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
學名:大花君子蘭:clivia miniata regel. 垂笑君子蘭:clivia nobilis lindl.君子蘭的來歷和形態特征如何? 君子蘭別名劍葉石蒜,屬石蒜科君子蘭屬。為多年草本花卉,肉質根粗壯,莖分根莖和假鱗莖兩部分。葉劍形,互生,排列整齊,長30-50厘米,聚傘花序,可著生小花10-60朵,冬春開花,尤以冬季為多,小花可開15-20天,先后輪番開放,可延續2-3個月。每個果實中含種子一粒至多粒。 君子蘭是一種原生于非洲的品種獨特的花卉。它傳入我國只有100多年歷史,而在民間養殖,僅有40多年,但由于該花姿態優美,端莊典雅,受到廣大養花者的喜愛。它那厚實光滑的葉片直立似劍,象征著堅強剛毅、威武不屈的高貴品格;它豐滿的花容、艷麗的色彩,象征著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和幸福美滿,所以人們廣泛培育。 君子蘭之所以特別受人喜愛,不僅是由地它鮮艷嬌美的花容,更由于它具有一種其他花卉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這就是它既有令人賞悅目的花朵,更有值得欣賞的碧綠光亮、猶如著蠟、晶瑩剔透、光彩照人的葉片。所以,不少鑒賞花卉的行家認為:君子蘭即使沒有嬌艷動人的花朵,僅僅它那猶如碧玉琢成的葉片,就已經是一些觀葉植物所望塵莫及的了。 我國栽培的君子蘭有垂笑君子蘭(又名細葉君子蘭)和大花君子蘭(又名上花君子蘭)兩種。垂笑君子蘭在北京及其附近一帶繁殖最多。其葉片較窄,深綠色,葉片50-90厘米,花冠張開度較小,花序中的許多小花,都像鐘形,且倒掛下垂;大葉君子蘭在河北省繁殖最多。它的顯著特點是葉短而寬,花葶粗壯而長,傘狀的花冠張開棄較大,花朵朝上,觀賞價值較高。君子蘭是著名的溫室花卉。我國有從歐洲和日本傳入的二個種。前者花小而下垂,稱垂笑君子蘭;后者花大而向上,稱大花君子蘭,是目前栽培最普遍的一個種。君子蘭的花朵不像牡丹花那樣富麗堂皇,也不像茉莉花那樣芳香濃郁,更沒有月季花的艷麗多姿,但她葉色蒼翠有光澤,花朵向上形似火炬,花色橙紅,端莊大方,是美化環境的理想盆花,垂笑君子蘭花朵下垂,含蓄深沉,高雅肅穆,另有一番韻味。君子蘭葉片寬闊呈帶形,質地硬而厚實,并有光澤及脈紋。葉片從根部短縮的莖上呈二列疊出,如管理得當,葉片排列整齊,則更為美觀。花葶自葉腋中抽出,一般具有20----25片葉時才開花。盛花期自元旦至春節,也有在夏季6----7月間開花的。花后能結少量籽,需人工輔助授粉,經240----270天種子才能成熟。君子蘭的根乳白色,粗壯,有肉質感。根和葉具有一定相關性,長出新根葉時,新葉也開始發出,根部如受傷或壞死,相對應的葉片也會枯萎;葉片受到傷害,同樣會影響根部。君子蘭原產熱帶。喜半陰,氣溫以10至25度最宜,適宜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有機質土壤內生長。我國目前主要采用播種法繁殖君子蘭,從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品種。君子蘭栽培較簡易,首先要選好盆土,可放置于室內近窗處,按各地氣溫特點掌握肥水。生長期須保持盆土濕潤,高溫半眠期盆土宜偏干,并多在葉面噴水,達到降溫目的。君子蘭喜肥,每隔2至3年在春秋季換盆一次盆土內加入腐熟的餅肥。每年在生長期前施腐熟餅肥 5至40克于盆面土下,生長期隔10至15天施液肥一次。管理中要經常轉盆,防止葉片偏于一側,如有偏側應及時扶正。氣溫25至30度時,易引起葉片徒長,使葉片狹長而影響觀賞效果,故栽培君子蘭一定要注意調節室溫。
【科屬及形態】
君子蘭是花葉兼賞的名貴盆栽花卉,屬石蒜科。君子蘭葉態優美,形似劍,所以又名劍葉石蕊。葉基部套疊成鱗片狀,象一股粗壯的噴泉平地涌出,而有光澤。君子蘭花為廣漏斗形,呈傘形花序,10到18朵聚集成球狀,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直立生長,花瓣6裂,花朵橙紅色,花期冬、春季,可長達一月。君子蘭的品種一般分為狹葉君子蘭、大花君子蘭和垂笑君子蘭,常見栽培的是后兩種。
【生長習性】
君子蘭原產于非洲南部,生長在大樹下面,所以它既怕炎熱又不耐寒,喜歡半蔭而濕潤的環境,畏強烈的直射陽光,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8--22之間,5℃以下,30℃以上,生長受抑制。君子蘭喜歡通風的環境,喜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適宜室內培養。
【繁殖及栽培】
⑴繁殖:
主要采用分株法和播種法。
君子蘭怎樣進行有性繁殖?
