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
蘿卜(luóbo)(raphanus sativus)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根皮綠色、白色、粉紅色或紫色。莖直立,粗壯,圓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長柄,通常大頭羽狀分裂,被粗毛,側裂片1~3對,邊緣有鋸齒或缺刻;莖中、上部葉長圓形至披針形,向上漸變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莖。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粉紅色或白色。長角果,不開裂,近圓錐形,直或稍彎,種子間縊縮成串珠狀,先端具長喙,喙長2.5~5厘米,果壁海綿質。種子1~6粒,紅褐色,圓形,有細網紋。原產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品種極多,常見有紅蘿卜(變蘿卜)、青蘿卜、白蘿卜、水蘿卜和心里美等。根供食用,為我國主要蔬菜之一,種子含油42%,可用于制肥皂或作潤滑油。種子、鮮根、葉均可入藥,功能下氣消積。生蘿卜含淀粉酶,能助消化。 蘿卜(raphanuspsativus)又名萊菔、蘆菔、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蘿卜營養豐富,可生食、炒食、腌漬、干制。蘿卜因含淀粉酶,生食可助消化,因含芥辣油,具有辣油,具有辣味。根和種子內含有萊菔子素,有殺菌作用。蘿卜有祛痰、止瀉、利尿等功效。種子含脂肪39%--50%。 特性:蘿卜直根系,主根深60厘米--180厘米,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45厘米的土層中。蘿卜的肉質根是同化產物的貯藏器官,皮色有白、粉紅、紫紅、青綠等色,前蘇聯和法國還有黑皮蘿卜。肉色有白、青綠、紫紅等色。蘿卜營養生長期葉叢生于短縮莖上。葉形上板葉(枇杷葉)與花葉(大類羽狀全裂葉)之分。葉色有淡綠、濃綠、亮綠、黑綠之分。葉叢有直立、半直立和平展等方式。蘿卜植株通過階段發育后,由頂芽抽生的花莖為主莖,各白蘿p卜花多為白色或淡紫紅色,青蘿卜的花多為紫色,而紅蘿卜的花多為白色。蘿卜果實為角果,成熟后不開裂,每果有種子3--10粒,脫粒較費工。一般種皮有紅褐和黃褐色兩種,深淺依品種而異,很多地方方有紅籽白蘿卜、黃籽紅蘿卜的規律。種子千粒重7.0克--13.8克。 品種:按用途分為菜用、加工用、水果用。按季節分可分為秋冬蘿卜、冬春蘿卜、春夏蘿卜、夏秋蘿卜、四季蘿卜。 蘿卜屬根菜類蔬菜,主要食用部分為肉質根部,是我國冬、春季供應的主要蔬菜之一。 我國栽培的蘿卜在植物學上統稱為中國蘿卜,自古就盛行,明代時已遍及全國。多年以來形成了許多優良品種,其中天津青蘿卜就是地方優良品種之一。 1.品種: 蘿卜的品種十分繁多,可按形狀、色澤、種植季節不同等來進行分類,也可按用途分為生食、熟食和加工品種。 天津青蘿卜,又稱衛青蘿卜,是沙窩蘿卜、葛沽蘿卜和灰堆蘿卜的統稱。屬生食綠色品種。細長圓筒形,皮翠綠色,尾端玉白色。整個蘿卜上部甘甜少辣味,至尾部辣味漸增,是地方優良品種,極耐貯藏。 2.用途: 青蘿卜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淀粉酶含量很高,肉質致密,色呈淡綠色,水多味甜、微辣,是著名的生食品種,人稱“水果蘿卜”。除生食外,還可做湯,干腌、鹽漬和制做泡菜等。 青蘿卜還具有藥用價值,有消積、祛談、利尿、止瀉等效用,被人們所喜愛。 3.產地: 因蘿卜適應性強,生長快,產量高,種植管理較易,生產成本低,所以在我國城鄉多有栽培。 4.輸出情況: 青蘿卜除供應國內市場外,在國外市場也享有一定信譽。又因耐貯、耐長途運輸,所以一直是出口鮮菜類商品中的佼佼者。目前主要銷往港、澳及東南亞地區,近幾年對日本、韓國也有出口。 5.品質、規格:品質新鮮、翠綠色,形狀細長端正,去須根。口感脆嫩、多汁,甘甜微辣,去凈泥土,無傷殘及裂根。 規格:每個重約0.4~0.8kg,大小均勻。 6.加工: 出口前需經加工、整理,加工時挑選細長端正,無病蟲害及傷殘的蘿卜,去掉須根及殘留葉子,順序碼放在出口包裝箱內,稱重后進行包裝。 7.包裝: 青蘿卜出口一般用紙箱包裝,每箱凈重25kg。 凡經營出口青蘿卜的單位,出口前必須向當地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出口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運出口。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時,合同中有標準規定的,按合同規定執行;合同中未有規定的,按我國現行標準規定執行。目前取樣標準按gb8855—88《新鮮水果、蔬菜取樣方法》執行。 凡生產、加工天津青蘿卜的企業,必須經當地檢驗檢疫機構登記后,方可進行生產,檢驗檢疫機構對其加工工藝、加工衛生、環境衛生、貯存條件等實施監督管理。 8.保管、貯藏 出口的青蘿卜,一般都經過貯藏。