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復——著名歌手,與李壽全、蘇來、蔡琴、靳鐵章、許乃勝組建“天水樂集”工作室,在臺灣樂壇上首開音樂工作室先河。盡管“天水樂集”僅推出了兩張作品(李建復《柴拉可汗》/李建復、蔡琴《一千個春天》)后即宣布解散,但這兩張作品卻堪稱是民歌時代末期力挽狂瀾的經典之作。
李建復
資訊
距離上一次北京演唱會3年時間,王力宏于4月14日來京開唱。在上次工人體育場之后,他再度挑戰鳥巢國家體育場。王力宏曾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開唱,而這一次他成為了鳥巢開個唱第一人。當晚鳥巢體育場可謂聲勢浩大,光是看臺便有上中下三層的偌大體育場,上座率接近九成,整場演唱會驚喜連連,歌迷尖叫聲不斷。此次“王力宏MUSIC-MANⅡ火力全開巡回演唱會”是之巡演“MUSIC-MANⅠ”的升級版,王力宏使出了全身解數,無論從舞臺舞美、曲目安排還是機關創意,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嘗試。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鋼琴、小提琴、吉他等“十八般武藝”齊上陣之外,重型坦克、飛天鋼琴、3D互動秀、貼身熱舞等“看點”可謂高潮迭起,可說是才藝與科技的火力齊開。 整場演唱會堪稱一部鳥巢版的超級音樂大片。《火力全開》《大城小愛》《唯一》《心中的日月》《愛的就是你》《改變自己》等將近40首經典作品悉數唱罷,王力宏還首次與叔叔李建復同臺合唱了《龍的傳人》。浩大的鳥巢變成了王力宏的K歌舞臺,連續三小時的演出讓在座觀眾熱血沸騰。
王力宏李云迪激情對彈 李建復登臺助陣合唱《龍的傳人》
演唱會之前王力宏一直對嘉賓人選秘而不宣,直到現場才終于揭曉答案。“他是因春晚結識的好朋友,是位又老又年輕的藝術家,說他老是因為他總是穿著西裝、彈著肖邦,說他年輕是因為他才30歲。”在王力宏的這番介紹下,嘉賓李云迪出場,兩人首先合作了一曲《落葉歸根》,王力宏情到深處幾度哽咽,之后二人再度重現春晚激情對彈一幕,默契配合黑白鋼琴對飆了一曲《金蛇狂舞》,熟悉旋律引發高潮。
另一位嘉賓李建復的登臺同樣吸引眼球。當年,侯德健以88年春晚上一首《龍的傳人》在大陸走紅,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名曲如《酒干倘賣無》的李建復,作為王力宏表叔,首次與力宏同臺演出。王力宏翻唱《龍的傳人》就是因為叔叔的原因,這是他聽到的第一首國語歌。可以說李建復對王力宏走上歌壇之路起了很大作用。王力宏當面調侃十二年前“偷”了叔叔的歌曲,12年后又再度改編了一回,一身中山裝的李建復也不忘打趣鼓勵力宏多翻唱自己的作品,“我的歌曲還多著呢”。隨后,叔侄二人一同合唱了原版的《龍的傳人》,場面好似“春晚”,十分壯觀。
李建復 - 個人資料
姓名:李建復
地區:臺灣
性別:男
職業:網絡人 歌手
李建復 - 簡介
李建復——著名歌手,與李壽全、蘇來、蔡琴、靳鐵章、許乃勝組建“天水樂集”工作室,在臺灣樂壇上首開音樂工作室先河。盡管“天水樂集”僅推出了兩張作品(李建復《柴拉可汗》/李建復、蔡琴《一千個春天》)后即宣布解散,但這兩張作品卻堪稱是民歌時代末期力挽狂瀾的經典之作。
他目前的職銜已和民歌手風馬牛不相及,為跨國網絡公司雅虎(Yahoo)亞洲區事業發展總監,工作與生活再也離不開資訊與科技。去年,臺灣出版社天下文化還出版了他的著作《李建復@網路生活》,談的正是資訊科技與現代生活的方式。
