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樹
拉丁名: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
【科屬分類】
綱:五椏果亞綱
科:龍腦香科(dipterocaceae)
屬:柳安屬
【發現】
我國的望天樹,是1974年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的補蚌首次發現的。當時,植物科學工作者根據勐臘縣林業局提供的線索,到補蚌進行考察,發現在森林茂密的溝谷邊,這樣的樹成片分布,它一股勁地往上生長,占地面積很小,一畝地范圍內往往矗立著10多棵,這里共有100多棵,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群落。植物科學工作者從它的葉、花、果實的結構、形態,鑒定出它是龍腦香科的一個新種,并賦予它一個形象生動的名字——望天樹,意思是“仰頭看天才能看到樹頂”。從此,在中國植物的目錄中又多了“望天樹”三個閃閃發光的大字。
【簡介】
比一比中國樹木中的“巨人”,目前能摘取中國最高樹木桂冠的,恐怕就只有高可達80米的望天樹了。
望天樹又名擎天樹,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種,是1975年才由我國云南省林業考察隊在西雙版納的森林中發現的。屬于龍腦香科,柳安屬。該屬共11名成員,大多分布在東南亞一帶,望天樹是只有在我國云南才生長的特產珍稀樹種。只分布在西雙版納的補蚌和廣納里新寨至景飄一帶的20平方公里范圍內。望天樹的所在地,大部分為原始溝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它們多成片生長,組成獨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觀。生態學家們把它們視為熱帶雨林的標志樹種。
望天樹是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一般高達60多米,胸徑100厘米左右,最粗的可達300厘米。高聳挺拔的樹干豎立于森林綠樹叢中,比周圍高30~40米的大樹還要高出20~30米,真是直通九霄,大有刺破青天的架式。花期為3-4月。
在西雙版納勐臘縣補蚌自然保護區,有上百棵40-70多米高的望天樹林區,當地政府架設了一條高20多米、長2.5公里的“空中走廊”,游人可以在上面觀賞原始森林美景和野生動物。
如果說望天樹只是長得高,那當然不見得有那么珍貴,當然也無指望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了。它的名貴還在于它是龍腦香科植物,是熱帶雨林中的一個優勢科。在東南亞,這個科的植物是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之一,是熱帶雨林的重要標志之一。過去某些外國學者曾斷言中國十分缺乏龍腦香科植物、中國沒有熱帶雨林。然而,望天樹的發現,不僅使得這些結論被徹底推翻,而且還證實了中國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熱帶雨林。
望天樹樹體高大,干形圓滿通直,不分杈,樹冠象一把巨大的傘,而樹干則象傘把似的的,西雙版納的傣族因此把它稱為“埋干仲”(傘把樹)。同龍腦香科的其他喬木一樣,望天樹以材質優良和單株積材率高而著名于世界木材市場,據資料記載,一棵60米左右的望天樹,主干木材可達十立方米以上。其材質較重,結構均勻,紋理通直而不易變形,加工性能良好,適合于制材工業和機械加工以及較大規格的木材用途,是一種優良的工業用材樹種。
1996年10月,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會長、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得普親王參觀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并親手種植了一株望天樹。如今,這株望天樹已枝繁葉茂,亭亭如蓋矣
【分布現狀】
產云南南部、東南部(勐臘、馬關、河口)及廣西西南部局部地區,其分布面積約20平方公里,海拔下限350米,海拔上限1100米。
【形態特征】
常綠大喬木,高40一50(一80)米,胸徑達1.5一3米,樹干通直,枝下高多在30米以上,大樹具板根;樹皮褐色或深褐色,上部縱裂,下部呈塊狀或不規則剝落;1一2年生枝密被鱗片狀毛和細毛。裸芽,為一對托葉包藏。葉互生,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3一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側脈14一19對,近平行,下面脈序突起,被鱗片狀毛和細毛。花序腋生和頂生,穗狀、總狀或圓錐狀,被柔毛;頂生花序長5一12厘米,分枝;腋生花序長1.9一5.2厘米,分枝或不分枝;花萼5裂,內外均被毛;花瓣5,黃白色,具10一14條細縱紋;雄蕊12一15,兩輪排列;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柱頭微3裂。堅果卵狀橢圓形,長2.2一2.8 厘米,直徑1.1一1.5厘米,密被白色絹毛,先端急尖或漸尖,3裂;宿萼裂片增大而成3長2短的果翅,倒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翅長6一9厘米,短翅長3.5一5厘米,具5一7條平行縱脈和細密的橫脈與網脈。
【特性】
分布在熱帶季風氣候區向南開口的河谷地區及兩側的坡地上。,全年高溫、高濕、靜風、無霜,終年溫暖、濕潤,干濕季交替明顯,年平均溫20.6--22.5℃,最冷月平均溫12--14℃,最熱月平均溫28℃以上;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降雨日約200天;相對濕度85%,霧日170天左右。土壤屬于發育在紫色砂巖、砂頁巖或石灰巖母質上的赤紅壤、砂壤土及石灰土。在濕潤溝谷、坡腳臺地上,組成單優種的季節性雨林;在云南常見的伴生樹種有千果欖仁terminalia myriocarpa huerch et m.--a.、番龍眼pometia tomentosa (bl.) teysm. et binn.;在廣西主要伴生樹種有蜆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un et how、風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頂果樹acrocarpus fraxinfolius wight et arn.、廣西槭acer kwungsiense fang et fang f.、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等。望天樹于5--6月開花,8--10月為果熟期。落果現象比較嚴重,主要由于蟲害所致。
【保護價值】
望天樹樹干高大而通直,材質優良,加工性能良好,是熱帶優良的用材樹種。同時對研究我國的熱帶植物區系有重要意義。該物種已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保護措施】
云南南部產地已建立自然保護區,由森林派出所進行保護;殘存于云南東南部及廣西西南部的大樹應加強保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熱帶植物園已有栽培。
【栽培要點】
望天樹雖很高大,但結實稀少,且落果嚴重,不易采種。8--10月果實成熟,種子散落在地上,很快發芽或腐爛,壽命很短,所以采種必須及時,隨采隨播。如果需要儲藏,必須應用苔蘚和鋸末混藏,并保持通風、低溫和一定的濕度,否則完全喪失發芽力。播種后覆土要薄,保持土壤濕潤,1--3天發芽。用塑料袋育苗則效果更好。幼苗培育兩年后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