采收過早,過晚,都會對其品質及耐貯性產生影響,所以要及時采收。如采收過早不但影響質量,而且還影響產量,過晚易受凍害,并且肉質根硬化,在貯藏中容易形成空心。 青蘿卜在貯藏前應切去葉叢,可窯存,也可入冷庫貯存,最適宜的溫度為0℃~5℃,空氣相對濕度應在90%以上。 衛青蘿卜呈長筒形,一般長20厘米,直徑大約厘米,每個約重斤,全身呈綠色,皮薄、肉多、清脆、甘甜、水多,既可生吃,又能作熟菜,湯料和腌制。特別是生吃,別有風味,嚼起來又脆又甜,水多無渣,味道鮮美,清淡可口,可以解熱止渴,化痰生津,幫助消化,促進食欲。蘿卜,原產于臨地中海的西亞、東南歐諸國。因此,它的名字很多,如萊菔、蘆菔、蘆葩等,都是外來語的音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第一批蘿卜就叫“萊菔”,也有人稱其為“土人參”。蘿卜的品種繁多,有白皮、紅皮、青皮、紅心、白心以及圓形、長形等品種(不包括胡蘿卜)。它生熟食用皆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涼,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我國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也有“蘿卜上市、醫生沒事”,“蘿卜進城 ,醫生關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要醫生開藥方”,“蘿卜一味,氣煞太醫”之說, 元代詩人為了贊美蘿卜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滯,奇功真品題”。我國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對蘿卜也極力推崇,主張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蘿卜除了肉質脆嫩多汁,形美色艷,可食用外 ,還可在宴席上造型成精致悅心的雕花,刺激食欲,美化生活;此外蘿卜是醬菜、泡菜、干制的主要原料之一,營養成分除含葡萄糖、蔗糖、果糖、多縮戊糖、粗纖維、維生素c、礦物質和少量粗蛋白外,還含多種氨基酸。 蘿卜具特有辣味,生食可助消化、健胃消食、增加食欲,吃肉類等油膩食物后吃生蘿卜可解膩爽口使脘腹舒坦,過食甘薯胃酸脹滿燒心時吃生蘿卜或嚼咸蘿卜可消食順氣;蘿卜含較多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保持大便暢通,使人體較少吸收廢棄物中的有毒和致癌物質,預防腸癌發生。生蘿卜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蘿卜含維生素c能預防壞血病。現代醫學驗證,蘿卜還有防癌功能。其原因是蘿卜所含的多種酶,能夠分解致癌的亞硝胺,加之所含的木質素能夠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從而吞噬癌細胞,所以說蘿卜有“化癌”之功。蘿卜含有的礦物質,對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兒童也有諸多益處。還有一個俗語表現了蘿卜的益處:“吃著蘿卜喝著茶,氣得大夫滿街爬。”注: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好多以蘿卜為主料或是輔料的菜肴,以及很多流傳下來的驗方,這些對好多疾病有輔助的治療效果,現在就簡單的介紹一些:1、白蘿卜煲羊腩湯取蘿卜一個,羊腩500克,生姜3片,食鹽少許。制法:選優質大白蘿卜一個,與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干凈,分別去皮。白蘿卜切成塊狀,生姜切成三片,備用。羊腩用清水洗干凈,切成塊狀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開,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食用。本方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消積食等功效。也可預防皮膚干燥、皸裂、生凍瘡等。2、蘿卜煲鮑魚鮮蘿卜300g(去皮)、鮑魚25g,煮湯服食。隔日一次,6~7次為一個療程。有滋陰清熱、寬中止渴之功效。用于糖尿病的輔助治療。3、蘿卜餅白蘿卜250g,瘦豬肉100g,生姜、蔥白、精鹽、菜油各適量,面粉250g,制法:將蘿卜絲用菜油炒至五成熟與肉絲等調料拌勻成餡,將面團加餡制成餅,放油鍋烙熟,作主食,可長期服用。主治痰濕中阻之眩暈頭痛,嘔吐、咳喘,食后服脹等癥。4、白菜蘿卜湯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蘿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一天兩次,連服三四天可治感冒5、蘿卜酸梅湯鮮蘿卜250g,切成薄片,酸梅2枚,加清水3碗煎至一碗半,用食鹽少許調味,去渣飲用。適用于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癥。