君子蘭通常只用兩種繁殖方法:一種是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法;另一種是無性繁殖中的分株繁殖法。大花君子蘭用播種繁殖比較普遍。繁殖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大量繁殖,以滿足從多養花者的需要。但用播種繁殖頭版 先要進行人工授粉,最好是進行異株授,在為異株授粉結子率高,健壯的植株經異株繁殖后一般可結子十粒;同株授粉只能結子幾粒。
授粉的方法是:當花被開裂后2-3天,花苞成熟、柱頭有粘液分泌時,即為授粉時機。授粉時,用新毛筆蘸取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振落在雌蕊的柱頭上。為了提高結子率,可上午9-10時、下午2-3時之間各授粉1次。大約在8-9個月后種子才成熟。當以果皮由綠色逐漸變為黑紫色時,即可將果穗剪下,過10-20天后把種子剝出。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35℃的溫水中浸泡20-30分鐘后取出,晾1-2小時 (這時,如能用10%磷酸鈉液浸泡20-30分鐘,取出洗凈后再在清水中浸10-15小時,則更好),即可播入培養土. 播種的花盆放置在室溫20-25℃環境中,使濕度保持在90%左右,大約1-2星期即萌發出胚根。
進行播種繁殖還要做好的一件工作是要先準備好培養土。制作培養土可用的材料很多,但比較容易取得的一種是用從樹林表層取來的帶有充分腐殖質的疏松土,摻入1/3的干凈細沙土即可。
君子蘭喜歡略帶酸性的土質,其pH值在6-6.5的為適宜。用播種方法繁殖君子蘭的時間要求并不嚴格,春、秋、冬三季都可播種,但氣溫是一個重要條件,最好在20-25℃的氣溫條件下播種,就能適應萌發胚芽的溫度要求。
君子蘭怎樣進行無性繁殖?
