡亦不會苦澀,是烏龍茶中的極品。
6、其它茶區:
其它如杉林溪、瑞里、瑞峰、梅山、盧山、紅香、武界……等為新興的茶區,也有很好的品質及價格。只因名氣不比以上的茶區,所以較被忽略,也由于如此這些茶會以臨近的茶區為名。
其特色會因地區及氣候而發展出它特有的獨特性。氣味氛香、味道甘醇、茶湯色澤金黃
2.北埔的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東方美人茶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稱「白毫烏龍茶」。
大部分生長在新竹峨眉鄉、北埔鄉、橫山鄉及竹東鎮等一帶和苗栗的頭屋、頭份、寶山、老田寮、三灣一帶,桃園龍潭等地亦有部分生產。
茶葉外觀:以白毫肥大,葉部呈紅、黃、綠相間,顏色鮮艷者較上品;
茶水色:以明亮艷麗橙紅色為佳,
茶湯:入口滋味濃厚,甘醇而不生澀,過喉滑順生津,口中回味甘醇,
香氣:聞之有天然熟果香,芬芳怡人者為貴。
3.臺東福祿茶===
臺東主要茶區在鹿野鄉的高臺,高臺面對都蘭山,滿山茶園。
海拔八百公尺左右的武陵村是生產福祿茶的產地。
茶葉制法獨特,喝來格外新鮮甘醇
4.屏東滿洲茶 ===
恒春也產茶,有沒有搞錯?臺灣最熱的南端,也會產茶,不介紹你不相信喔!!~~
其實并非是恒春產茶,而是距離恒春不遠的滿洲鄉港口村產茶,借用恒春名氣來推銷,
港口茶是臺灣唯一沒有改良過的土茶,帶點苦味,頗有特色。
5.武陵高山茶===
產于雪山東麓海拔二千公尺之武陵谷地,七家灣溪與雪山溪會流其間
,終年云霧繚繞,經四季之雨霧滋養,葉厚而潤,年僅收三次,
經精工焙制氣味芬芳具耐泡之特性,飲潤喉清心,堪稱臺灣高山茶之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