6、蜜蒸蘿卜鮮蘿卜1個(約500g)、蜂蜜60g,將蘿卜洗凈削去皮,挖空蘿卜中心,裝入蜂蜜,用碗盛載,隔水蒸熟服食。具有潤肺、止咳、化痰之功,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肺結合之咽干、痰中帶血等癥。7、五汁飲:甘蔗汁60毫升,荸薺汁30毫升,蘿卜汁、梨汁各30毫升,西瓜汁60毫升隔水共蒸熟,涼后代茶飲。每日1~2劑。可輔助治療麻疹。8、白蘿卜燒墨斗魚原料:白蘿卜、墨斗魚、紅尖椒、綠尖椒、蔥、姜調料:鹽、味精、色拉油、高糖、淀粉制法:白蘿卜切成菱形塊,紅、綠尖椒切塊,用溫油將蔬菜焯一下;墨斗魚洗凈,用沸水焯一下,撈起后待用;鍋內放少許底油,先放蔥末、姜末,再下入全部原料和適量高湯一起燒3分鐘,調味后勾芡,即可。由于白蘿卜味甘性涼,有消膩、去脂、化痰、止咳等功效。它還含有膽堿物質,能降低血脂、血壓,非常利于減肥。9、雙銀湯原料:銀耳、白蘿卜、鴨湯制法:將蘿卜切絲,銀耳分成瓣兒,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功效:白蘿卜可以清熱祛痰,銀耳可以補肺氣,鴨湯性溫,三者結合在一起,是老少皆宜的佳品。針對人群:有“氣管炎”病史及整日口干舌燥愛上火的人。民間還常以其治療各種疾病,;例如取蘿卜汁100毫升(用鮮蘿卜制成),調勻,以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可以治療扁桃體炎等。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吃蘿卜時習慣把蘿卜皮剝掉,殊不知蘿卜中所含的鈣有98%在蘿卜皮內,所以,蘿卜最好帶皮吃。當然,蘿卜雖好,但吃時也要有些注意。由于蘿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虛寒,進食不化,或體質虛弱者宜少食;蘿卜破氣,服人參、生熟地、何首烏等補藥后不要實用,否則會影響藥效。此外,由于實用生蘿卜產氣較多,對潰瘍病也不利,所以有此類疾病的患者要少吃蘿卜。用蘿卜,生姜,蜂蜜,水等煎服可治咳喘.紅蘿卜皮連皮切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麥芽糖2-3匙,擱置一夜,既成蘿卜糖水,頻頻服用,有止咳化痰功效,對煤氣中毒者,可用白蘿卜汁連連灌服,白蘿卜汁加藕汁混服可汁吐血,便血.蘿卜的常見病害蘿卜白銹病發病特征: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兩面現邊緣不明顯的淡黃色斑,后病斑現白色稍隆起的小皰,大小約1-5毫米,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病斑多時,病葉枯黃。種株的花梗染病,花軸腫大,歪曲畸形。發病規律:菌絲體及卵孢子在病殘體及種株上越冬。在寒冷地區病菌以卵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借助灌溉水傳播,直接萌發芽管侵染致病。在溫暖地區,病菌主要以無性態孢子囊及其萌發產生的游動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借助雨水傳播,病菌無明顯越冬期。高濕多雨有利于發病,偏施氮肥的植株發病加重。品種間抗病差異情況不詳。防治方法:(1) 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2) 前茬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以減少田間菌源(3)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蘿卜糠心病:發病特征:主要危害蘿卜地下部肉質根。表現為蘿卜肉質根中心部位發生病變甚至出現空洞現象,俗稱糠心。早期癥狀為肉質根現環狀或放射褐色病變,致商品價值降低或不能食用。如出現空洞現象,則幾乎完全喪失商品價值,損失更大。 發病規律:蘿卜肉質根糠心屬于生理性即非傳染性病害。其原因頗為復雜,至少與下述6個方面有關:(1)品種熟性。一般認為不同熟期的蘿卜品種糠心表現為:早熟>中熱>晚熟。(2)播期。播種過早,營養面積過大,易引起蘿卜肉質根糠心。(3)天氣及水分管理。蘿卜生長前期水分供應過多,生長中后期肉質根迅速膨大時如供水不足或天氣干旱,易誘發糠心。(4)營養物質的轉運。蘿卜抽薹時,肉質根內的營養物質向生長點轉運易引起糠心。(5)肉質根組織結構。一般認為肉質根組織較疏松的大型蘿卜品種易產生糠心。(6)貯藏環境。貯藏蘿卜在高溫干燥環境下易產生糠心。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糠心的蘿卜品種。(2)加強肥水管理,做到肥水充足,避免土壤忽干忽濕,并適時噴施葉面肥。(3)注意蘿卜貯藏期的溫濕調控相對濕度90%~95%為宜。(4)注意適期播種,適期收獲。健康生活小貼士:蘿卜分段吃,營養各不同:頂部含維生素c最多,宜爆炒和煮湯;中間段含糖量較高,可切絲涼拌;尾部辛辣,含淀粉酶和芥子油,適宜淹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