花卉的無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但君子蘭的無性繁殖一般都只采用分株法,垂笑君子蘭采用此法更為普遍。
用分株法繁殖,先要做幾樣準備工作:①家庭盆栽的要準備好花盆,花盆最好是瓦盆,不要圖盆表面美觀而購買瓷質、陶質的,因為它們透氣性差,不利于植株發育成長。②準備好介質土,最好要進行消毒處理。如用腐殖土混合細砂的,腐殖土要用高錳酸鉀1000-2000倍水溶液噴灑消毒;細河砂也要用滾開的開水燙洗消毒,避免幼苗受病菌感染腐爛。③準備少許木炭粉涂抹傷口作吸潮防止腐爛之用。④將切割用的刀磨鋒利,并最后在磨石上快速干磨(不加水)數十下,使刀身高度發熱,以殺滅病菌。
分株時,先將君子蘭母株從盆中同來,去掉宿土,找出可以分株的腑芽。如果子株生在母株外沿,株體較小,可以一手握住鱗莖部分,另一手捏住子株基部,撕掰一下,就能把子株掰離母體;如果子株粗壯,不易掰下,就應該用準備好的鋒利小刀把它割下來。千萬不可強掰,以免損傷幼株。子株割下后,應立即用干木炭粉涂抹傷口,以吸干流液,防止腐爛。接著,將子株上盆種植 。種植時,種植深度以埋住子株的基部假鱗莖為度,靠苗株的部位要使其略高一些,并蓋上經過消毒的沙土。種好后隨即澆一次透水,待到2星期后傷口愈合時,再加蓋一層培養土。一般須經1-2個月生出新根,1-2年開花。用分株法繁殖的君子蘭,遺傳性比較穩定,可以保持原種的各種特征。
⑵栽培
①土壤:
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在腐殖土中滲入20%左右砂粒,有利于養根。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時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3寸盆。第二年換5寸盆,以后每過1--2年換入大一號的花盆,換盆可在春、秋兩季進行。
②澆水: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貯存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干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導致新葉萌發不出,原來的葉片焦估,不僅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但是,澆水過多又會爛根。所以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干濕情況,出現半干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就是恰到好處。
那么,究竟幾天澆一次好呢?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每天澆1次;夏季澆水,可用細噴水壺將葉面及周圍地面一起澆,晴天一天澆2次;秋季隔天澆1次;冬季隔天澆1次;冬季每星期澆一次或更少。但必須注意,這里指的是“一般情況“。必須隨著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比如說,晴天要多澆;陰天要少澆,連續陰天則隔幾天澆一回;雨天則不澆。氣溫高、空氣干燥時一天要澆幾次;花盆大的,因土內儲水量大而不易風干,可少澆;花盆小,水分容易蒸發掉,則應適量多澆。花盆放置在通風好、容易蒸發的地方,宜適量多澆;通氣差、蒸發慢、空氣濕度大的地方則應少澆。苗期可以少澆;開花期需多澆。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保證盆土柔潤,不使太干、太潮為原則。
有條件的當然是用磁化水最好;其次是雨水、雪水或江河里的活水,再次是池塘里的水,最差的是自來水。住在大城市中的養花者只有自來水可用,那么,可以用一個小水缸或盆桶,把自來水放進去,隔2-3天后再澆。這樣可以使水中部分有害的雜質沉淀。另外,可以讓水中所含的物質得到氧化和純化,而且可以使水的溫度接近盆土的濕度,不致太冷或太熱,使植株受到傷害。
③施肥:
花卉中有不少是喜肥的,但對喜肥花卉施肥也要有一個限度,過多施肥,不利生長,甚至會成植株爛根或焦枯。君子蘭也屬于這類植物,必須做到適量施肥。
花卉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養分的需要量也不同。所以應該在各個時期采取不同的適合于植株需要的施肥方式。如施底肥、追肥、根外施肥等。