早在1996年,當網絡初興時就正式踏入網絡行業,在“雅虎”之前,他也曾在另一家網絡媒體公司“新浪網”(Sinanet)開展業務,而在踏入網絡行業之前,他先后在廣播媒體,以及安達信顧問公司任職,累積了不少有關媒體和科技這兩種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又因為同時具有創意人與科技人的雙重身分,使他能夠從較為人文關懷的觸角,去觀察和了解網絡世界,以及網絡科技對人們的影響有較深的體會和反省。
李建復 - 職業生涯
從民歌手到音頻播客
上海的冬天有點陰冷,一個高個子的中年人穿一件黑色的風衣常常出現在淮海路的一棟寫字樓里。沒有人注意他是誰,這樣的人在上海實在是太多。在這個已經習慣了周杰倫和“80后”的年代,沒有多少人還有熱情去發現曾經的過往,只有偶爾在一些偏僻的角落里依稀還能聽到那首《龍的傳人》。
但在一些生意場合,還是有人能將李建復認出來,不過這些人大都年過不惑。
他現在忙于一個很重要的項目。開發了近一年的時間,即將要上線的“愛播吧” (www.ibobar.com)是一個全新的web 2.0網站:以音頻播客為主,提供一個互動平臺,讓用戶以聲音的形式發表自己的作品,表達心情,交流經驗、趣聞,討論關注的各類話題。當然,還有許多經典作品以供分享。人們不僅可以從中自娛自樂,并可將自己的感悟用最簡單的方式分享給更多人。
豆瓣網的楊勃也采用了這種方法,只不過他采用了文字的討論而不是聲音。Web2.0有時候會產生出很好玩的網站,李建復的播客互動意在將將2.0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李建復不是一個相信激情的創業者, 而更傾向于做一個冷靜的思考者。深入IT行業之后,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用自己過去積累的經驗與資源為這個網站提高附加值。
互聯網需要理想
李建復是個名人,同時也是個商人。他出名不是因為企業做得有多大,而是因為他歌唱得好。不過比較起來,還是他的從商經歷更豐富些。
從1987年開始,他在著名的埃森哲顧問公司服務了九年,從事有關管理咨詢系統及管理流程改善的顧問工作。埃森哲的經歷讓他眼界大開,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跟唱歌一樣美好的事情。
由于在埃森哲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項目,互聯網興起后,他就斷定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李建復在1996年正式投身互聯網領域,作為新浪的創始人之一,擔任華淵資訊Sinanet.com (新浪的前身 )臺灣分公司創辦總經理。1998年擔任雅虎臺灣總經理,直到他2003年離開雅虎之前,已經升任雅虎北亞區企業服務副總裁。
既有如此深厚的資歷,又有著“名人”的身份,李建復之突然離開雅虎、進軍上海,就讓很多人大惑不解。
無論是在新浪還是雅虎,李建復都是以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出現,而他的夢想就是作一個創業者。自己創業,不僅可以讓他的很多想法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去獨立思考、規劃和瞻望。在李建復看來,做互聯網的人應該要有理想, 這個理想就是如何使網站實實在在地解決用戶的問題, 或是創造一個新的需求, 讓網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沒有理想的人只是利用網絡的產業泡沫掏空投資者的錢而已。而能實現這個理想的網站自然會受到用戶的喜愛, 盈利模式也自然會清晰起來。
看淡了名利的李建復現在看重的是對自己市場判斷力的檢驗。經歷過被偶像崇拜者追逐的日子,經歷過商海中殘酷的沖殺,理性和沉穩讓他看上去有點滄桑。時光在他的眼角刻下幾道皺紋,宣示著他已經進入一個男人“最成熟、最有魅力的階段”.