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朱砂 雄黃各6克 水銀30克 硼砂15克 火硝 食鹽 白礬 皂礬各45克
用法
先將朱、雄、硼三味研細,入鹽、礬、硝、皂、水銀共研勻,以水銀不見星為度。用陽城罐一個,放微炭火上,徐徐倒藥入罐化盡,微火逼令干取起。如火大太干則汞走,如不干則藥倒下無用,其難處在此。再用一陽城罐合上,用棉紙截半寸寬,將罐子泥、草鞋灰、光粉三樣研細,以鹽滴鹵汁調極濕,一層泥一層紙,糊合口四五層,及糊有藥罐上二三層。地下挖一小潭,用飯碗盛水放潭底。將無藥罐放于碗內,以瓦挨潭口,四邊齊地,恐炭灰落碗內。有藥罐上以生炭火蓋之,不可有空處。約三炷香,去火,冷定開看,約得30克。煉時罐上如有綠煙起,急用筆蘸罐子鹽泥固之。每次用少許(瘡大者用0.15克,瘡小者用0.03~0.06克,以清水調敷瘡上,或制成藥線插入瘡內。初起者立刻起瘡消散,成膿者即潰,腐者即脫消腫。
功用
化腐拔毒。
主治
癰疽發背,一切療毒,無名腫毒,以及贅瘤、息肉、瘺管、惡瘡等。
禁忌
因本方腐蝕性較強,初生小兒、面部及關節部位,不宜多用;口腔、耳中、眼邊及心窩、腰眼等處,均不宜使用;禁止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