(1)施底肥(或稱基肥)。目的是創造植株生長發育的條件,滿足其對養分的需要。君子蘭施底肥應在每2年一次的換盆時進行。施入土壤中常用的廄肥(即禽畜糞肥)、堆肥、綠肥、豆餅肥等。
(2)追肥。主要是促進植株的生長。君子蘭可施用餅肥、魚粉、骨粉等肥料。初栽植的少施些,以后隨著植株的長大和葉片的增加,施肥量也隨之逐漸增加,施肥時,扒開盆土施入2-3厘米深的土中即可,但要注意,施入的肥料不要太靠近根系,以免燒傷根系。施這種固體肥一般每月施一次已夠,不宜再密。
(3)追施液肥。追施液肥是將浸泡漚制過的動植物腐熟的上清液兌上30-40的清水后澆施在盆土上。小幼苗宜澆對水40倍的,中苗宜對水30倍的,大苗可只對20倍水。澆施肥液后隔1-2天后要接著澆一次清水(水量不宜多),使肥料滲放盆土中的根系,充分發揮肥效。澆施液肥前1-2天不要澆水,讓盆土比較干一些再施肥液,更為有效。施肥時間最好在清晨;澆施時,應讓肥液沿盆邊澆入,注意避免施在植株及葉片上。
此外,施肥品種也應根據季節不同,施不同的肥料。如春、冬兩季宜施些磷、鉀肥,如魚粉、骨粉、麻餅等,有利于葉脈形成和提高葉片的光澤度;而秋季則宜施些腐熟的動物毛、角、蹄或豆餅的浸出液,以30-40倍清水兌稀后澆施,助長葉片生長。
(4)根外追肥。用這種方法施肥,主要是彌補土壤中養分之不足,以解決植株體內缺肥的問題,使幼苗生長快、花朵果實長得肥大。根外施肥就是把肥料的稀釋液直接用霧器噴在植株的葉面上,讓營養元素通過葉片表皮細胞和氣孔滲入葉內組織再輸往植株全身。常用的施肥品種有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噴時,要向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施。生長季節4-6天噴1次,半休眠時2星期1次,一般在日出后噴施,植株開花后即宜停施,必須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有在發現植株缺肥的情況下才可使用。若植株營養充足,生長旺盛,則不宜采用。
【君子蘭的藥用價值】
大家都知道,君子蘭美觀、挺拔,觀賞性強;君子蘭還能釋放產生大量的氧氣,是家庭“氧吧”。其實,除此之外,君子蘭還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全株可以入藥。君子蘭植株體內含有石蒜堿(iycorine)和君子蘭堿(clidine),還含有微量元素硒,現在藥物工作者利用含有這些化學成分的君子蘭株體進行科學研究,并已用來治療癌癥、肝炎病、肝硬化腹水和脊髓灰質病毒等。通過試驗證明,君子蘭葉片和根系中提取的石蒜堿,不但有抗病毒作用,而且還有抗癌作用。
通過試驗證實石蒜堿的抗癌活性,主要表現為對癌細胞的有氧或無氧酵解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石蒜堿內帶有正電荷的季銨鹽,可以與帶負電荷的腫瘤細胞相結合,而帶負電荷的酚離子基,則能進入帶正電荷的腫瘤細胞內部,從而起到抗癌作用。
石蒜堿主要用于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的治療上,對淋巴癌、肺癌也有一定療效。1985年2月18日《長春君子蘭報》刊登消息說:一位肝癌患者,服用了君子蘭湯劑,得以起死回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石蒜堿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尚有較明顯的催吐作用,其催吐效果比吐根堿還強。同時,石蒜堿毒性低,可用于各種類型腫瘤的治療。
【常見病毒】
君子蘭的幾種常見病,有白絹病、軟腐病、炭疽病等。
(1)白絹病。此病發生時,靠近根部的莖出現水漬狀褐色不規則病斑,皮層軟腐,隨后生出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在根際土表蔓延,后期成小菌核,最后成色菜籽狀,擴大至整個基部腐爛壞死。
防治方法:①上盆前,培養土要進行消毒。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將培養土置于60℃的溫度下24小時;②經常注意觀察土表,發現白色菌線即揀出燒毀,并在病穴四周撒些石灰粉消毒;③發病初期,在植株莖基部及基部周圍土壤上澆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周1次,2-3次即可。
(2)軟腐病。病菌常從傷口處侵入。病發時,葉片上出現淡黃色水漬狀斑點,后擴大成規則病斑,使葉片變成褐色軟腐配物,病斑傷口處有菌液流出。
防治方法:①一旦發現此病,應立即把病株分開,扒開植株周圍的培養土,使發病部位露出,掰開腐爛病葉,用消毒刀刮去腐爛部分,日光適當照射,保持通風干燥;②如腐壞植株多,須全部切除罹病組織,用5%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小時,以清水沖洗晾干,在切口處涂抹草木灰,另換新盆栽植,置于溫度不高的通氣處;③藥物治療可用青霉素或鏈霉素或土霉素加4000-5000倍水溶液噴灑或涂抹病斑,有一定療效。
(3)炭疽病。此病多發生在多雨潮濕悶熱季節,發病部位多在葉尖和葉片邊緣。初期葉片出現濕潤狀褐色小斑點,接著擴大成橢圓形及同浪頭主病斑,周圍呈黃色,后期逐漸萎縮干枯。盆土過濕,氮肥過量易發此病。
防治方法:①給予花盆以通風和光照良好的環境,盆土只宜潮潤,不宜澆水太多太密。增加磷、鉀肥,控制氮肥。②發現患病預兆時,應立即用50%的可濕性多菌靈粉劑加800倍水制成溶液,或用60%的炭疽福美加1000倍水的溶液噴灑,約6天噴1次,噴3-5次即可見效。
【常見蟲害】
君子蘭常見的蟲害是介殼蟲,發生蟲害時,介殼蟲常聚集在葉片的嫩梢上,吸取葉葉液,分泌出大量病菌,使莖葉變成霉黑色,造成煤煙病,并使葉片枯萎。此蟲繁殖力強,一年可發生多代,一只雌成蟲常能繁殖數百只,如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應以預防為主。平時要經常注意察看株體,發現蟲害,及早除治,以防蔓延。除治介殼蟲可以人工、藥物同時俱用。如只有1片2片葉梢發現蟲害,可作人工刮除,用細木條削尖或用竹扦將蟲體剔去。若出現大量若蟲,可用25%亞胺硫磷乳沒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加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噴灑。一般噴灑1-2次即可將其殺滅。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蚯蚓也會成為君子蘭的害蟲。在君子蘭的植株幼小時期,其肉質根非常嫩弱,若盆土中有蚯蚓,它常常會到處亂鉆,使嫩根受傷,破壞君子蘭吸收營養的功能,使植株停止生長發育或造成爛根。防治方法是:要經常注意盆土表面有沒有圓形土顆粒(即蚯蚓排泄物),若發現,可立即用50%的敵敵畏乳劑加1500-2000倍水制成溶液澆灌。澆灌后出現有蚯蚓鉆動,立刻除去;隔一星期后再同樣進行一次,即可將蚯蚓除盡。
【君子蘭的冬季管理要點】
君子蘭原產南非,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喜溫暖涼爽氣候,怕高溫嚴寒,夏季休眠,秋冬生長,因此,加強冬管是蒔養關鍵。其要點如下:
一、施肥君子蘭冬季營養生長速度最快,需要的營養物質最多,因此,施好冬肥很重要。花盆入室前用骨粉、炒芝麻、熟大豆等或復合肥,每隔15至20天對水澆施1次,也可用動、植物殘體浸泡液澆根。要做到肥料腐熟淡施,防止濃肥傷害。
二、澆水君子蘭為肉質根,好氣怕水漬。此外,君子蘭葉片有蠟質層,冬季氣溫低,水分的蒸騰、蒸發量少。因此澆水不宜過多,只需結合施肥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切不可大水浸灌,造成爛根死苗。
三、保溫君子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至25℃,10℃停止生長,0℃受凍害。因此,冬季必須保溫防凍。花莖抽出后,維持18℃左右為宜。溫度過高,葉片、花苔徒長細瘦,花小質差,花期短;溫度太低,花莖矮,容易夾箭早產(開花),影響品質,降低觀賞價值。
四、調光君子蘭喜散射光,忌直射強光。冬季室內養護,花盆要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特別是在開花前要有良好的光照,有利花蕾發育壯實。開花后適當降溫、避強光,保持通氣良好,有利于延長花期。
五、護葉葉肥花壯,葉綠花艷,葉短、闊、厚、綠、亮、挺是健康君子蘭的特點,是促進開花提高觀賞價值的基礎。維持強健的葉質,除提供合理的肥水外,必須保持葉面清潔,以提高光合效率。護葉方法,一是定期洗葉,相同的清水噴灑沖洗或揩抹污染葉片上的塵埃物,保持葉面清潔;二是及時噴灑殺菌劑,防止葉斑病、葉枯病、莖腐病的發生,確保葉片青綠,花朵艷麗。(來源:《中國花卉報》2002-11-28)
君子蘭一定要用專用君子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